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消滅任何登陸我釣魚島的日本鬼子”,6月13日、21日,中青寶研發的游戲《保衛釣魚島》分別在臺灣版、大陸版的蘋果APP上架,不到一周時間便沖入APP的Topl0,外界反響強烈。
但隨著釣魚島事件的升溫,7月7日凌晨,蘋果公司將該游戲下架。
9月中旬,在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幾百平方米的辦公室,一些員工忙碌著,偶爾見到幾個員工在辦公室里“公然”打游戲,他們是在對游戲“親測”。近一千人的規模,占據了兩層寫字樓。下午六點半,還有超過一半的員工在加班。
中青寶紅游中心總監王海青在“紅游”辦公區介紹到,“我們當時并沒有做任何的推廣,就是放上去了,但很快就火了起來。”而該游戲的下架選擇在“七七事變”的紀念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并帶有挑釁。”“鬼子太頑強了”
“我們這款游戲是正常上線的,是通過審核的。”中青寶手游事業部總經理余學軍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到,從游戲的題材、名字和圖標,包括主題和玩法都通過了蘋果公司的審核,早在5月送審,6月份時通過。
“跟蘋果公司說,沒用。他們算是裁判,反過來又說我們違背了他們的條款。”王海青惋惜地說,“如果當時不下架,7月7日那天還可能沖到第一的下載量。”而當時也催生了一批同類型的游戲,“包括幾個網頁上的小游戲,借用了我們的紅游品牌,但它們沒有火起來。”
據了解,蘋果公司下架《保衛釣魚島》的緣由是:“不得以特定種族、文化、政府、企業或其他任意實體為目標進行攻擊。”
而如今,余學軍估計,這款游戲的下架,跟日本方面的抗議或許有關,當時NHK電視臺、《產經新聞》報社等日本權威媒體都有報道。“我們本身是開發游戲的,但他們報道出來又不一樣了。其實在日本地區,玩這款游戲的人還蠻多的,幾乎占到了玩家的前三。”余學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兩個月后,該游戲又在國內的應用平臺上推出了安卓版。截至9月18日,《保衛釣魚島》在“應用匯”上架三天,已有20000余次的下載量,超過同名或同類的釣魚島題材游戲。這一天中青寶正式推出該游戲的安卓版。
在游戲中,頭戴鋼盔、身著各色軍裝、手拿刺刀、肩扛迫擊炮的日本兵,成群地從手機屏幕的右側來襲,玩家只需用手指點擊并往空中拋,對方便斷手、斷腳、斷身、斷頭,若拋得夠高,身體折斷,伴有骨折聲、叫喊聲。
要通過71個游戲關卡,即釣魚群島的71個島嶼并不容易,缺胳膊少腿的日本兵,頭冒“星星”還照樣向前爬行,甚至會身體愈合,網友們在“應用匯”上評論,“鬼子太頑強了”。除了拋擊之外,借助道具必不可少。
71個關卡,春夏秋冬,場景也各有不同。當玩通一個關卡,有“殺敵積分”和“國家獎勵”,所獎“金幣”可用來換盾牌、針板、巨石、空降的中國部隊等道具,也可以直接購買金幣。挑戰成功便可“收復下一島嶼”;若失敗,“國家獎勵”為零,并“繼續組織反擊”。
游戲中,日軍還出現女兵、武士、柔道手、坦克等,愈往后,日軍數量愈多,難度系數愈大。
中青寶紅游中心副總監袁亞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越往后面打,也會更好玩兒。”而安卓版和蘋果版的區別并不多大,“只是系統不一樣”。買裝備,打“鬼子”
“當一款(紅色)游戲帶有商業目的時,不可避免會受到公眾的質疑。”當《保衛釣魚島》下架時,有門戶網站的專題評價道,也有報紙探討紅色的“錢途”。
王海青介紹,事實上《保衛釣魚島》等紅色游戲幾乎就不賺錢,“我們也知道它不會太賺錢,我們希望做一個品牌,老百姓通過玩游戲,也能了解到釣魚島,枯燥的說教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相對于奇幻題材,紅色題材的營利是微不足道的。”
據他介紹,目前在國內網游市場中,每年產值達400億元,玄幻、武俠、魔幻類的3D游戲占據了相當大部分的產值,紅游幾乎只占到了1%的份額。紅游的營利結構也跟其他游戲沒有區別,雖然下載是免費的,但會間接讓玩家購買道具、裝備。
“我們的玩家群體會偏成熟,年齡偏大一點,25歲以上的玩家很多,甚至有五六十歲的玩家,他們思考偏理智一點,一部分人還帶有民族情緒,”王海青說,“他們玩游戲也比較適度。比如有公司的老總說,如果不玩游戲,去外面玩,花的錢會更多,喝酒應酬還傷身體;但在家里玩游戲,老婆也放心,也不花什么錢。”
據中青寶的多位員工介紹,紅游的開發理念跟董事長李瑞杰有很大關系。近幾個月以來,李瑞杰的微博上每天都不斷關注和轉發關于釣魚島事件,在其微博介紹上寫有,“一個民族主義者”。“李總也經常跟我們聊釣魚島,他聊得比較激昂。”王海青說
寶德網絡科技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青寶,并在2010年年初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事實上,除了《抗戰OnLine》《抗戰2》《亮劍》《亮劍2》等被玩家稱為“紅色”大型網游外,中青寶還開發了《天朝》《三國游俠》《天道》等歷史、玄幻題材的游戲進行“平衡”。
“關于紅游,我們一直在做,但并未強調我們完全是一個紅色游戲的企業。”王海青介紹,“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國企”,2007年推出《抗戰》后,外界就有了“紅游”的說法。“紅色本來也不是我們叫出來的,外面叫慣了,我們自己也這樣叫了。”中青寶紅游中心總監王海青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也不能太局限,有民族精神的就應該算紅游。”王海青說,目前紅游中心在中青寶的位置可以用“基石”來形容。事實上,中青寶也是目前國內唯——家專注于研發紅游的企業。
早在1998年,國產游戲興起,還沒有“網游”這一概念時,西山居工作室便開發了《抗日:地雷戰》,次年又推出《決戰朝鮮》等“愛國主義概念的游戲”。西山居的一位員工幫助《中國新聞周刊》尋找了當年開發該游戲的人員,但并未找到。與西山居類似的是,北京完美時空公司在2004年成立之前,其前身祖龍工作室也曾在2003年“保釣”事件熱門時,推出過《抗日:血戰上海灘》《抗日:血戰緬甸》,而當時《抗日:血戰釣魚島》完成了制作但并未發布。
完美時空的宣傳中心總監吳文鵬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之前的確做過那些游戲,祖龍工作室也還在,現在幾乎沒有做那一塊了。”如今的金山、完美時空、盛大、騰訊等都在做奇幻、歷史、魔幻類題材的游戲,已鮮有紅游的開發。
“紅游是很寫實的”
“其他的同行,沒有再做這一塊兒的了。紅游不好做,挺艱辛的。”中青寶紅游中心總監王海青說,“我們推出《保衛釣魚島》時,當時日本使館也抗議啊,我們承受了很大壓力的,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國際環境上也無法確定。”
據他介紹,紅游事實上還是個小眾題材,“大部分玩家還是喜歡奇奇怪怪的東西。現實當中可能比較累了,既然要玩游戲,可能就是想脫離現實世界。之前陶宏開也跟我們講過,游戲越是虛幻,越是能讓玩家尤其是小青年沉迷進去。”陶宏開被稱為“網癮斗士”,曾反對網游而引起爭議,但后來卻代言了中青寶的《亮劍2》。
陶宏開之所以支持紅游,是因為,“《保衛釣魚島》這樣的游戲緊密結合現實,值得肯定。”
事實上,在《亮劍2》中,中青寶已經加入了釣魚島的場景。據中青寶紅游中心副總監袁亞飛介紹,“這段時間,我們也專門咨詢了保釣人士,包括今年成功登島的大陸唯一一位民間人士方曉松。關于還原登島的過程,保釣人士給了我們寶貴意見。”在袁亞飛的辦公桌上,還放著民間保釣聯合會給的畫冊和錄像資料。
9月15日中午,方曉松在深圳香蜜湖對袁亞飛和《中國新聞周刊》也詳細地聊到了登島的過程。而中青寶接下來還會推出《保衛釣魚島》的網頁游戲,希望“盡量還原真實場景”。方曉松認為,若是各行各業,通過不同的方式包括游戲進行“保釣”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的紅游不是虛幻的,是很寫實的,鬼子就是鬼子。”王海青說。
而據余學軍介紹,其實今年3月份在蘋果APP上架的《抽鬼子》游戲,至今都沒下架,這是他們第一款手機紅游,開發理念上與之后的《保衛釣魚島》是一致的,“都是打鬼子”。
開發這兩款紅游時,時間節點上,今年上半年時釣魚島并不是熱門事件,但游戲發布后,“巧合”地撞上了。
“每年都有一些保釣的聲音,去年8、9月份時我們就想到了要做《保衛釣魚島》,而在今年年初才開始做。”余學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個話題是一直存在的,不一定火了才做。”事實上,余學軍曾在日本最大的手機游戲公司工作過,如今又做國產紅游,王海青笑其是“師夷之長以制夷”。
早在前幾年,中青寶組織員工坐汽車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很多員工都哭了。“所以做游戲時,把日軍虐待得比較慘。”王海青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