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剛(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魚糧水庫總庫容1500萬m3,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定,確定本工程規模為中型水庫。
國務院第394號令《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2004]69號文《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江口縣魚糧水庫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委托書》。
基本查明工程場區及其相鄰區域的地質環境條件,查明地質災害類型、分布、規模、成因、發育特征、危害程度、危害范圍及對擬建工程建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對擬建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和建成后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質災害的危害程度進行預測評估。在現狀、預測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估,對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對場區建設的適宜性做出評估,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2.1.1 庫岸再造引發地質災害
根據庫區邊坡結構地質調查及蓄水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小,庫岸邊坡分軟質巖岸坡和硬質巖岸坡:
硬質巖岸坡:分布于庫首及庫盆兩岸,由∈1q1、∈1q2、∈2g1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其為硬質巖類,庫水浸泡對硬質巖影響不大,因此預測水庫蓄水后,庫水引發邊岸再造變形失穩的可能性小,對水庫的危害性小。
2.1.2 軟質巖岸坡:主要分布于庫尾,∈1p薄層鈣質頁巖間夾泥灰巖。由于該軟質巖位于庫尾,水庫在該處水位抬升不大,預測水庫蓄水后,庫水引發邊岸再造變形失穩的可能性小,對水庫的危害性小。
江口縣魚糧水庫壩區永久建筑物主要有大壩、料場、棄渣場等建筑物。
2.2.1 大壩開挖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擬建攔河壩壩型為雙曲拱壩,壩頂高程為454.0m,壩基基巖為寒武系上統高臺組白云巖弱風化巖體,最大壩高54m,開挖深度除考慮地質因素外,還需滿足壩基(肩)抗滑穩定要求,左壩肩最大開挖邊坡高約82m,右壩肩最大開挖邊坡高約90m(見評估剖面1-1′),左壩肩為層狀結構巖質邊坡,邊坡屬穩定結構,大壩各部位開挖可能引發和遭受的地質災害主要為滑坡、崩塌,引發可能性大,危害對象為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危害程度大。
2.2.2 料場開采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石料場位于壩址右岸公路旁,距壩址距離1.8~2.2km,場地地形坡度30~40°,基巖基本裸露,為橫向坡,出露地層為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第一段(∈1q1)淺灰、灰色中—厚層豹皮狀白云質灰巖,節理裂隙中等發育,法向強風化深度3~5m。開采高程450~530m,料場無用層厚約6m,有用層厚度約25m;無用層儲量約為7.2萬m3,有用層儲量為30萬m3。
料場最大開采邊坡高度85m,設計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梯段高度6~8m,開采坡比為1:0.3~1:0.5。料場開采過程中引發開采邊坡及最終開采邊坡滑塌、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對料場開采人員、機械設備危害程度大。
2.2.3 棄渣場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渣場布置在壩址下游右岸400m沖溝處,其緊靠公路旁,地形坡度為20°(見評估剖面2-2′)。堆渣高度5~15m。堆渣場下部無永久性工程建筑物和居民居住點,堆積體引發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害對象為上壩公路、總干渠和臨時設施。
根據評估區工程地質條件及工程建設開挖、填方情況,按表1確定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一般量化指標。

表1 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量化指標表
江口縣魚糧水庫工程建設用地地形起伏大,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場區及外圍影響范圍內現狀地質災害中等發育,工程建設遭受現狀地質災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但工程建設中和建成后易引發和遭受切方及基坑邊坡崩塌、滑坡、滑塌及填方邊坡滑塌等地質災害的危害。
A區(危險性大區):該區建設適宜性差,涉及到的地質災害必須采取安全可靠的防治工程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確保工程建設和鄰居村寨安全的前提條件下,場地方才適宜建設。
B區(危險性中等區):該區建設適宜性較差,涉及的地質災害,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治工程措施,確保安全后才適宜建設。
C區(危險性小區):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適宜工程建設。
根據前述地質災害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結果,現針對水庫、大壩等不同地段、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3.3.1 壩基(肩)、取水隧洞進出口、導流隧洞進出口以切方為主,切方邊坡應確定合理的開挖坡比,采取自上而下階梯狀放坡、減載、清方、錨固等工程措施,以防止切方邊坡產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危及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安全。
3.3.2 上壩公路、施工生活區等臨時設施施工建設時,切方段應確定合理的坡比放坡,采取修建擋墻等措施保護和加固邊坡,防止切方邊坡產生崩塌、滑塌等地質災害,危及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安全。
3.3.3 棄渣場位于壩下游沖溝內,為防止暴雨引發堆積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應修建截排水溝及攔渣壩。
3.3.4 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施工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魚糧水庫工程規模為中型水庫工程,擬建項目重要性為較重要建設項目;評估區地形地貌復雜,評估級別為一級。評估區未發現大面積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主要的地質災害為庫區崩塌,現狀地質災害中等發育。大壩開挖兩壩肩將形成82~90m左右的巖質高邊坡,開挖施工過程中引發和遭受邊坡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對建筑物本身、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危害程度大。石料場地形坡度較陡,開采高度>80m。料場開采過程中和開采后引發和遭受開采邊坡和最終邊坡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對料場開采人員、機械設備危害程度大。
建議A區的邊坡開挖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分級設置馬道變坡開挖;開挖邊坡應確定合理坡比階梯狀放坡,對不穩定邊坡采取噴、錨,對強風化帶邊坡采取掛網噴錨支護,對危巖應及時清除。建議隧洞可能存在的崩塌、滑坡采取超前支護,再進行開挖,開挖時應少藥量、短進尺,緊跟支護的施工方法,以防止產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危及施工人員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