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哲,裴瑾,劉薇,張祎楠,萬德光
松花粉(Pollenpini)是松科植物馬尾松(Pinus massoni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ermis Carr)或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燥濕,收斂止血的功效[1]。作為祖國醫(yī)藥學寶庫中食、藥兼用的花粉品種,松花粉的應用非常廣泛。由于松花粉具有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2]等作用,本論文以清除羥基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為指標,分別對不同來源松花粉的抗氧化性進行了研究;同時測定總黃酮、總甾醇與總多糖的含量,并對其與清除自由基的IC50進行多元相關分析,以探討松花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部位,為松花粉質量控制和藥用資源的開發(fā)提供依據(jù),同時也為松花粉破壁與否提供一定的參考。
松花粉、破壁松花粉(來源詳見表1);蘆丁對照品、D-葡萄糖對照品、β-谷甾醇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DPPH(美國Sigma公司)。KQ5200E型超聲波清洗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UV-1100分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P121S電子天平(德國Sartorrius)等。
稱取2.0 g松花粉于錐形瓶中,加入40 mL95%乙醇超聲提取40 min,靜置,分別取上清液1 mL、2 mL、3 mL、4 mL、5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待測液,用于清除DPPH自由基的測定。分別稱取松花粉0.1 g、0.3 g、0.5 g、0.7 g、0.9 g于錐形瓶中,加入50 mL95%乙醇超聲提取40 min,靜置,取上清液為待測液用于清除羥基自由基的測定。采用文獻[3]的方法分別測定其清除DPPH自由基與羥基自由基的能力。
用NaNO2-Al(NO3)3-NaOH顯色法,以蘆丁為對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處測定,標準曲線A=11.349C+0.0001,R2=0.9999,在8.08~48.48 μg.mL-1線性關系良好。用濃硫酸顯色法,以β-谷甾醇為對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6 nm處測定,標準曲線A=5.5268C-0.0019,R2=0.9996,在16.0~80.0 μg.mL-1線性關系良好。用苯酚-濃硫酸法,以D-葡萄糖為對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92 nm處測定,標準曲線A=25.327x+0.1592,R2=0.9998,在11.2~56.6 μg.mL-1線性關系良好。
通過檢測不同濃度的樣品對自由基的清除率,在不同濃度范圍內進行曲線擬合,以相關系數(shù)R2為指標確定樣品濃度檢測范圍,以自由基清除率為50%時樣品的濃度(IC50)來衡量樣品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越小,表明樣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強,每種樣品取3份,平行測定,取其平均值計算。
根據(jù)自由基清除率范圍來確定樣品濃度范圍,自由基清除率在10%~90%時相關性較好,在該范圍內相關系數(shù)大于0.95,不同部位樣品量效關系呈y=ax+b相關性,y為清除率(%),x為樣品濃度(g/mL)。
分別采用SPSS17.0、OFFICE EXCEL兩種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對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清除羥基自由基的IC50與總黃酮、總甾醇、總多糖的含量做多元相關性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一定濃度范圍內樣品的對數(shù)濃度與自由基清除率呈線性關系,清除率在10%~90%時,線性關系良好,所有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0.95,因此,本方法的吸光度可較好的反映自由基清除率。IC50反映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越小,則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能力)越大,反之亦然。結果表明,松花粉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不同來源的松花粉的清除能力存在一定差異,破壁松花粉的清除能力(IC50平均值為12.95 g.L-1)略高于未破壁松花粉(IC50平均值為14.86 g.L-1),詳見表1。
試驗結果表明,松花粉具有良好的清除羥基自由基的能力,不同來源樣品的清除能力存在一定差異;破壁松花粉的清除羥基自由基的能力(IC50平均值為3.45 g.L-1)明顯高于未破壁松花粉(IC50平均值為20.31 g.L-1),詳見表1。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來源松花粉中總黃酮(0.16~0.75%)和總甾醇(0.98~7.67%)的含量差異較為明顯,而總多糖的含量則相差不大(5.25~6.98%);破壁松花粉中總黃酮和總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68%、4.13%,略高于未破壁松花粉,其平均含量分別為0.27%、3.94%,詳見表1。

表1 清除DPPH、羥基自由基與含量測定試驗(n=3)

?
通過多元相關分析表明,清除DPPH的IC50、清除羥基自由基的IC50分別與總黃酮、總甾醇的含量有負相關關系,與總多糖的含量有正相關關系;其中,與總黃酮含量的負相關關系最為密切,詳見表2。

表2 清除自由基能力與總黃酮、總甾醇、總多糖含量的多元相關分析
松花粉作為生命的遺傳物質,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類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以及酶、輔酶、激素、黃酮、多肽、微量元素等生理活性物質,因此有“微型營養(yǎng)庫”之美譽。在國內外已被廣泛地應用于保健品、藥品、化妝品和飼料添加劑等領域。松花粉藥食兼用的歷史已逾數(shù)千年,我國利用松花粉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2400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松黃”“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同時現(xiàn)代研究也表明松花粉具有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保護心腦血管,降低血脂等功效[7]。
本論文采用清除DPPH和羥基自由基的方法來評價松花粉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結果表明松花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松花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優(yōu)于清除羥基自由基的能力;不同來源松花粉樣品間清除羥基自由基能力的差異較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顯;破壁松花粉的清除能力明顯優(yōu)于未破壁松花粉,提示松花粉破壁的必要性。
黃酮與甾醇的抗氧化作用已被公認,松花粉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主要為黃酮和黃酮醇類,其次是二氫黃酮醇類。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研究松花粉中含有豐富的甾醇,并用二氧化碳超臨界提取物制成降血脂的產品,把植物甾醇列為產品的有效成分指標[8]。本論文測定了不同來源松花粉的總黃酮、總甾醇與總多糖的含量并對其與抗氧化性進行關聯(lián)分析,以尋找松花粉抗氧化的活性成分。結果表明不同來源的松花粉總黃酮與總甾醇的含量存在較大的差異。松花粉清除羥基自由基、清除DPPH的能力與總黃酮、總甾醇的含量呈正相關,其中,總黃酮的相關性更高。而樣品間總多糖的含量差異較小,且與抗氧化能力關聯(lián)性不大。初步推測總黃酮與總甾醇為松花粉抗氧化的活性組分,從而為以后松花粉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其質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據(jù)和基礎。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5,147.
[2] 何曉燕.松花粉的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35(9):78.
[3] 樊青玲,張耀兮,李天才.藜葉中黃酮類化合物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09,21:672.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5,333.
[5] 莊華梅,雷然,付惠.野生半夏中β-谷甾醇含量的測定[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7,3:19.
[6] 劉敏,郭麗梅,張麗.苯酚-硫酸法測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6):1526.
[7] 劉協(xié).松花粉的抗疲勞作用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4,25(3):169.
[8] 王開發(fā).花粉的植物甾醇研究[J].蜂蜜雜志,20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