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毛筆》2012-05/06(美國職業新聞記者協會刊物,已有90多年歷史)
美國職業新聞記者協會評選出2012年度83位協會獎(又稱the Sigma Delta Chi Awards)獲得者。其中,《芝加哥論壇報》《威斯康星州日報》《新罕布什爾州山谷新聞》及《華盛頓郵報》的系列報道以團隊形式榮膺該獎項。《芝加哥論壇報》在40年不遇的暴風雪肆虐期間堅持以印刷媒體和網絡媒體進行持續報道,并在博客上發布實時新聞快報,內容獨特實用,信息量豐富,并展現了災難面前人與人互助友愛的溫情一面。《威斯康星州日報》綜合使用了包括Twitter在內的多種手段報道“反對限制工會權利及減薪議案的抗議活動”,內容簡潔,現場感強,特別是記者們深諳迅速找到活動所涉關鍵人物的方法,消息來源量多質高。《新罕布什爾州山谷新聞》根據受眾多為鄉鎮居民、移動互聯設施落后等特點,在報道“熱帶風暴艾琳”時調低了“技術含量”,將重點放在了原創紙媒方面。《華盛頓郵報》在“占領華爾街”運動發生幾個月前就陸續刊出美國的財富分配系列報道,探究美國社會各階層財富分配不公問題。報道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輔以各類數據圖表,在調研訪談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發人深省的研究。
《主編和發行人》2012-06(1901年創辦于紐約,是一家全方位覆蓋北美報業發展各個方面的權威雜志)
網絡媒體《赫芬頓郵報》記者大衛·伍德關于美國傷兵面臨的身體和情感挑戰系列報道,捧走了2012年普利策國內報道獎。大衛本人就是退伍老兵,他曾先后服務于《洛杉磯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等媒體,從事了幾十年戰爭報道,非常了解那些在全球熱點沖突地區受傷士兵的想法。大衛的報道設想與供職的《赫芬頓郵報》這樣一家流行的新聞博客網站定位并不十分相符,但仍然得到了網站執行總編的支持。網站給大衛尋找那些有故事的人提供了很多便利,而且迅速擴大了大衛相關報道的知名度,大衛說,“只要上傳一篇報道,往往當天就能收到5000多條評論”。
《對折》2012-06(美國理論期刊中唯一專門服務于整個期刊業的專業研究雜志)
美國Meredith出版公司較早認識到: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的花費會更多從線下轉移到網絡上。因此,在過去5年里,公司投入11億美元收購了六家擁有大量客戶群的優質企業組建了專門的市場營銷集團MXM。在日常運作中,MXM可以充分挖掘母公司的媒體內容服務于其市場營銷業務,同時母公司旗下的媒體品牌也因MXM頂尖的市場營銷能力而價值大增。Meredith公司首席發展運營官Zieser說:“通過并購,公司單一的出版商角色定位發生了改變,對客戶更具吸引力”。在處理新公司融入母公司的問題上,Zieser說:“收購的這些公司核心資產都是智力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專家力量,因此在融入問題上我們非常謹慎并控制速度,以免損傷其在該領域的獨特性”。(申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