趙京寧
解放軍第二一〇醫院體檢中心,遼寧大連 116021
脂肪肝是一種以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肝細胞變性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病癥。脂肪肝一直得不到人們足夠的重視,但是現在其已經發展成為潛在的第二大肝病,僅次于病毒性肝炎,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3]。為了探討生活方式對脂肪肝患者的影響,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間于我院體檢查出脂肪肝并愿意配合治療的患者100例,觀察生活方式干預對其體檢指標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確診為脂肪肝并愿意主動配合治療的患者100例,其中男72例,女 28 例,年齡 26~64 歲,平均(36.62±4.53)歲,體重 62.13~103.35 kg,平均(83.51±4.89)kg,病程 1~6 年,平均(3.14±0.93)年。根據B超診斷的結果,將患者按病情的輕重,分為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其中輕度脂肪肝32例,中度脂肪肝51例,重度脂肪肝17例。所有患者排除病毒性肝炎、糖尿病以及遺傳性原因引發的脂肪肝的情況,另外,也不包括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婦女,以及存在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患者。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病程、輕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情況下,脂肪肝患者的B超顯示,患者肝區近場具有彌漫性點狀高回聲,并且回聲的強度一般略高于脾臟和腎臟,而且患者的遠場回聲出現衰減的情況,光點比較稀疏,肝臟出現一定程度的腫大,導致肝內管道結構顯示不清。
脂肪肝患者依據B超結果的輕重分度標準:輕度脂肪肝患者,肝回聲增強程度較輕,后方不出現衰減;中度脂肪肝患者,肝回聲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強,后方和肝后1/3肝回聲出現輕度的衰減;重度脂肪肝患者,肝回聲具有明顯的增強,后方及肝后1/2肝回聲衰減明顯。
對照組患者給予脂肪肝的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生活方式干預。
1.3.1 常規治療
常規治療主要包括給予患者一般性的藥物治療,由于脂肪肝患者患病的原因比較復雜,而且患病機制并不是十分的清楚,所以至今為止并沒有一種特效藥物可以用于治療脂肪肝,一般性藥物治療主要還是起到一種輔助作用。現在臨床上主要使用一些抗氧化劑,例如還原型谷胱甘肽、維生素B、β胡蘿卜素以及膽堿、不飽和卵磷脂和熊去氧膽酸等,另外,由于中藥的毒副作用相對較小,臨床上還常使用丹參、大黃、黃芪、枸杞等中藥。在此基礎上,還要給予患者一些基本的飲食和運動的建議。對于抽煙喝酒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一定要告誡患者戒除。
1.3.2 生活方式干預
1.3.2.1 健康知識教育 由于患者的文化層次不同以及接受能力的區別,很多患者都不明白脂肪肝是一種什么疾病,以及在患上脂肪肝之后應該如何應對。醫護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向患者介紹脂肪肝的發病原因、疾病癥狀、治療方法以及預防原則等知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向患者介紹脂肪肝治療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需要患者自覺地配合治療,一定要給患者分析利弊,使患者深刻認識到其重要性,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為病情的康復打下堅實的基礎。
1.3.2.2 心理干預 患者一旦被診斷為脂肪肝,往往容易產生焦躁和恐懼的心理,很不利于病情的治療。隨著脂肪肝宣傳的普及,人們越發認識到一旦患上脂肪肝,往往容易發展為其他嚴重的肝部疾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而且對于脂肪肝,至今還沒有一種可以達到治愈效果的藥物,所以患者就容易心情沮喪,甚至消極治療,導致病情的加重。另外,還有的患者,由于病情較輕,對其滿不在乎,不配合治療,尤其是不遵守醫護人員的要求,仍舊保持自己以前的不良習慣,最終導致病情的轉化。這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對脂肪肝的認識,這種疏忽大意的心態,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極其不利。
1.3.2.3 飲食方式干預 患者被檢查出患有脂肪肝之后,務必要合理的安排飲食,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能量,基本可以保持在1∶2∶2,再就是要合理的安排三餐的飲食結構,多食用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的食物。患者的日常飲食宜以清淡為主,盡量少吃動物內臟等富含脂肪的食品,肉類以魚類為主,也可食用瘦肉,牛奶可以作為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蔬菜宜食用芹菜、蘿卜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香蕉、山楂等水果也可多食用,但是要注意量的把握,不可過量。另外,像海帶等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可以適度多食用一些。油類也是脂肪的一大來源,盡量選擇使用植物油來代替動物油。再就是含糖量高的食物也應該注意控制食用量。盡量戒除飲酒,實在無法戒除的,務必要控制飲酒量在25 mL/d以內,且不能引用烈酒。
1.3.2.4 運動干預 運動是治療脂肪肝一種常見方式,對脂肪肝的恢復大有好處。但是一般患者缺乏科學的鍛煉指導,往往容易適得其反。脂肪肝患者每天必須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但是其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只適合輕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太極拳、游泳、羽毛球等,盡量控制心率在150次/min以內,運動時間控制在30~60 min為宜。
1.3.2.5 不良生活方式干預 首先患者一定要減少脂肪的攝入,對于平時喜歡吃油炸食品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少吃油炸食品。其次是飲酒的患者,酒精對脂肪肝的影響巨大,原則下患者需要戒酒,實在無法戒除的要控制飲酒量。吸煙的患者需要戒煙。另外飲食習慣也需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尤其是食用含脂肪量高的食物。睡前3 h不再進食。飲食后可散步,有助于消化,但是不可進行劇烈活動。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身高、體重、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簡稱體質指數,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用于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取血檢測患者體內三酰甘油(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生化指標。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體重、腰圍、BMI指數、TG、TC、LDL-C 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P < 0.05),HDL-C則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體重、腰圍、BMI指數、TG、TC、LDL-C 均明顯降低(P < 0.05),而HDL-C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種身體指標比較結果見表1。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習慣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一旦發病,如果得不到人們足夠的重視,任其發展,嚴重的會發展成肝纖維化,進而成為肝硬化,最終引發肝癌。脂肪肝屬于一種可逆性疾病,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得到良好的治療,是可以阻止其繼續發展,并逐漸好轉康復的[4~5]。現代研究發現,脂肪肝的發病與生活方式存在問題有很大的相關性。抽煙喝酒、飲食不當都是造成脂肪肝的重要隱患,尤其是過度飲酒,會引發酒精性脂肪肝。飲食不當,導致脂肪的過度攝入,再加上人們運動量的減少,會顯著增加肝臟的負擔,導致脂肪在肝臟內堆積,進而引發肝細胞變性,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現階段脂肪肝患者發病后,單純通過藥物治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還需要結合飲食調節、運動治療等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療不僅要從源頭上斷絕脂肪的堆積,更要通過運動等方式加速脂肪的代謝消耗,減輕肝臟的負擔,幫助患者早日康復[6-7]。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種身體指標比較(x±s,n=5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接受系統的生活方式干預,其體重、腰圍、BMI指數、TG、TC、LDL-C等指標均低于治療前的水平,觀察組治療后的指標水平與對照組治療后的指標水平相互比較,也明顯降低,而觀察組治療后HDL-C明顯高于治療前水平,也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本研究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干預對脂肪肝患者體檢指標的影響明顯,值得作為脂肪肝治療的方法加以推廣應用。
[1]王穎,劉香云,劉月蘭,等.單純性脂肪肝患者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的策略與效果評價[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4):68-70.
[2]周菜珠,孫梅,梁巧瑩,等.328例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檢測結果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4):135-139.
[3]魏素蘭,朱國香.生活方式干預對單純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體檢指標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4):314-315.
[4]劉士梅.體檢人群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治療及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0,23(5):842-845.
[5]何勁松,劉國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藥物及生活方式聯合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0,29(8):44-45.
[6]趙錫榮,程衛兵,夏濤,等.高校教師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預效果評估[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7):131-132.
[7]張成琪,孟慶躍,宋心紅,等.健康體檢對生活方式疾病監測和干預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25(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