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
苦難童年
羅曼·波蘭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于一個僑居巴黎的波蘭籍猶太人家庭。3歲那年,隨父母遷回波蘭克拉科夫的老家。
1939年,希特勒向波蘭宣戰,10月,德軍占領華沙和克拉科夫,建立猶太人特劃區,猶太人慘遭迫害。波蘭斯基的父親被關進了集中營。
波蘭斯基后來逃離了猶太人居住區,直至克拉科夫解放后才回到家鄉。波蘭斯基的母親也死于集中營的毒氣室。
12歲的波蘭斯基無家可歸,寄居于親戚家。有一天,失蹤的父親突然回來,可是波蘭斯基沒有絲毫驚奇——災難使他變成了一個神秘論者和宿命論者。兩年后,父親帶回家一個女人,并讓波蘭斯基喊她“媽媽”。這個女人不肯接納波蘭斯基和他的姐姐安妮特,于是他們將安妮特送去巴黎,而對于波蘭斯基,他們定期提供一筆生活費,讓他自己生活。
嶄露頭角
戰爭結束后,波蘭斯基在電臺的一檔節目中參與演出,他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羅茲電影學院里一些人的注意。后來一名導演邀請他出演自己執導的作品,打開了波蘭斯基通往電影藝術道路的大門。此后波蘭斯基進入羅茲電影學院進修學習。
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推出一個實驗電影競賽單元,波蘭斯基得知消息后決定參賽。他的影片《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柜》獲得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第三名的成績,而對于波蘭斯基來說,更重要的是他逐漸摸索出了一種適合自己講述故事的方法。
妻子被害
1960年3月,波蘭斯基從波蘭國家電影學校畢業。帶著一部新拍攝的故事短片,來到了他的出生地——法國巴黎。在這里,他的作品引起了歐洲電影界的注意。回國后,他拍攝了處女長片《水中刀》,這部影片獲第25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及第3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隨著影片的成功,波蘭斯基告別了自己第一場失敗的婚姻,他的演員妻子芭芭拉·拉斯另尋新歡離他而去。
1963年,波蘭斯基開始了周游列國般的創作生活,荷蘭、法國、英國都留下了他的蹤跡。這段時間,波蘭斯基拍攝的《厭惡》、《天師捉妖》、《羅絲瑪麗的嬰兒》等影片,讓他本人的國際聲譽不斷提高,影片中的血腥氣味和浪漫情致也在世界電影名作中獨占鰲頭。《厭惡》和《卡特巴赫到來時》不僅為他帶來了柏林電影節上的兩次榮耀,還為他贏得了第一份好萊塢合同和一個美艷的妻子——女影星莎朗·塔特,兩人一見鐘情并在倫敦正式舉行了婚禮。
隨著《羅絲瑪麗的嬰兒》的熱映和塔特的懷孕,波蘭斯基以重金在洛杉磯比弗利山的班奈迪克山谷購置了一套豪華住宅。但命運之神再次與波蘭斯基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1969年8月9日的清晨,這座氣派的豪宅成為了屠戮與血腥的地獄。包括女主人塔特在內有5人被害,尸體上總共發現102處刀傷,且均中數槍,死者表現得極為痛苦。已有8個月身孕的塔特身中16刀,她和化妝師杰伊·斯普林被用繩子吊在起居室內,兇手用她的鮮血在墻上涂寫了“殺死豬玀”、“起義”等口號,而此時的波蘭斯基正在倫敦籌備新片的拍攝。12月1日,兇殺案終告偵破。兇手系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1男3女4名成員,而幕后主使者就是他們的領袖查理·曼森。關于兇殺動機,有說曼森希望以此懲罰統治階級的奢華墮落,也有說房子的前任主人曾與曼森有所過節。塔特血案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波蘭斯基的生活,就像他在1985年自傳的名字“Roman”一樣,充滿著不可預料的戲劇性,而且多半是黑色的悲劇(roman在法語中有小說的意思)。兒時喪母與中年喪妻之痛使波蘭斯基的創作變得更為黑暗,《麥克白》和《唐人街》等影片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逃亡生涯
波蘭斯基說過:“我喜歡電影中的陰影,但生命中的陰影則不然。”也許對抗魔鬼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也變成魔鬼。1977年,波蘭斯基在好友、影星杰克·尼科爾森的家里與13歲少女薩曼塔發生性關系,起初波蘭斯基表示那是得到薩曼塔允許的。
后來薩曼塔稱,當時,她與波蘭斯基發生關系是被強迫的,波蘭斯基曾經答應要捧紅她,使她成為一個著名影星。在這一承諾下,她允許他拍攝她的裸體照。可是后來,波蘭斯基變本加厲,給她吞服大量的鎮靜劑——安眠酮,之后拍攝更多的照片。
波蘭斯基當時對這一指控供認不諱,當聽說法官發誓要關他100年時,波蘭斯基在候審期間逃離美國,前往出生地法國定居,逃犯身份一背就是31年。
31年里,美國檢方將波蘭斯基列為國際通緝犯。但波蘭斯基很小心,他一直避免進入與美國有引渡條款的國家。逃亡生涯中,波蘭斯基對電影的癡迷卻依舊執著。
這個時期,一系列優秀電影的出現,讓波蘭斯基逐漸從創作里找到了生氣。而真正讓他回歸正常生活的還是第三任妻子艾瑪紐爾·塞涅的出現。比波蘭斯基小33歲的塞涅是波蘭斯基后半生的繆斯。兩人20年來的共同生活以及兩個孩子的出生,也實現了婚禮上新娘父親的祝福:“塞涅是上帝派給你的天使,用來慰藉你過去所受過的那么多重大的創傷。”
2002年,《鋼琴家》的上映讓波蘭斯基再一次成為全世界觀眾和電影人矚目的焦點。《鋼琴家》風靡歐洲,震撼美國,獲得第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3個重要獎項,同時被法國、英國電影協會評為“年度最佳影片”,并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2003年,《鋼琴家》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時,波蘭斯基沒去領獎。洛杉磯法院宣布:“作為一個在逃的犯人,波蘭斯基膽敢踏入美國領土一步,絕對是逮他沒商量。”當時哈里森·福特是頒獎人,半年以后,他在法國參加杜維爾美國電影節時,將小金人交給了波蘭斯基。
此后,《霧都孤兒》在美國上映時,波蘭斯基仍然不敢入境出席洛杉磯首映式。
由于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簽訂引渡條款,2008年10月,波蘭斯基首次赴中國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波蘭電影展。波蘭斯基對于中國觀眾對波蘭電影的了解及熱愛程度驚嘆不已,尤其是當他知道幾乎臺下的所有觀眾都已看過《鋼琴家》后更是格外高興。波蘭斯基坦言:“我在別的國家從沒遇到過這么熱情的歡迎……”
前世今生
在波蘭斯基逃亡期間,洛杉磯警方曾兩次試圖在波蘭斯基入境與美國有引渡協議的國家時抓捕他,都被他逃脫。2005年,美國對波蘭斯基發出了全球通緝令。
多年來,除了逃亡,波蘭斯基也積極為自己脫罪辯護。他的律師曾向洛杉磯法院提出:“波蘭斯基愿意接受一些在監外執行的判罰。”
2008年12月,早就認罪的波蘭斯基提出申請,要求撤銷30年前的指控。2009年1月,此案被移交到洛杉磯法庭。法庭要求波蘭斯基到美國出庭,給出的期限是5月7日,到了那一天,波蘭斯基沒有到,法官正式駁回了他的撤銷請求。
2009年9月26日,波蘭斯基在蘇黎世機場被瑞士警方拘捕。2009年11月25日瑞士司法部長宣布目前“沒有理由”駁回大導演羅曼·雷蒙德·波蘭斯基的保釋請求,但伴隨的條件也是非常苛刻的:波蘭斯基需要在瑞士的家中被軟禁,并且佩戴上一個監控其行蹤的電子手鏈,另外還要繳納450萬美元的巨額保釋金。
瑞士司法部指出,由于美國拒絕提供當年起訴波蘭斯基時檢方的機密供詞,所以決定不會引渡他回美國。波蘭斯基2010年7月12日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