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軍,黃永生,馬忠祥,王麗,朱仕進
隨著魔芋的食用、藥用和工業用途的開發利用,價格逐年走高,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但由于魔芋栽培技術落后,致使魔芋軟腐病在南鄭縣連年暴發成災,單產長期低下,嚴重阻礙了我縣魔芋產業的發展。我們在2009-2011年開展了對魔芋軟魔病的調查,分析了軟腐病的發生特點和流行原因,提出了軟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每年在6月中旬,定100塊地,每塊地定5點,每點定10株,采取對角線5點取樣方法,調查病株。每月調查一次,10月結束,詳細記載茬口、地勢、栽培方式、海拔,了解魔芋軟腐病的發生蔓延特點。
連作地的發病株率達到46.57%,個別地塊絕收,比輪作地的發病株率(16.68%)高出很多(表1)。
平地病株率為39.79%,重于坡地的病株率(21.32%),這與坡地排水較好有關(表 2)。

表1 連作地和輪作發病情況比較

表2 平地和坡地發病情況比較

表3 凈作地和套種地發病情況比較
凈作地的發病面積和發病程度大于間套玉米,二者病株率分別為33.35%,26.96%(表3)。
①品種抗性弱 農民種植的魔芋多為自留種,魔芋軟腐病細菌性病原物對本地魔芋表現出很強的致病率,導致魔芋軟腐病發病面積大,新病區多。
②田間菌源量大 農戶多年種植,加之農戶對田間的魔芋病株銷毀不徹底,致使田間菌源量逐漸積累,達到了在一個區域流行所需的種群數量。
③氣候條件有利于病害流行 魔芋軟腐病在氣溫25~30℃,相對濕度80%以上時發病持續時間長,多雨、日照強、風速大,則易暴發流行。我縣7~8月氣象條件與此相吻合。
④栽培技術的影響 隨著魔芋種植密度增大,田間濕度高,加之近年施肥水平的提高,魔芋莖葉柔軟嫩綠,有利于魔芋軟腐病的傳播流行。
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改變一種下去幾年不倒茬的陋習。
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半蔭半陽、有機質含量高的斜坡地。
改凈作為與玉米和經濟林等高稈遮蔭作物間套作,降低魔芋的光照強度,擋住大風的侵襲,減輕魔芋軟腐病的發生。
一是精選種子,選擇無病疤、傷疤的魔芋作種芋;二是抓好中耕除草,魔芋展葉時,需人工拔除雜草,然后培土10 cm;三是合理施肥,采取重底肥,早追肥的措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含鉀的復合肥為主,增強魔芋抗病能力。
首先在播種時,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進行浸種芋;其次,在魔芋出齊苗后,即6月下旬開始,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77%可殺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開展預防,灌根用2 000倍液,噴霧用1 000倍液。輪作噴霧2次,連作地灌根1次、噴霧2次,每次施藥間隔10 d左右,以控制軟腐病的發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