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英
顧雛軍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了”。當年的格林科爾系在2007年之后或被拍賣或者破產,顧雛軍沒有了能讓他長袖善舞的平臺。
“你以為我還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嗎?”這位格林柯爾、科龍電器的前老板反問,“這是我最后一次機會了,我要賭一次”。顧雛軍要賭的是,推翻三年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他的終審判決。
2009年4月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三罪并罰,決定判處顧雛軍執行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80萬元。當時顧雛軍已經被廣東警方拘留近四年。
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這一天是9月17日,顧剛從廣東四會的監獄里出來不過11天,他頭發花白,一身稍顯肥大的西裝套在矮胖的身軀上。采訪地點在北京朝陽區安徽大廈16層的一個上下兩層的套間里,米黃色的陳舊地毯有斑斑污跡,安徽大廈最貴的一間房是每天2000多元,而顧住的這間每天費用為700多元,顧現在靠老部下的接濟生活。
顧的一名前部下說,如果資產解凍,顧雛軍仍然有望二次創業。當年身在科龍的輝煌時光,仍然讓這位年過四十的學生忍不住回憶往事:“雖然發的工資很少,但是我們一拿出名片,科龍的,到處都是藏不住的艷羨,很有面子”。
但是,所有這一切在2009年因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而灰飛煙滅。
同樣經歷過牢獄之災的企業家,并非只有顧雛軍一個。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選擇沉默,即便有選擇重回商場的,似乎也不愿意再在原來的領域打拼。比如褚時健,在云南哀牢山下滿山遍野的橘林中安度晚年。鄭俊懷則坐著地鐵或公交車穿梭于北京,靠給幾家小公司做顧問補貼家用。
但是,顧雛軍選擇了另外一條“喊冤”之路。
“他們罵我,我就找警官”
八年的服刑生活,對于顧雛軍自負、執拗的個性并沒有太多的改變。
顧雛軍的一位MBA學生曾經猜想,在環境嚴酷的監獄中,身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顧雛軍可能熬不到出獄的那一天。眼前的顧雛軍嘴巴有點歪斜,左眼似乎老也睜不開?!斑@是中風后遺癥,我以前沒這么寒磣,”顧說,現在他每天要吃6種藥。
在廣東四會的監獄里,顧雛軍服刑的15監區2監室,總共有28名犯人,有17個是殺人犯。那些無望獲得重生機會的殺人犯幾乎每句話都要飆臟字,而顧雛軍成了例行的出氣筒之一。
“他們罵我,我就找警官?!毙母邭獍?、一向狂傲的顧雛軍,一挨罵血壓就升到240,“我以前無論怎么樣都是受人尊敬的一個人,在里面給一幫爛仔罵了,罵了怎么辦?要知道你是犯人你在坐牢,你就忍著吧。”
顧不能回罵,回罵的話連找警察告狀的理由都沒有了,他只好不停地走動回避,但是牢房總共就那么大,殺人犯在后邊追著罵,顧唯一的選擇就是忍氣吞聲。這對脾氣暴躁、極度自信的顧雛軍來說,幾乎是不可忍受的屈辱。
在被捕之前,人們對顧的普遍評價是自大自戀、脾氣暴躁。財經作家孫燕君在其所著的《顧雛軍的巴別塔》一書中,曾有如下記載:在顧的辦公室,無數科龍中高層都有被他拍著桌子指著鼻子罵的經歷。一位科龍前中層曾記得,有次他向顧雛軍匯報工作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匯報完畢后,顧雛軍緊盯著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鐘,然后破口大罵,“你和我誰是老板,該聽誰的你搞不清嗎?!”
幫顧張羅發布會的學生也感嘆,顧雛軍坐了八年牢,性格還是那么犟。
在獄中,顧雛軍一直想著要“翻案”。而翻案手段,就是把他的“冤屈”公之于眾,“在獄中,隨便怎么叫怎么罵,沒人聽得到?!苯衲?月6日,顧雛軍出獄的第一天,就開始為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做準備。
除了“平反”,支撐顧熬下來的就是他對物理和數學的興趣。顧自稱在監獄看了50多本數學著作,還寫了一篇論文。他甚至在微博上已經把這篇論文《關于時空量子化的一個證明》的首頁公布出來。
顧雛軍自視甚高。甚至還指望拿這篇論文在美國謀得一個大學教授的職位?!澳憧?,我原本就是個當教授的料,我喜歡有一說一,白的就是白的,不能說成黑的?!?月17日顧承認,他的性格也許不太適合做企業家。
“當初不該那么高調?”
出獄后的顧雛軍仍然像七年前一樣,嘴上堅信他既無罪也無錯。
顧雛軍于1992年在加拿大成立了格林柯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身商界。不過,讓他出名的是,2001年蛇吞象式地成功收購了科龍電器。此后,顧雛軍以這家上市公司為平臺,陸續并購了美菱電器、亞星客車。到了2004年,顧雛軍在家電和汽車領域打造的格林柯爾系“建造完畢”。
大舉收購的同時,顧雛軍還和香港經濟學家郎咸平打起了嘴仗。
此前,郎咸平就“國退民進”中的產權改革對海爾、TCL和科龍電器進行了質疑,焦點集中在“席卷國家財富”。面對郎咸平的公開發難,張瑞敏、李東生選擇了低調,而顧雛軍卻選擇高調還擊。這場論戰被媒體稱為“郎顧之爭”。
時至今日,顧雛軍說,他也許不該那么高調,“其實現在大家知道了,郎咸平就是明星,企業家干嗎和明星爭論企業該如何發展?!?/p>
但顧雛軍的倒臺,并非因為這場論戰。格林柯爾系的快速崛起,顧雛軍如何在短時間內湊集十幾億的資金收購兩家上市公司,種種疑點,也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2005年5月,顧雛軍“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同年7月,顧被廣東警方拘留。2007年5月18日,顧雛軍在香港上市的格林柯爾被取消上市公司資格。
顧雛軍的并購神話可謂來去匆匆。
2008年1月30日,廣東佛山市中院對顧雛軍案作出一審判決,顧雛軍被控4項罪名中的3項成立,分別是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執行10年(此前已被羈押2年多)。顧雛軍不服上訴。次年9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顧雛軍案作出終審裁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對于終審裁決,顧雛軍至今仍耿耿于懷。
9月14日,在北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顧雛軍頗具戲劇性地戴著“草民完全無罪”的白色紙糊高帽。他的學生說,“這是顧有意為之,戲劇性是為了引起媒體更大的關注。”
會上,顧雛軍實名舉報了當年曾經與科龍案相關的4名官員(其中一位已經退休,另一名原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已被判死緩)。舉報內容之一是,證監會當初對科龍電器的調查,是個別人利用不實舉報材料,違反法定程序提起了立案調查。
對于顧雛軍的這一表態,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當天回應說,“已注意到媒體報道顧雛軍先生召開新聞發布會,舉報了證監會工作人員。證監會始終歡迎社會監督,當然我們理解,這種監督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相關各方均應對自己的言行承擔相應的責任?!彪S后,中國證監會又在其官方網站重發了2006年對相關案件的回應,聲稱中國證監會對立案稽查程序有明確規定,對科龍電器立案是嚴格遵守了規定程序。
仔細研讀顧發放給媒體長達27頁的舉報材料,其中頗多“想象”之處。最典型的例子是,該材料提及,某知名企業曾在當年的科龍案中,給上述四位官員每人行賄1000萬美元。但是針對這一指證,顧雛軍并未提供過硬的直接證據,只是說這些消息是當初科龍的供應商告訴他的。而被顧實名舉報的那家企業,已經第一時間發布聲明,聲稱可能追究顧雛軍的法律責任?!耙院罂赡芫腿ギ攤€教授養家糊口”
眼下,顧雛軍對于“翻案”,倒顯得稍許樂觀。
顧認為“變好”的跡象之一是新華社、人民網,甚至連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都報道了相關新聞,顧的學生提醒《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一定要到中央電視臺官網上看一下這段視頻。但是,《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查看后發現,該視頻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證監會對于顧雛軍指控的反駁,認為顧雛軍的相關指控不符合事實。
另外,發布會的順利召開,讓顧看到了希望。的確,對于服刑近8年的顧雛軍來說,手中可以利用的資源并不多。
9月6日,迎接顧出獄的是他2003年在科龍電器時招收的20多名MBA學生,他們稱他為“顧校長”。那年,顧雛軍從清華、北大等國內名校招收了近400名MBA畢業生,當時的科龍董事會為這一項目撥款3000萬元,用于培訓這些MBA畢業生,意在將其打造為營銷界的黃埔軍校。
去監獄迎接顧雛軍出獄的,還有當年顧雛軍聘請的一位廣東律師,當時,顧還同時聘請了一位北京律師。這位昔日普通律師,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某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全球合伙人。9月15日和16日,《中國新聞周刊》曾多次與他聯系,但是他的秘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律師很忙,沒時間,也不愿意再談及顧雛軍事件?!?/p>
七年之后,顧雛軍性格沒變,但商場留給顧雛軍的舞臺已經不大。
一位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顧雛軍不計后果地“喊冤”,其目的之一或許是為了將來重回江湖贏取輿論空間。另外一方面,則可能因為只有成功“翻案”,顧雛軍至今仍被凍結尚未得到處置的資產才可能重回手中。顧并不諱言,他說“翻案”是第一步,至于那些資產能否重回手中,“我還沒來及考慮,而且我現在要談這個問題,大家會說老顧癡心妄想?!?/p>
無論這次“喊冤”是否成功,顧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了,按照計劃,他上高二的兒子是美國公民,將到美國讀大學。
按照顧雛軍的初步計劃,如果“翻案”未成,他將到美國陪兒子讀書,“可能就去當個教授養家糊口吧?!鳖櫿J為,如果不把兒子送到美國讀大學,“就是耽誤了兒子,我不能讓他卷入其中”。顧的小女兒則在顧被捕前一天出生,由于忙于發布會,顧出獄之后,還沒有來得及回去看7歲多的小女兒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