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1.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北京 100190;2.合肥學院 圖書館,合肥 230022)
近十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突飛猛進,各地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已形成了多種建設模式,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以CNKI 數據庫中相關期刊論文為基礎,借助SPSS 和Ucinet 統計軟件,采用共詞分析法,對其進行多元統計分析,并繪制知識圖譜,以期在此基礎上揭示公共圖書館研究的主題結構及熱點問題。
共詞分析法(Co-word analysis)是一種內容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對能夠表達某一學科領域研究主題或研究方向的專業術語共同出現在一篇文獻中現象的分析,判斷學科領域中主題間的關系,從而展現該學科的研究內容與結構。就目前文獻來看,共詞分析法主要是通過關鍵詞或主題詞的方法,分析鑒別某一學科或主題的主要知識結構和研究熱點。[1]與共被引分析法相比,共詞分析法是對當前發表文獻的直接統計,所尋找的是目前已有論文集中關注的主題,反映的是在趨勢形成之后的焦點。共詞分析方法最早被詳細描述是在20 世紀70年代中后期由法國文獻計量學家開始的。[2]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方法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廣泛的應用。
本文用共詞分析法分析國內公共圖書館的研究熱點,需要通過以下四個步驟完成:第一,確定國內該研究領域主要關鍵詞;第二,建立關鍵詞共詞矩陣,并根據統計需要轉化矩陣;第三,選取統計軟件對所建矩陣進行分析;第四,對所獲得的圖譜進行解讀。
以CNKI 數據庫中期刊論文為基礎,檢索題名包括“公共圖書館”的期刊論文,鑒于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研究起步于2000年以后,[3]所以時間限制為“2000-2011年”,共檢索出1384篇相關論文(檢索時間為2011年3月28日),期刊類型限制為“核心期刊”。去除報道性及沒有關鍵詞的論文,共1238篇符合要求的論文,得到4344個關鍵詞,借助EXCEL的統計功能進行詞頻統計,選擇頻次10 以上的關鍵詞,從而確定了40個高頻關鍵詞作為共詞分析的基礎(見下表)。

表 公共圖書館研究論文的高頻關鍵詞(部分)
由于這些關鍵詞在公共圖書館研究論文中出現頻率最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研究熱點。但僅按出現頻次對這些詞線性排列,還不能全面反映它們之間的關系,需要進行共詞分析。對40個關鍵詞兩兩配對,統計它們在1238 條文獻中共同出現的頻次,形成40×40的矩陣。共詞矩陣是一個對稱矩陣,兩個關鍵詞共同出現頻次的多少直接受兩個關鍵詞各自詞頻大小的影響。為了真正揭示關鍵詞之間的共現關系,還需引入表示關鍵詞共現相對強度的指標。在文獻計量學中,目前應用較多的就是Ochiia系數和Jaccard 指數。[4]本文選擇Ochiia 系數法將共詞矩陣轉化為相關矩陣,即將共詞矩陣中的每個數字都除以與之相關的兩個詞總頻次開方的乘積,從而消除頻次懸殊造成的影響,以揭示關鍵詞的共現關系。其計算公式是:Ochiia 系數=A、B 兩詞出現的頻次/(A 詞頻次的算術平方根×B 詞頻次的算術平方根)。由于相關矩陣中,0 值過多,統計時容易造成誤差過大,為了方便進一步處理,用“1”與全部矩陣相減,得到表示兩詞間相異程度的相異矩陣。相異矩陣中的數據為不相似數據,數值越大則表明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越遠,相似度越差。
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研究“物以類聚”的一種方法,把沒有分類信息的資料按相似程度歸類,屬于降低維數技術的范疇。它根據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個體的分類,原理是同一類中個體有較大的相似性,不同的個體卻差異很大,基本的思想是認為研究的變量之間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相似形(親疏關系)。[1]本文將相異矩陣導入到SPSS 中進行聚類分析,采用系統聚類(Hierarchical Cluster),選擇離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與離散數據類型(Count)中的斐方(Phi-squareMeasure)方法,得到層次聚類分析凝聚狀態表和聚類分析樹形圖。由凝聚狀態表可以得到“公共圖書館”和“特色服務”距離最近,首先合并成一類,其次是“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學”“縣級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等等。
聚類分析樹狀圖展現了聚類分析中的每一次類合并的情況,SPSS 自動將各類間的距離映射到0—25 之間。本研究將類別確定為6 類的情況下的分層聚類形成的聚類結果樹形圖,將這6 類或6個主題分別命名為(按樹狀圖從上往下的順序):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研究,公共圖書館理論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對象研究,公共圖書館比較研究,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研究。

圖1 聚類分析樹形圖
多維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e,ALSCAL)是分析研究對象的相似性或差異性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目的是將詞匯之間語義距離盡可能利用二維或三維的空間距離加以反映,這樣就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距離來找到領域內客觀存在的通用屬性。[1]本研究采用ALSCAL 創建多維空間感知圖,具體做法是通過SPSS13.0 中的多維尺度分析,選取平面對稱的圖形(square symmetric)描述關鍵詞的數據結構,選用Euclidean 距離。Stress 和RSQ是兩個多維尺度分析的信度和效度的估計值,Stress是擬合度量值,其值越小說明擬合度越好,一般在0.20 以內是可接受的;RSQ值越大越好,一般在0.60 以上是可接受的。[5]本次分析得到該數據壓力系數Stress=0.18357, 判定系數RSQ=0.93809,均達到滿意的效果。

圖2 多維尺度分析結果
從圖2 可以明顯看出,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對象研究、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研究主題的關鍵詞距離比較接近。下面根據聚類分析形成的國內公共圖書館研究領域六大主題,再結合在多維尺度分析中所處位置進行細化,進而透視目前國內公共圖書館研究熱點。
(1)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研究,包括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兩個關鍵詞。面對信息社會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挑戰,需要給圖書館注入新的活力,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工作的某一方面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在做好常規服務的同時突破傳統的模式,積極拓展社會教育功能,增強服務輻射能力,擴大服務覆蓋面,創新服務內容與方式,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使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得到延伸。
(2)公共圖書館理論研究,包括圖書館管理、圖書館史、社區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事業、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學等關鍵詞。近年來,對《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關注促進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其發展戰略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高潮。圖書館事業有了很大進展,圖書館學有了一支研究隊伍,取得了一定成績,這為圖書館史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相對圖書館學其他研究領域,圖書館史,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史研究還有諸多不足,這與公共圖書館在我國地方圖書館事業中的棟梁作用不相吻合。[6]公共圖書館的普遍開放、公平服務、免費服務都促進了社區圖書館的發展,社會包容作為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已經得到國外公共圖書館行業、社區民眾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的廣泛認可。
(3)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包括縣級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服務、對策、總分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共享、高校圖書館和服務體系等關鍵詞。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在多維尺度分析中處于縱軸的最右方,說明其為公共圖書館研究前沿,也是現在大部分作者在關心的問題。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都提出要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圖書館學者于良芝從公共圖書館建設總分館模式、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區域性服務網絡建設、基層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立、公共圖書館評估體系及標準,對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進行了理論研究與實踐。
(4)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對象研究,包括建設、信息資源、地方文獻、網絡環境、信息服務、圖書館、公共關系、服務及弱勢群體等關鍵詞。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在多維尺度分析中處于橫軸及第一、二象限,中心位置位于橫軸靠近坐標原點處。公共圖書館在保護和宣傳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圖書館而言,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宣傳最大地體現于地方文獻工作當中,而這些文化現象和不同文獻載體的出現也促使地方文獻工作從內容、傳播和工作方式上的改變等方面尋求拓展。作為擁有信息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的公共圖書館,在新的網絡環境下,面對國家和社會公眾的需求,在信息資源建設及信息服務的開展方面進行開拓,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推進和完善其基本服務,并開拓新的服務類型,發揮公共圖書館在政府信息公開中的作用。
(5)公共圖書館比較研究,包括管理、改革、美國和中國等關鍵詞。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起步較晚,從業人員也清醒認識到國內公共圖書館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因此借鑒國外圖書館的成功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的地位、社會關注、政策法律支持、經費投入、館員素質及社會監督等方面進行了比較研究,并對比國內設定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目標、圖書館發展路徑、系統協作、推行行業標準等提出相應建議。從關鍵詞出現的頻次來看,美國作為世界上圖書館事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建設及服務模式對國內公共圖書館影響最大。
(6)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研究,包括公共圖書館精神、和諧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公共圖書館服務、可持續發展、圖書館服務、公共圖書館法及數字圖書館等關鍵詞。這些關鍵詞集中于多維尺度分析圖橫軸的右方。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圖書館加強和改善資源管理,促進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開展,還需要在公共圖書館理念創新指導下獲得較好的發展,從而需要有制度層面的支持和理念。公共圖書館精神是國際圖書館界長期共同遵奉的行業準則,2004年7月范并思在中圖學會年會上關于“圖書館精神的歷史缺失”的報告被梁燦興形容為“重續圖書館精神歷史鏈條”。圖書館精神的繼承與弘揚推進了公共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2008年《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和《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相繼實施,標志著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開始步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豆矆D書館法》立法工作在2008年11月正式啟動,業界對《公共圖書館法》的期望值很高,希望通過立法能使一些長期困撓事業發展的問題等到根本解決。
為進一步探討我國公共圖書館研究各個關鍵詞的聯系,我們將關鍵詞共詞矩陣導入社會網絡分析軟件Ucinet,得到40個關鍵詞之間的類似社會網絡分析的圖示(見圖3),可以稱為圍繞公共圖書館的概念網絡。從社會網絡分析的相關理論可知,圍繞中心概念“公共圖書館”最近的一些概念為圖書館、美國、管理、信息服務,這四個關鍵詞恰好深刻地反映了公共圖書館的組織體系、比較、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及措施。在緊鄰的網絡層次上有弱勢群體、資源共享、和諧社會及讀者服務等概念,這些都反映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研究的熱點領域。在網絡圖示的最外層,有地方文獻、改革、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對策、縣級公共圖書館、縣級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服務及圖書館史等概念,它們具有較少的網絡入度,應該成為我國公共圖書館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采用Netdraw的Principal components layout(主成分顯示)展示,所有的概念排列成為魚眼圖形狀,類似解釋結構模型的層級狀態圖,即針對公共圖書館這一關鍵問題,所有其他概念按照對上一層級概念的入度多少依級排列,后一層概念的語義組合構成對前一個概念的解釋。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圖書館”“管理”“讀者服務”及“信息服務”在網絡中處于重要位置。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需要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圖書館功能的發揮。公共圖書館是承擔公共文化服務使命的公益性組織,處于文化供應鏈的重要位置,如何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成效、提供讀者滿意的服務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圖3 圍繞公共圖書館的概念網絡圖
[1]張勤,馬費成.國外知識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詞分析為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7(6):65-75.
[2]LawJ,etal.Plo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251-264.
[3]范并思.新世紀10年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光榮與夢想[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4):13-16.
[4]梁立明,謝彩霞.詞頻分析法用于我國納米科技研究動向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3(2):138-142.
[5]邱均平,李江.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國內“參考咨詢”的研究現狀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7(1):54-57.
[6]劉雯.公共圖書館史研究的力作——《寧夏圖書館志》[J].圖書情報工作,2010(1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