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蘇州市檔案館,江蘇蘇州,215004)

侯紹裘(1896-1927),字墨樵,1896年6月4日出生于江蘇省松江縣(今屬上海市)。四歲讀私塾,13 歲進華婁高小,17 歲考入松江的江蘇省立第三中學。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尤愛讀史,崇敬民族英雄。1918年8月,侯紹裘考進上海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前身),攻讀土木工程專業。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侯紹裘在學校組織“愛國十人團”,積極參加各種愛國活動,成了全校有名的活動分子,被選為學生會本年級的評議員。5月11日,上海學生聯合會成立時,他擔任上海學聯教育科書記。5月16日,全國學生聯合會在上海成立,侯紹裘又被聘為全國學聯的文牘,負責起草宣言、口號、文電等。5月26日,上海學聯響應北京學生實行總同盟罷課的號召,領導全上海52所中等以上學校約二萬五千多人在公共體育場舉行總罷課宣誓典禮。侯紹裘積極參加罷課斗爭的組織工作,精心安排游行路線,起草傳單,擬寫宣傳口號。游行時,他同校學生會骨干一起,帶領本校隊伍前進。
1921年夏,松江景賢女子專修學校要停辦,侯紹裘聽聞,回松江和朱叔建、錢江春等人商量,發動地方一些熱心教育事業的人接辦該校,改名景賢女子中學。侯紹裘和他的老師、爪哇回國的朱季恂等人任專職教員,后侯紹裘任教務主任。不久,經朱季恂介紹,侯紹裘加入了國民黨。為了批評地方時政,介紹新思想,促進社會進步,1923年4月,侯紹裘發起,與朱季恂等人共同編輯出版了《松江評論》,一年中共出了40 多期,在當地影響很大。
1923年秋,朱季恂、侯紹裘在松江教育界積極發展國民黨的組織,為改組國民黨做準備。1924年5月,國民黨江蘇省臨時黨部在松江成立(7月遷上海),在它的領導下,江蘇第一個國民黨縣黨部——松江縣黨部成立了,侯紹裘是主要負責人。
1924年,侯紹裘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受聘為共產黨領導的上海大學附中主任。“五卅”運動爆發,侯紹裘和惲代英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區委領導下,率領江蘇全省(包括上海)國民黨組織,參加反帝愛國運動。侯紹裘還擔任上海大學學生總指揮,代表“上海教職員救國同志會”出席上海全市工商學聯合會,共商反帝大計。
“五卅慘案”迅速點燃了全民族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受惲代英、侯紹裘派遣,中共黨員、國民黨江蘇省黨部秘書長姜長林從上海趕到蘇州,與樂益女中教師葉天底、蘇州學生聯合會主席秦邦憲(博古)、博文中學教師許金元等取得聯系,發動蘇州人民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深受進步革命思想影響的樂益女中學生率先停課,支持上海工人大罷工,師生走上街頭搭臺演戲,發起募捐聲援活動。美術教員、共產黨員葉天底還親自畫了舞臺布景。那時,女學生走上街頭舞臺自編自演文明戲,從內容到形式都是新鮮事,立刻吸引了很多人觀看。登臺演出的人員中,還有應邀前來演折子戲的名角馬連良和于伶,更產生了轟動效應。樂益女中聲勢浩大的搭臺演戲共持續了三天,前后罷課十天,他們和蘇州各學校的募捐共有銀圓六千元。蘇州各廠工人先后捐款二千余元。據統計,當時蘇州各界共募得捐款銀圓二萬余元,全部寄給上海總工會,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工人的罷工斗爭。后來上海工人罷工結束,又將余款退回蘇州。工人、學生將這筆款項用作公益基金,把樂益女中左邊的小路開拓為大馬路,正式命名為五卅路,并把校門前的原張士誠王府的舊址平整為廣場。這些有意義的活動,充分顯示了蘇州工人、學生在黨領導下革命熱情的高漲。
1925年暑假,侯紹裘應聘去蘇州任私立樂益女子中學校務主任。這年8月21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上海地委兼區執行委員會改組為上海區委,即江浙區委。因蘇州還未建立黨組織,特委派侯紹裘去蘇州,建立中共蘇州地方組織。同月,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也在上海正式成立,侯紹裘與朱季恂、柳亞子三人當選為省黨部常委,侯紹裘還擔任國民黨省黨部的中共黨團書記。因此,侯紹裘秘密地以雙重身份去領導和發展蘇州的革命活動。
1925年8月,侯紹裘邀請了共產黨員張聞天和團員張世瑜、徐誠美以及侯紹裘的弟弟侯紹綸等同赴樂益女中任教。9月初,侯紹裘在樂益女中秘密主持建立了中共蘇州獨立支部,直屬上海區委領導,支部書記葉天底。這是蘇州第一個中共黨的組織。中共蘇州獨立支部是當時中共上海區委下屬的外埠九個獨立支部之一。它的建立,揭開了蘇州人民革命斗爭的新篇章。
侯紹裘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黨的工作和群眾革命活動上,黨支部吸收了具有一定覺悟的優秀分子入黨,并組織黨員學習《資本論淺說》、《共產主義ABC》等書籍。
侯紹裘還積極開展統戰工作,擴大蘇州國民黨左派隊伍,使其由原來的三人發展到二三十人。1925年11月,成立了國民黨蘇州市黨部。侯紹裘以市黨部名義,從上海請共產黨員惲代英、肖楚女等進步人士來蘇州演講。通過這些活動,中共黨支部發現和培養了積極分子。從1925年9月到年底,先后吸收了工人四人、教師五人、學生二人入黨。黨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對革命的領導也加強了。
不久,獨立支部的活動引起了軍閥當局的注意。樂益女中迫于壓力,以經費困難為由,在學期結束時辭退了侯紹裘、葉天底等進步教師。1926年初,兩人先后離開蘇州到達上海,但是中共蘇州獨立支部已經在群眾中扎根,他們的革命活動在蘇州民主革命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革命烈士傳》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中共黨史人物傳》第八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3]《中共蘇州地方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