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搏 楊衛東
(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重慶400011)
粘連性腸梗阻是腹部手術、炎癥、創傷后所形成的廣泛性腸粘連,粘連帶引起的腸管急性梗阻,是腸梗阻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腸梗阻的40%~60%,手術后粘連是粘連性腸梗阻中最常見的類型,約80%的患者是屬于這一類型[1]。因為手術治療常導致再次粘連梗阻,所以目前學者多數認為保守治療是主要治療方式。西醫主要采用禁食、胃腸減壓、保留灌腸、腸外營養支持等治療,中醫則予口服中藥、針灸等治療,西醫治療病程較長,而口服中藥則要冒加重梗阻甚至腸穿孔的風險。尋找一種更合理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成為臨床迫切需求。筆者在西醫保守治療及單純結腸水療基礎上加用血府逐瘀湯進行結腸水療機結腸給藥治療本病。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門診及住院患者89例,依據文獻[2]診為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 17~66歲,中位年齡41歲,其中上消化道潰瘍穿孔修補術7例,膽囊切除術7例,胃大部切除術4例,結腸癌根治術4例,子宮及附件手術術3例,外傷性腸破裂修補術5例,闌尾切除術12例。對照組47例,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18~70歲,中位年齡47歲,其中上消化道潰瘍穿孔修補術10例,膽囊切除術7例,胃大部切除術2例,結腸癌根治術3例,子宮及附件手術術4例,外傷性腸破裂修補術6例,闌尾切除術15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給予禁食,持續胃腸減壓,并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血常規提示感染,常規應用抗生素。結腸水療,每日2次。結腸水療前將結腸水療機(CTJ-B型結腸灌注透析機)調至灌洗治療模式進行全結腸灌洗,灌注結朿后讓患者排便。排便結束30 min后將結腸水療機調至給藥治療模式,頭端為柔軟的14號吸痰管,將吸痰管插人肛門20 cm,對照組應用39℃生理鹽水200m L結腸給藥。治療組將對照組結腸給藥的生理鹽水換成39℃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黃、桃仁、紅花、牛膝各9 g,枳殼 6 g,赤芍、川芎、柴胡、甘草、桔梗各6 g。由自動煎藥機加工成無渣液態袋裝,100 mL/袋,共2袋。治療組與對照給藥后均讓患者取臀高位平臥30 min,同時輕揉腹部。
1.3 療效標準[2]記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及肛門排氣、排便時間。治愈:癥狀、陽性體征消失,肛門排氣排便正常,正常進食,腹部平片梗阻征象消失。好轉: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胃腸功能部分恢復,腹部平片見梗阻以上腸管擴張明顯縮小,液平面消失。無效:癥狀、體征未改善或加重,腹部平片仍見液平、腸管擴張,轉手術治療。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表2。結果示治療組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及食欲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排便時間比較(h,±s)

表1 兩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排便時間比較(h,±s)
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組 別 n 腹痛、腹脹緩解時間 肛門排氣、排便時間治療組 42 18.40±5.25△ 36.54+7.56△對照組 47 23.38±7.46 48.52±8.88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粘連性腸梗阻是腹腔內手術后出現的一種并發癥,臨床非常多見。發病機制可能與腹部手術后腸壁漿膜層間形成纖維粘連帶,腸曲粘連成團、粘連帶壓迫腸曲等有關,梗阻時局部腸管并發炎性反應、水腫可加重粘連進而加重梗阻。手術雖然能解除梗阻的病因,但又會導致新的甚至更嚴重的粘連,形成惡性循環,而過度保守治療有可能使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出現腸管絞窄壞死[3]。 腸梗阻屬中醫學“關格”、“腸結”、“腹痛”等范疇,其病理機制為術后腸腑氣血不暢,氣血瘀阻,腑氣不通,因而腹痛、腹脹、嘔吐、便秘。其主要病變部位在腸。粘連性腸梗阻多病情纏綿,久病損傷元氣,單純的行氣或攻下均不能獲得理想療效,需攻補兼施。根據“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本病以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為治法,擬以血府逐瘀湯結腸水療機注入結腸。方中桃仁破血行滯而潤燥,紅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為君藥。赤芍、川芎助君藥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為臣藥。生地黃、當歸養血益陰,清熱活血;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寬胸行氣;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與桔梗、枳殼同用,尤善理氣行滯,使氣行則血行,以上均為佐藥。桔梗并能載藥上行,兼有使藥之用;甘草調和諸藥,亦為使藥[4]。血府逐瘀湯在提高機體免疫力基礎上,有改善微循環作用,對微循環障礙大鼠可明顯擴張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開放數,增加組織灌流量,阻斷微循環障礙病理過程并促進其恢復。還能抑制二磷酸腺苷、誘導血小板凝聚和促進血小板解聚作用[5]。
結腸水療法是專門針對結直腸疾病的一種新的生態治療,結腸水療的主要功效就是協助人體及時地和更完全地的排出糞便和大腸內的有害物質,通過反復地向腸腔內注水、排水,并且有一定的壓力,可以徹底清除腸腔內的宿便和毒素,恢復腸粘膜的正常分泌,促進結腸運動,恢復正常排便功能。水療后的結腸表面清潔,與單純中藥灌腸比較,藥物能充分接觸腸粘膜。結腸水療機的壓力將中藥送到結腸較深部位同時加快了中藥的吸收利用,與傳統口服比較,通過結腸給藥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6],提高了藥物的利用度,有效成分吸收直接,效果迅速。藥物直接作用腸道神經系統的理化感受器,促進腸道蠕動功能恢復,誘發自主性排氣、排便反射,通過改善腸道微循環,消除梗阻部位水腫,減少炎性及粘連物質產生,促進炎性及粘連物質吸收。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血府逐瘀湯結腸水療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仍然必須密切觀察腹部體征和生命體征,注意復查電解質、血常規、腹部平片,發現治療同時病情加重或發生絞窄性腸梗阻,立即考慮手術治療。
[1]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92.
[2]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94.
[3]鮑新民,林榮啟.大承氣湯低壓保留灌腸輔助治療粘連性腸梗阻56 例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0,2(13):95-96.
[4]鄧中甲.方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248.
[5]董文堯,李先強.血府逐瘀湯的現代研究及臨床應用[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1,3(1):34-35.
[6]杜平,梁仲惠.結腸水療的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