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華(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江蘇 鹽城224005)
當今,凡圖書館聯盟工作作得好的國家,無不重視聯盟內導讀工作的開展。美國俄亥俄學院圖書館中心采用聯機檢索,依靠衛星和電纜電視技術實現遠距離的數據通訊和計算機處理的結合、縮微復制品存儲和視像傳輸的結合,使讀者在辦公室或家里隨時都能了解并利用聯盟圖書館的資料;[1]康奈爾大學圖書館Olin、Kroch、Uris 三個分館的參考咨詢部,根據教學和科研需要,不僅為多門課程提供了相應的書目指南,還編有多種專題資料,[2]對正在或準備撰寫學年論文、學位論文的學生以及從事某項科研的老師提供內容豐富的咨詢服務。
就我國區域高校圖書館聯合體導讀服務工作而言,盡管各聯合體、各成員館雖做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但還遠不能適應聯合體發展的需要和廣大讀者的需求。近年來,我們結合江蘇省教育廳的研究課題,對鹽城地區聯合體內五所高校的讀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聯合體的導讀服務工作雖然得到了讀者的肯定,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
導讀一般是指圖書館通過各種工作方式,指導和引導讀者充分利用館藏資源,有效地提高讀者文獻情報獲取能力和館藏文獻資源利用率的行為。聯合體的導讀服務工作與原來單個圖書館的導讀服務工作盡管都是對文獻資源進行宣傳,都是指導或引導讀者迅速快捷地充分利用館藏文獻資源,都是幫助讀者順利掌握利用各類數字資源的檢索方法,提高館藏文獻資源利用效率,但兩者又有著顯著的區別:⑴ 導讀服務的范圍、對象不同。聯合體成立前,各校圖書館只為本校范圍內讀者服務;聯合體建立后,成員館不僅要為本校讀者服務,而且要為聯合體內各成員館的讀者服務。⑵ 導讀服務的層次結構不同。以前,本科院校館主要為本科生研究生層次的讀者服務,高職高專院校館主要為專科層次的讀者服務;現在,各成員館不僅要為本校不同年級層次的讀者服務,而且要為聯合體內各校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全體師生讀者服務。⑶ 導讀服務的方式途徑截然不同。以前,各館讀者相對集中,主要采用編寫新書通報、舉辦書展、報告會等導讀形式;現在,由于成員館讀者各居一校,上述傳統的導讀方式已無法適應成員館讀者的需要,只有通過網絡或其他現代通信手段接受成員館的導讀服務。⑷ 導讀服務的內容不完全一樣。以前,各校主要結合本校讀者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導讀宣傳;現在,各館不僅要結合本校,而且要結合各成員館師生讀者的需求,做好深層次文獻資源加工導讀宣傳。
正因為聯合體導讀與單個圖書館的導讀有著顯著地區別,所以,創新聯合體導讀服務工作勢在必行。
針對鹽城地區高校聯合體內5 所高校本、專科不同層次師生讀者實際,共發出調查問卷4126 份,回收3476 份,回收率為84.2%。其中,發給本科生1868 份,回收1561 份,回收率83.6%;發給專科生1782 份,回收1508 份,回收率84.6%;發給教師476份,回收307 份,回收率64.5%。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1)讀者對區域高校圖書館聯合體實行文獻資源共享持肯定的態度(見表1)。但由于聯合體成立時間較短,盡管聯合體和各成員館采取了網上介紹、講座輔導、印發資料、分館展示圖片等一系列宣傳活動,但仍有相當部分的讀者對成員館文獻資源的情況不夠了解,或只部分了解,使得正常利用聯合體文獻資源的讀者并不多,有時利用、甚至不用的讀者比例反而較高。

表1 讀者對聯合體文獻資源共享的看法、了解程度及利用情況評價 (%)
(2)讀者獲取成員館文獻資源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目錄檢索,通過其他途徑獲取信息的比例極低,依靠摸索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的讀者占了整個讀者群的半數以上(見表2),進入書庫和資料庫查找自己需要資料的,僅為本校讀者。
(3)讀者獲取聯合體成員館的主要文獻資源重點集中在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數據庫和期刊四個方面,而專業資料、視頻庫和圖片資源等使用頻率較低(見表3)。
(4)讀者在利用聯合體成員館文獻資源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會通過網絡在線咨詢或通過其他現代通訊手段向有關人員咨詢,以求得自己想要的答案。當面向館員咨詢的主要集中在本校區內的讀者,跨校區咨詢的為零(見表4)。

表2 讀者獲取成員館文獻資源信息的主要途徑 (%)

表3 讀者獲取主要文獻資源的品種 (%)

表4 讀者咨詢主要方式 (%)
從調查分析來看,聯合體導讀服務工作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作,其內部包涵了聯合體與成員館、成員館與成員館、成員館與館員、館員與讀者、讀者與文獻資源諸要素,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起著促進或制約聯合體導讀服務功能的發揮。系統論認為,系統各要素之間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層次、形式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并在系統中發揮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取得系統的最佳效果。其核心思想是它的整體觀念,即“系統整體功能大于組織系統要素的功能之和”。由此來看,聯合體要實現其服務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須要有高效的導讀服務結構網絡,充分調動系統內諸要素的積極性,尤其要創新起決定作用的導讀服務工作管理模式、導讀服務方式和導讀服務內容,使其結構與功能相匹配,進而發揮聯合體的整體功效。
鑒于現有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我國區域高校圖書館聯合體導讀工作應構建集宏觀、微觀于一體的管理,形成對成員館進行目標式管理的管理模式。
4.1.1 建立聯合體導讀服務工作組織
聯合體應牽頭建立導讀服務工作組織,選派有組織能力,熟悉業務的同志任小組成員,各成員館應安排分管業務的館長負責本館的導讀服務工作。只有建立起上下聯動的組織保障體系,才能有效地領導、協調成員館的導讀服務工作,保證其有序和可持續發展。
4.1.2 科學制定導讀服務工作目標
制定科學合理的導讀服務工作目標,是聯合體做好導讀服務工作前提。聯合體導讀目標應結合成員館師生讀者的實際情況,從導讀的方式、途徑、范圍、內容和評價考核諸方面制定導讀工作年度目標和長期目標。各成員館根據聯合體導讀服務工作目標,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具體細化落實,使導讀服務工作做到規范化。
4.1.3 重視制度管理和對目標進行考核評價
聯合體制訂的導讀服務工作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取決于兩個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成員館要做好目標的細化落實,加強聯合體內成員館之間、成員館與全體讀者的協調、溝通,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聯合體要健全導讀制度,強化制度管理,分階段對成員館進行導讀業績考核評價。
4.2.1 構建統一的門戶網站,創建導讀服務平臺
目前各成員館電子資源只提供校園網內網服務,部分成員館使用VPN 技術能夠實現外網訪問。通過VPN網絡實現外網訪問,讀者可以訪問各個成員館的圖書館網內資源,但是這并不方便。讀者在尋找文獻資源時需要登錄不同高校圖書館網站后才能逐一查找,這給讀者查找資料帶來極大的不便.聯合體應該設計聯合體門戶網站,將各成員館的電子資源進行整理歸類,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鏈接,構建信息導航系統,利用搜索引擎對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搜索、分類、整序、鏈接,建立信息導航庫。這樣讀者便可直接在門戶網站上找到所要的資源。
4.2.2 采用聯合檢索服務
高校聯合體應購置統一的資源共享平臺,建設聯合體成員館中外文書刊聯合目錄數據庫,通過共享平臺提供的聯合檢索,可以使成員館的每位讀者在第一時間檢索到各個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信息,開通聯合體文獻資源的“一站式”檢索服務。
4.2.3 開辟網絡在線等多途徑的咨詢服務
傳統的面對面咨詢服務可以為本校讀者解決許多疑難問題,幫助他們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但對其他成員館的讀者來講,只有通過開辟在線咨詢、短信、BLOG、QQ、留言板(BBS)、論壇等多種服務方式,才能幫助讀者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推送最新的信息資源。
4.2.4 開設文獻檢索課,提高讀者利用文獻的能力
各成員館應有計劃開設文獻檢索課,逐步向讀者講授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和有關技能,并且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聯合體各成員館的特色館藏、特色服務和參考咨詢方式等內容,對聯合體資源進行有效的導讀宣傳。
4.3.1 構建具有本館特色和優勢的數據庫
選好特色館藏文獻,做成全文數據庫,并盡快上傳,使各成員館的信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而且成員館應在本館網站上制作自己的館藏頁,對各種現實館藏資源分別提供檢索使用說明,引導讀者充分利用現有館藏,發揮成員館館藏的作用。
4.3.2 編制導讀書目
根據特定讀者對象,對某一專門問題的文獻進行選擇而編制成書目,將導讀書目鏈接聯合體導讀平臺上,使讀者對各成員館資料有直觀的了解。
4.3.3 編寫文獻評論
各成員館應根據讀者的需求,有重點有目的地將本校特色書籍、優秀專業期刊和電子讀物等,編寫成評論性學術文章,發于導讀平臺,使各成員館讀者第一時間了解特色館藏。
4.3.4 編撰導讀詞條
以向讀者提供參考信息為目的,按作者簡介、內容提示和一般評價三部分撰寫導讀詞條,使讀者大致了解該作者的主要經歷、書的主要內容及社會反應和各界評論。
[1]馬先皇.中美圖書館聯盟比較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7(1):86-91.
[2]張勤.中美圖書館聯盟比較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