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
(大慶師范學院 黑龍江 大慶 163712)
高校項目評審作為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高校項目管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時期,傳統項目評審模式已無法適應高校項目管理發展進程。基于網絡環境的項目評審系統已成為高校項目管理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徑[1]。網絡化項目評審模式能夠增強評審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降低工作成本,提升評審結果的客觀性、公平性、公正性。另外,國內高校近年來紛紛開展了數字化校園建設[2],因此網絡化高校項目評審系統須面向數字化校園整體建設要求,保證面向高校綜合管理平臺的兼容性。
文中以“客觀、便捷地實現項目評審和系統、科學地實現專家反評估”為主題,以“項目評審系統作為高校綜合管理平臺的組成部分”為原則,設計高校項目評審系統,實現項目評審的規范化、網絡化和專家管理的科學化、動態化,保證項目評審系統面向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適應性。
本文運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和 ASP.NET技術,結合數字化校園建設和專家反評估要求,實現了系統管理員和評審專家只需在本地計算機終端通過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進行評審管理和評審過程,解決了公共數據共享和評審結果再利用等關鍵問題。
在周詳地分析高校項目評審工作特點、流程以及數字化校園建設要求基礎上,本系統應具有的功能如下:
1)支持2類用戶(即系統管理員和項目評審專家),為每類用戶設置不同的操作權限,提供不同的操作頁面。
2)具備標準化的后臺數據庫系統和集成式的公共數據共享能力,能夠實現項目評審數據存儲的標準化、持久化,更要適應數字化校園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要求,實現項目評審系統與人事、項目申報、項目管理等業務系統之間的整合。
3)依據項目評審標準指標體系進行系統設計,實現基于網絡環境下客觀、快捷的項目評審和評審結果統計。
4)具備評審結果再利用能力,依據專家反評估指標體系,實現評審專家工作態度和評審能力的評價,進一步保證評審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觀性。
5)具備完善的系統安全控制機制,實現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
本系統采用了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縮寫為B/S)體系結構,由表示層、功能層和數據庫服務層3部分構成,如圖1所示。
1)表示層。負責向用戶提供操作頁面和內容顯示頁面,分析和提交服務請求,并顯示返回結果。表示層面向兩類用戶,即系統管理員和項目評審專家。
2)功能層。依據服務請求生成操作請求,連接數據庫服務層,處理操作請求,生成處理結果,并將結果返回給表示層;或者,通過與人事、項目申報、項目管理等業務系統之間的整合,實現公共數據共享。
3)數據庫服務層。負責系統后臺數據的存儲。

圖1 系統體系結構圖Fig.1 Architecture diagram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本系統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為后臺數據庫服務器。
數據庫服務層用于存儲所有與項目評審有關的數據,包括項目評審數據庫和評審專家數據庫。
1)項目評審數據庫。具體關系表包括:評審字典表(用于存儲評審標準的指標內容,設有指標編號、評審指標、權重、指標分級、系數等字段),待審項目信息表(用于存儲待審項目的基本信息,設有項目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所在單位、項目盲審表、評審總分、立項結果等字段),項目分配表(用于存儲待審項目的專家分配情況,設有分配任務號、項目編號、專家編號、評審狀態等字段),評審結果表(用于存儲每個專家所給出的項目評審指標分數與總分情況,設有項目編號、專家編號、評審指標、總分等字段,其中,評審指標字段用于存儲指標分數),系統參數表(用于存儲評審工作的客觀參數情況,設有每個項目允許分配的專家數、專家登錄開放狀態、評審時限、系統開放狀態等字段),用戶登錄日志表(用于存儲用戶登錄時段信息,設有用戶編號、起始時間、終止時間等字段),管理員信息表(用于存儲系統管理員的基本信息,設有管理員編號、姓名、性別、單位、職務、聯系方式、備注等字段)和用戶管理表(用于存儲系統用戶的管理信息,設有用戶編號、用戶名、用戶密碼、用戶類別、鎖定狀態等字段,其中,基于系統安全角度,用戶類別包括超級管理員、一般管理員和評審專家,鎖定狀態用于表征用戶能否登錄系統的狀態)。
2)評審專家數據庫。具體關系表包括:專家信息表(用于存儲評審專家的基本信息,設有專家編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單位、職務、職稱、學歷、學位、聯系方式、受聘年份、備注等字段)和專家反評估信息表(用于存儲專家反評估結果,包括專家編號、參評年度、累計數、參與率、命中率、橫向離散率、縱向離散率、綜合離散率)。
本系統包括系統管理、項目管理、項目評審、評審結果管理、專家反評估、數據庫維護等6個功能模塊,如圖 2所示。

圖2 系統功能模塊圖Fig.2 Function module diagram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1)系統管理。用于實現評審系統的基本管理。系統參數管理用于設置評審時限、系統開放狀態、專家登錄開放狀態和每個項目允許分配受評專家數;管理員管理和專家管理分別用于維護管理員和專家的基本信息,設置用戶名、密碼、用戶類別和鎖定狀態;評審字典管理用于維護項目評審指標體系;系統登錄管理用于實現用戶身份驗證及其登錄日志記錄。其中,利用系統登錄管理功能,系統為不同類別的合法用戶提供系統管理頁面和項目評審頁面。前者包含除了項目評審之外的其他功能,提供給系統管理員(在該頁面中,一般管理員使用除了管理員管理、評審字典管理之外的所有功能),后者包含項目評審功能,提供給專家。
2)項目管理。用于實現待審項目的信息維護與分配。項目導入用于生成并加載待審項目的基本信息;項目分配用于選定評審專家,并依據每個項目允許分配的專家數,分配與查詢專家所需評審的項目。由于高校項目申報數量有限,項目分配過程采用手動分配方式,依據項目基本信息與專家基本信息,進行選定操作,完成待審項目與評審專家匹配。
3)項目評審。用于評審專家完成項目評審任務。在系統開放和專家登錄開放之后,利用系統登錄頁面,專家進行登錄,進入項目評審頁面(如圖3所示),查閱待審項目名稱和項目盲審表,并利用項目評分頁面(如圖4所示),進行評審指標打分和提交(或修改);另外,在單擊【提交】按鈕之后,系統將依據評審指標分數自動計算、顯示并存儲總分情況。
4)評審結果管理。用于實現評審結果的回收、查詢、打印和項目審批。利用評審結果回收功能,系統將自動匯總并存儲項目的評審總分。利用項目審批功能,管理員進行立項確定,并將立項的項目導入到項目管理系統中。
5)專家反評估。用于依據專家反評估指標體系,利用項目評審結果,生成并存儲反評估結果,評價專家評審工作業績,審查“有疑問”的待審項目。專家反評估機制具體參見關鍵技術部分。

圖3 專家評審頁面Fig.3 Expert review page

圖4 項目評分頁面Fig.4 Evaluation score page
6)數據庫維護。為了防止數據庫數據意外損壞或丟失,利用SQL Server 2000所提供的數據庫維護技術,設計數據備份和恢復模塊,實現定期地對后臺數據庫以文件的形式備份到指定目錄下;在數據庫數據意外損壞或丟失之后載入備份文件,還原后臺數據庫。在評審結束之后,利用數據備份功能,將評審結果和專家反評估結果進行備份,制作數據備份光盤。
公共數據共享是指通過建立評審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之間融合關系,實現系統之間的信息集成。為實現公共數據共享,保證系統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適應性,項目評審、申報和管理等系統的后臺數據標準參照了國家教育部于2012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業標準》,其中,項目信息標準參照 《教育管理信息 高等學校管理信息》(標準號為JY/T 1006-2012)[3]的“科研管理數據子集”部分,評審專家信息標準參照 《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礎信息》(標準號為JY/T 1002-2012)[4]的“教職工數據子集”部分。
4.1.1 評審-人事公共數據采集
此類采集通過公共數據采集模型,實現項目評審系統和人事業務系統之間的專家基本信息共享。公共數據采集模型采用3層結構,即業務數據層(業務數據庫)、數據采集層和評審系統數據庫服務層,包括數據抽取、轉換和加載3個過程[5]。其中,數據轉換是指依據評審系統后臺數據標準和業務數據實際情況,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
具體情況如下:
1)新增專家基本信息導入。在人事業務數據庫服務器上,部署導出型觸發器。首先,激活導出型觸發器,結合專家受聘條件(如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具體信息(如姓名、單位),依據專家基本信息表,抽取新增專家信息,形成插入同步表;其次,依據轉換規則,形成插入基準表;最后,將基準表的記錄插入到評審系統數據庫服務層的專家信息表。
2)現有專家基本信息維護。在人事業務數據庫服務器上,部署修改型觸發器。首先,跟蹤人事業務系統的教師單位、職務、職稱等信息更改操作,依據專家庫中的專家信息,進行匹配并激活修改型觸發器,抽取教師記錄的教師編號字段和更改的字段值,形成更新同步表;其次,依據轉換規則,形成更新基準表;最后,將基準表的記錄插入到評審系統數據庫服務層的專家信息表,并刪除原有記錄。
3)現有專家解聘。在人事業務數據庫服務器上,部署刪除型觸發器。首先,依據專家解聘條件(如:離崗、病休、離職、離退休等),跟蹤人事業務系統的教師相關信息更改操作,激活刪除型觸發器,獲取教師編號和姓名,形成刪除同步表;其次,依據轉換規則,形成刪除基準表;最后,依據基準表,在評審系統數據庫服務層的專家信息表中進行刪除操作。
4.1.2 評審—申報公共數據采集
此類采集用于實現評審系統與申報系統之間的待審項目公共數據抽取和加載。為降低系統數據庫服務層的存儲空間消耗,待審項目信息表僅存儲項目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所在單位、項目盲審表等基本信息。因此,借助評審系統與申報系統之間的集成,利用項目導入功能,從項目申報系統中抽取待審項目基本信息,并載入待審項目信息表,同時,初始化評審總分(初始值為0)和立項結果(初始值為待審)。
4.1.3 管理—評審—申報公共數據采集
此類采集過程用于實現項目管理系統與評審系統、申報系統之間立項的項目公共數據抽取和加載。借助上述3種系統之間的集成,利用項目審批功能,依據評審系統的待審項目信息表中的立項結果字段值,從申報系統中抽取相應項目的數據,并載入項目管理系統。
文中從后臺數據庫、源程序、用戶操作和網絡管理4個角度,采用了相應的安全控制機制[5],確保了系統的安全。如:為確保數據安全,借助B/S結構,數據庫連接操作由系統功能層實現,避免未經授權訪問后臺數據;采用自動備份和手動備份兩種方式,實現數據庫備份和恢復功能,防止后臺數據意外損壞或丟失;等等。
專家隊伍素質是項目評審客觀性、公平性、公正性的關鍵影響因素。本文基于評審結果再利用思想,利用累計數、參與率、命中率和離散率[6],構建專家反評估指標體系,實現專家反評估工作,并將評估結果存入專家反評估信息表,保證專家的嚴肅認真、公正負責的態度,保持準確、有效的判斷能力,實現專家的動態、優化管理。
1)累計數和參與率。用于反映某種程度上某專家評審經驗和工作態度。累計數是指專家參與評審的總次數。參與率是指專家參與評審的累計數和受聘年份之后項目評審工作的總次數之比。
2)命中率。用于反映某專家對項目的評審結果與項目是否立項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命中率是指專家評審結果與最終審批一致的項目數和專家參評項目總數之比。
3)離散率。離散率包括橫向離散率、縱向離散率和綜合離散率等3類具體評估指標。橫向離散率表征某專家與其他專家對所評項目在認識上的差異程度,縱向離散率表征某專家對所評項目在認識上的波動情況,綜合離散率表征在消除不同專家因掌握評審標準不同所帶來影響基礎上的某專家與其他專家對所評項目在認識上的差異程度。
基于離散率指標的專家反評估過程如下:
首先,利用項目分配表和評審結果表,構建評審結果矩陣[X]=(xij)n×m,其中,xij表示評審專家 j對第 i項目的評審結果分數。
之后,依據上述3類具體評估指標的計算公式[6],進行計算并存儲。
最后,依據計算結果,進行專家反評估。若專家j關于項目i的橫向離散率較大,則專家組對項目認識上可能存在較大分歧;反之,說明認識較為一致。若專家j關于項目i的縱向離散率處于波動狀態,則說明專家評審狀態較為正常。若專家j的綜合離散率較大,則需要從“有疑問”待審項目的研究創新性和專家評審能力等角度,進行審核。
為了客觀、便捷地實現項目評審,在結合“項目評審系統作為數字化校園綜合管理平臺的組成部分”原則基礎上,本文設計了基于Web的高校項目評審系統。通過體系結構、功能模塊和后臺數據庫的設計,利用基于數字化校園綜合管理平臺的公共數據采集技術和基于評審歷史數據的專家反評估方法,實現了項目評審過程的規范化、網絡化,具備了面向數字化校園綜合管理平臺建設的適應性和專家管理的動態優化,解決了本系統與人事、項目申報、項目管理等業務系統之間集成以及評審專家反評估等關鍵問題。
本系統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系統的實際應用表明,利用網絡化項目評審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避免了系統“孤島”問題,保證了評審專家庫的動態優化過程。同時,借助本系統的核心技術,實現了基于網絡環境的省級教研規劃課題評審系統,并推廣到我省某部門的教育教學研究規劃課題項目評審工作中,充分驗證了系統的良好擴展性和實際應用價值。
[1]李志強,張少華,酈雅芳,等.網上項目評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7,24(11):21-22,49.LI Zhi-qiang,ZHANG Shao-hua,LI Ya-fang,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on network[J].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2007,24(11):21-22,49.
[2]萬里鵬,陳雅,鄭建明.中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思考[J].情報科學,2004,22(3):356-362.WAN Li-peng,CHEN Ya,ZHENG Jian-ming.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ts speculation[J].Information Science,2004,22(3):356-36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高等學校管理信息[EB/OL].[2012-03-15].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6/20120326163339609.pdf.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礎信息[EB/OL].[2012-03-15].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6/20120326163241313.pdf.
[5]閆朝升,張承江,李丹.基于Web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31(4):893-897.YAN Zhao-sheng,ZHANG Cheng-jiang,LI Da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0,31(4):893-897.
[6]趙黎明,徐孝涵,張衛東.對同行評議專家的反評估分析[J].中國科學基金,1995(1):43-45.ZHAO Li-ming,XU Xiao-han,ZHANG Wei-dong.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experts’peer review[J]. Bulletin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995(1):43-45.
[7]啟明工作室.ASP.NET+SQL Server網絡應用系統開發與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