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斐,周云霞
(1.國茂減速機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164;2.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探析我國果蔬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以常州地區大中型超市為典型個案
劉 斐1,周云霞2
(1.國茂減速機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164;2.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果蔬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從我國果蔬食品的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分析可知,果蔬冷鏈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已遠不能滿足果蔬行業的需求。為解決相關問題,提高我國果蔬食品冷鏈物流的水平,保證食品安全,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通過市場調研,對目前我國果蔬冷鏈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果蔬冷鏈發展的對策。
冷鏈;果蔬;發展;解決措施
中國是果蔬生產和消費大國,蔬菜、水果生產水平僅次于糧食作物,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購買鮮菜2000年為114.74千克,2007年為117.8千克,2008年為123.15千克,蔬菜消費量保持逐年增長趨勢[1]。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系統發展節奏緩慢,冷鏈流通比例也相對落后。我國80%的果蔬食品常溫保存,既缺乏先進的果蔬保鮮技術和裝置,更缺乏產地預冷、冷藏運輸設備,采后損失達果蔬生產總量的20%~30%,居全球首位,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50億元[2]。
國外對于食品保鮮問題,早已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鏈體系,而我國卻發展節奏緩慢。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出臺了《研究部署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措施》,強調加快實施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加強一系列設施的建設,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下,流通環節的管理水平和基礎設施都得到空前加強,冷鏈體系不斷得到完善,果蔬食品不僅每年的損失將很大程度上降低,新鮮度甚至果蔬品質,都將得到很好的保證。
但是專家學者的研究大多針對整個食品體系,果蔬自身具有很多特性,對于冷鏈物流的依賴程度高于一般食品,關于我國果蔬食品冷鏈物流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果蔬為切入點,研究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冷鏈 (cold chain)是指為保持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的品質,使其在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備的物流網絡[3]。冷鏈包括低溫加工、低溫運輸與配送、低溫儲存、低溫銷售四個方面。食品在產地收集后,經預冷、加工、儲存、包裝后,運到銷售終端最后賣給終端消費[4]。
冷鏈物流 (也叫低溫物流),是一種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對象是易腐食品 (包括原料及產品),所以國內外都普遍稱其為易腐食品冷藏鏈。冷鏈物流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人工制冷技術為手段,以生產流通為銜接,以達到保持食品質量完好與安全為目的的一個系統工程[3]。 由時間 (Time)、 溫度 (Temperature) 和耐藏性 (Tolerance) 組成的 “3t” 是冷鏈物流的核心內容[5]。
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重視并建設冷鏈物流系統,采用多式聯運。進入21世紀以來,采用較先進的冷鏈技術,果蔬采摘后預冷、氣調貯藏、冷藏運輸等處理方式,形成完整的生鮮農產品冷鏈體系。我國則相對落后,起步晚且發展慢。
Vander Vorst、Epperson J E、Estes E A等學者指出,早在20世紀末期,美國生鮮農產品消費量已經占美國整個食品消費近四分之一[6]。Lucas MT、Chaied D兩位學者認為與其他商品流通類似,水果蔬菜等生鮮農產品的流通,主要是以物流網絡的形式,將水果蔬菜產品以及相關服務提供給消費者,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7]。
我國農產品物流處于現代物流的起步發展初期,大多數農產品還不能實現 “貨暢其流”和 “物盡其值”[8]。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初級的生鮮冷鏈物流產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冷凍儲存為主導的冷鏈物流系統。
我國目前仍未形成完整的冷凍冷藏鏈,不僅起止點的管理控制不到位,且流通過程中的效率和效益無法得到控制及整合。我國農副產品流通量很大,其中80%以上的生鮮食品是采取常溫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9]。孫紅菊對比了國內外冷鏈物流發展狀況,提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對策[10]。楊光華等人針對現在生鮮農產品物流的模式,提出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新模式[11]。宋林波在 《金融危機下果蔬冷鏈物流戰略探討》一文中以果蔬冷鏈物流為切入點,借鑒國外果蔬冷鏈經驗基礎上,提出如何構建我國的果蔬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12]。張誠、單圣滌在 《淺談物流安全管理》中指出物流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并就一般物流安全管理、特殊商品的物流安全管理、物流安全管理的法律責任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相關建議[13]。蘇永龍、鐘磊剛在《HACCP在物流作業管理中的應用》一文中運用HACCP思想和方法研究供應鏈、食品流通和物流過程中的危害和風險,并有針對性提出一些舉措[14]。韓月明、趙林度在 《超市食品物流安全控制分析》中針對超市物流運作的實際模式,探討圍繞超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15]。宋漢利、于勇在 《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安全監控應用研究》中基于信息網絡探討農產品物流過程中的安全監控和可追溯系統的建立[16]。由此可見,我們對生鮮食品冷鏈物流的重視度已經逐漸變強,并通過探究不斷發展和調整我們的步伐。
但就整體而言,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冷凍冷藏鏈,從產地到消費者的流動貯藏未實現高效整合,不僅效率低,且效益較低,有待進一步完善。
我國是果蔬生產與消費大國,但是由于冷鏈物流不到位,每年造成巨額損失。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果蔬的質量要求也逐步上升,與冷鏈的現實水平產生了矛盾,這就要求對果蔬食品的冷鏈物流進行重視,通過冷鏈系統的完善,從而最大可能保證果蔬食品的質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果蔬食品冷鏈物流比一般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代價更大,且協調難度、系統復雜程度都較高。同時果蔬食品本身價值低、成本高的特點,使得果蔬冷鏈物流發展受到阻礙。
我國的果蔬冷鏈起步晚,相對發達國家落后,但是發展快。同時,我國果蔬冷鏈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2.1.1 國家政策支持。根據發改委2010年6月發布的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果蔬產品冷鏈流通率達到20%以上,冷藏運輸率達到30%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降至15%以下[17]。據 《規劃》可知,2015年我國果蔬產品冷鏈流通量將達到1.91億噸,運輸量將達到2.86億噸。根據2005~2009年的果蔬平均增長率,預測果蔬產量如表1:

表1 2010~2015年我國果蔬產品冷鏈流通運輸量預測[18]單位:億噸
2.1.2 果蔬產量持續增長。我國是果蔬生產大國,擁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及豐富的果蔬資源,但我們并未停滯不前,而是不斷優化果蔬、品種結構,果蔬產量、質量上都保持一定的優勢。改革開放后,國家放開果蔬購銷價格,積極性得到調動,又促進了發展勢頭。果蔬的特性導致其對冷鏈物流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果蔬產量的持續增長,直接促進了冷鏈物流的發展。
自2003年以來,我國水果行業發展良好,不僅在產量上以年均近6%的速度穩步增長,并且在品種、質量、區域的優化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2008年全國果園面積1 073萬公頃,總產量達1.92億噸 (如圖1所示)。
我國2008年蔬菜播種面積是1 788萬公頃,2009年蔬菜播種面積1 820萬公頃,蔬菜總產量6.02億噸,同比增加2 684萬噸 (如圖2所示)。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中國水果蔬菜的種植面積、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首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果蔬第一生產大國。
2.1.3 產銷布局漸趨合理,結構不斷優化。我國果蔬產品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份[19]。為了提高競爭力,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采取了扶優扶強的非均衡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全國蔬菜產業優勢區域的布局也初步漸趨合理化。
我國果蔬產品消費集中地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四川、北京、上海等地[20]。果蔬流通模式主要集中為兩種,一種是一二線城市為中心,周邊城市向其匯集的短距離流通模式;另一種是產地為中心,輻射全國的長距離流通模式。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等大規模果蔬批發市場是果蔬流通重要環節,也是果蔬主要集散地,果蔬銷售由此輻射全國。
經過多年的調整,我國果蔬生產區域布局、產銷布局合理化以及結構優化,不僅是一種進步,更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果蔬冷鏈發展阻力,因為我國受一家一戶的果蔬生產模式的制約程度很深。

2.2.1 果蔬冷鏈物流技術落后、硬件設施陳舊。我國果蔬冷鏈物流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現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主要以果蔬加工和貯存為主導, “十五”和 “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將 “農產品現代物流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列為攻關項目,圍繞關鍵技術開展研究。
我國目前的冷鏈運輸設備相對落后,而類似冷藏集裝箱的冷鏈運輸設備成本高,因此使用的少,而且果蔬冷鏈雖一直在發展,但是并未達到理想的發展目標,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體系。不僅硬件設施落后且技術手段不足,而且管理上各自為政的條塊分割現象嚴重。
2.2.2 果蔬食品冷鏈市場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滯后。我國的果蔬運輸仍然是自營為主,除外貿果蔬,其他內銷果蔬,大多數超市考慮果蔬的經營風險,不作為主要經營商品,因此,少數超市擁有小庫容冷庫,大部分超市不配備果蔬貯藏周轉的相應設施。批發市場中更是常溫擺放銷售,未配備保鮮冷柜。
我國冷鏈物流市場服務質量較為落后,很少的供應商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冷鏈物流,極少部分能保證全程低溫控制,實際大部分企業只能提供冷凍冷藏運輸服務。
目前,中國果蔬冷藏運輸率僅為15%,冷鏈流通率僅為5%,且由于冷鏈物流硬件設施落后,技術水平的不足,使果蔬在物流過程后損失率高達25%~30%,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在5%以下,美國的果蔬在物流環節損失率可控制在2%以下[20]。
據統計,全國每年鐵路運輸的易腐貨物約1 000萬噸,其中冷藏運輸的只占25%;公路冷藏保鮮車僅有5萬輛,公路冷藏運輸貨物僅占總量的20%;水路冷運能力更顯不足,全國各型冷運船只僅200余艘,總容量10萬噸,而易腐貨物冷運量僅占全年水運總量的l%。因此,除出口果蔬基本冷藏運輸,國內果蔬基本是常溫流通[21]。
2.2.3 果蔬物流過程冷鏈供應不足,物流成本過大。我國果蔬食品在流通過程中,多數環節處于常溫環境中,而其特性導致從產地收購到銷售各環節必須依靠冷鏈運輸。因此,由于冷鏈控制的缺失,導致了貨物在流通過程中的高損耗和浪費,物流成本隨之提高。
2.2.4 農戶分散經營,冷鏈運作能力差。從產業鏈上的冷鏈運作流向 (如圖3所示)來看,越往產業鏈后向末端,其冷鏈節點的基礎設施越差,冷鏈運作條件越不具備[22]。主要原因歸納為兩點:第一,產地相對于經銷商而言,和城市距離較遠,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相對較少,相應的冷鏈設施也較為缺乏;第二,我國果蔬主要為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模式,農戶不依靠實力雄厚的合作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很難進入冷鏈運作市場。
2.2.5 消費者對于果蔬冷鏈相關常識的缺失。對于果蔬食品,在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這幾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對產品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力,若每一環都能冷藏到位,產品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消費者認為果蔬常識的缺失對于果蔬冷鏈發展影響不大,其實,這樣的觀念不僅僅導致自己在購買新鮮果蔬后,不能對其進行正確的保鮮,且由于沒有把握好冷鏈最后一道關,從而縱容了果蔬冷鏈發展的緩慢,唯有強烈的需求才能最大力度地推動其發展。
常州位于江蘇南部,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以經濟發達、工商比翼而著稱,是全國最早的 “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 “對外開放城市”。近年來,經濟總量更是穩步攀升,人們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迅速上升,生鮮食品的冷鏈物流發展能得到很好地體現。因此,選擇常州作為調查地點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次調查,選取的對象是常州地區的6家大型超市: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樂購、大統華、華潤蘇果。此外還選取了以信特超市為代表的多家地區型連鎖超市。本次針對超市工作人員的調查問卷共發放23份,收回有效問卷20份,有效回收率為87%。針對消費者的調查問卷共發放51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有效回收率為78%。
我國的生鮮食品經過多年發展,逐漸確立了主力商品地位,超市經營者逐漸認識到其有助于形成經營特色,且能增加銷售額。各地競相開辟 “冷柜式菜場”或生鮮食品區,大型城市的這種趨勢日漸明顯,果蔬食品的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
市場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調查對象中70%選擇在大型超市購買生鮮果蔬,而消費者最重視的三個因素為新鮮、環境、便捷,而這也恰好是超市的特點,因此選取超市作為果蔬冷鏈發展的調查對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96年由沃爾瑪、家樂福、萬客隆等歐美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在中國首開超市經營生鮮果蔬的先河,超市果蔬食品的發展也隨即邁開步伐,并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果蔬發展的背后隱藏著多種弊端,本文經過市場調查的結果統計分析,從8個方面分析超市果蔬冷鏈建設的現狀。
3.3.1 工作人員對于果蔬保鮮常識的了解程度較低。僅57%的人能夠準確回答蘋果和梨適宜貯藏的溫度,香蕉的適宜貯藏的溫度有14%的人表示不清楚,大白菜作為常見蔬菜,有14%的人不了解其貯藏方法。可見工作人員并沒有詳細了解果蔬的相關知識,或了解不夠透徹。
3.3.2 超市果蔬主要進貨渠道多樣化。在受調查對象中,以當地采購為主要進貨渠道的占71%,以自己的果蔬生產基地作為主要貨源的占29%,其中多數超市伴隨有外地采購、進口水果,以及私人承包自營的運作方式,進貨渠道的多樣化造成果蔬冷鏈管理更加繁雜,這給統一和發展形成很大的阻礙。
3.3.3 果蔬冷鏈物流技術落后、過程冷鏈供應不足。調查發現,果蔬在起始點的保鮮比較到位,基本采用溫控的方法控制果蔬的新鮮度,但由于絕大多數大型超市擁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和配送車輛,這無形中提高了果蔬成本。為節約成本,42%的受調查對象表示偏向于采用常溫車,對于易腐果蔬,僅29%則表示部分易腐果蔬采用冷藏車。
3.3.4 分散經營,冷鏈運作能力差。據調查,86%的工作人員表示非常關注果蔬貨物在集貨和運輸過程中的冷鏈物流品質,大家一致認為冷鏈物流的完善對于果蔬保鮮影響非常大,果蔬保鮮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但現實情況是,常識掌握程度淺,且果蔬保鮮未曾落實行動。
據調查,受調查對象中57%表示一直努力完善果蔬冷鏈,其余表示未曾計劃完善冷鏈物流,這會無形增加果蔬的成本,寧愿將果蔬腐壞的損失在采購價格中去彌補。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壓低采購價,最直接的是農戶的積極性受損。而分散經營的農戶處于被動狀態,無力改變這一現狀。因此,分散經營也是果蔬冷鏈發展的障礙。
3.3.5 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滯后。果蔬由于新鮮度要求高、需求量大的特性,其配送頻率高。據調查,72%的調查對象每天進行配送,這對于零售商而言,無形增加了運輸成本壓力,導致果蔬成本升高,難以讓利給顧客。沃爾瑪一直堅持讓利給顧客,因此致力于自己的配送網絡,從而能達到天天低價的目標,對于沒有如此巨大配送能力者,最好的選擇莫過于果蔬冷鏈物流外包。這就給第三方冷鏈物流的介入,提供巨大的商機。
但是根據調查結果,57%表示有過果蔬冷鏈外包計劃,不僅高效,還能節約運輸成本。但是47%表示未曾計劃過外包,原因為: (1)目前我國的物流服務市場沒有信譽好、實力雄厚且適合自己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 (2)冷鏈物流成本過高,自身難以承受。由此可見,我國的第三方冷鏈物流市場相對落后,同時存在很大發展空間,對于有實力的物流公司,可以把觸角延伸其中,這對于果蔬冷鏈的發展非常重要。

3.3.6 果蔬冷鏈行業發展需要統一標準。在受調查者中,57%表示在驗收果蔬時,出現過或多或少的果蔬的變質,43%表示在驗收貨物時,沒有明確的檢查標準。這就直接反應了,果蔬行業缺乏統一標準已經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3.3.7 冷鏈末端執行水平低。據調查,在接貨后,57%以冷庫保存,14%常溫保存,29%選擇全部上架,保證零庫存,對于零售商而言,庫存就是成本,而實現零庫存需要相當強的配送網絡。此外,對于果蔬的待售條件統計,只有29%的完全使用果蔬保險柜,57%的對部分易腐果蔬使用果蔬保鮮柜,其余部分為完全常溫保存,這樣的待售條件對于果蔬的損失是很大的。
3.3.8 消費者對冷鏈物流缺乏了解,果蔬保鮮常識匱乏。根據針對消費者的市場調查統計分析,在受調查者中,只有10%的人對冷鏈物流有非常鮮明的了解,此外40%只是有模糊的概念,30%的表示經常購買需冷藏的果蔬食品,40%的人偶爾買,但是卻只有40%的人非常關心果蔬冷鏈環節的品質。由此可見,我國的消費者對果蔬冷鏈缺乏足夠的關注度。
50%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擔心購買果蔬的新鮮度,但是對于果蔬的保鮮常識卻非常匱乏,10%的人表示非常關注食品安全問題,80%的人表示對于熱點問題有所耳聞,70%的人聽說過果蔬保鮮劑,其余表示未聽說過。60%在判斷常用果蔬保鮮劑時,將有毒物質選在其中,結合 (圖4)數據得知,我們消費者對于果蔬保鮮的常識非常匱乏。
冷鏈物流原本屬于充滿生機的行業,大有可為,但現實存在的問題卻讓人擔憂。食品安全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目前卻存在太多不到位之處,一串串果蔬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就是一個爆發點。因此,我要必須加以重視。
根據我國國情,結合調查結果分析,筆者得出以下幾點建議:
果蔬產品的高效流通、降低損耗依靠冷鏈物流技術及配套設施為其提供保障,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硬件設施落后,主要以大城市的生鮮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業、生鮮批發市場為節點。
對于完善果蔬冷鏈物流,提高質量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80%持贊成意見,其中60%認為有問題就要解決,發展總是好事情,20%表示果蔬新鮮很重要。而對于為了完善冷鏈而提高果蔬價格的問題,80%持不反對態度,其中40%表示食品安全第一,因此對于發展果蔬物流的意見,消費者態度積極。
4.1.1 加快自主研發。自主研發各種節能環保的新型冷鏈物流技術,引進技術并加以消化吸收,重點加強各種高性能設備的研發與推廣,例如:經濟型預冷設施、節能環保型冷鏈運輸裝備及銷售陳列柜。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將科技落實到實踐,同時,還要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來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
4.1.2 充分發揮公路的冷藏運輸潛力。公路的特點是機動、靈活,速度快,適宜短途運輸,其能高效地實現 “門到門”的運輸業務。
4.1.3 使用先進的冷藏運輸設備。要迅速擺脫冷鏈設備落后的現狀,提高我國冷鏈物流水平,必須大規模改造及更新現有的冷藏運輸設備。充分利用冷藏集裝箱,既能冷藏,又具備集裝箱優點的優勢,發揮其作用。
4.1.4 開展果蔬食品多式聯運。各種運輸方法均有自己的特性,因此揚長避短,采用多式聯運不僅能提高運輸速度,降低成本,且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流效率,促進其發展速度。
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提高果蔬流通效率要適應時代特征,進行信息化建設。歐美等發達對于先進事物具備很高的敏銳性,因此,捕捉到有效信息后,普遍重視信息技術在物流產業中的實際應用。
4.2.1 構建果蔬物流信息網絡體系,力求資源共享。目前,我國可以在現有的農村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構建針對果蔬市場的信息網絡平臺,通過對零散信息的搜集整理,對有效信息進行分享。并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構建跨區域的虛擬物流協作系統,實現信息的系統規劃。
對地區的農產品流通信息資源進行系統規劃,并科學收集和全面分享,通過電子商務方式,使全球各地有效信息實現隨時展現,如:果蔬需求量、地點、價格等,構建跨區域農產品虛擬物流協作體系。

4.2.2 運輸系統積極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運輸部門要充分利用運輸管理系統擁有的資源,對各種冷藏車的使用情況實現動態監控,例如:鐵路運輸系統,可以最大程度簡化冷藏運輸計劃的審批手續等環節,真正實現優先組織運輸冷藏貨物,實現冷藏食品運輸的 “綠色通道”建設。
由于冷鏈物流的專業化程度高、難度大 、基礎設施投入大、進入門檻高,以上幾點,導致一般的物流企業都很難加入。但是,無論站在市場需求、企業長期發展,還是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等角度看,未來冷鏈物流市場的競爭主體必然是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
在調查中也發現,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滯后,冷鏈物流供應不足,農戶分散經營,冷鏈運作能力差等問題,這都需要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介入才能解決。對于實力強的物流企業,將觸角延伸到第三方冷鏈物流市場,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機。
針對果蔬相關工作人員及消費者對于果蔬冷鏈常識的缺失,認識比較淺、比較薄的問題,可以對冷鏈物流的重要性和發展的必然趨勢,進行相關宣傳,讓他們有科學的認識。同時,讓他們意識到冷鏈管理的落后甚至缺失,將會帶來的危害。
4.5.1 制定規范冷鏈物流產業政策。國家有關部門需制定有利于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法規及制度,消除政策壁壘,滿足不斷發展的冷鏈物流的需求。
4.5.2 制定專業冷鏈物流人才培養政策。雖然許多高校中開設了物流相關專業,每年都有大批物流專業人才從高校中走出來,但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人才流失情況較為嚴重。我國專業人才的缺失已逐漸成為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國家相關部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采用多種渠道培養專業人才。
當今社會,標準化操作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前提。建立以 “HAC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 “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為基礎的果蔬冷鏈物流全程質量控制體系,推行安全認證及市場準入制度,這不僅是在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更是提高果蔬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
調查過程中發現零售環節接貨時,沒有嚴格的驗收標準,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可以制定一系列關于果蔬冷鏈物流各環節的處理技術標準、全程質量監控與安全認證、追溯制度以及市場準入制度等,在果蔬冷鏈各環節應執行統一的標準,形成詳盡、配套的標準化體系,并以法律法規形式予以強制執行。
筆者所做的上述研究,都是基于提高我國果蔬食品冷鏈物流的水平,保證食品安全,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利益為目的的。目前我國的食品冷鏈體系還不夠完善和成熟,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冷鏈物流市場前景廣闊,發展勢頭良好。我們只有客觀面對問題,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促進其健康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662-721.
[3]國家國內貿易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物流標準術語[Z].2004.
[4]高旭琳,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冷鏈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06(4):6-8.
[5]王強,等.國外冷鏈物流發展的主要做法與經驗[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7(2):15-18.
[6]Vander Vorst JGAJ.Product traceability in food-supply chains[J].A 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2006,34(11):33-37.
[7]Epperson/E,Estes EA.Fruit and vegetable supply—chain management,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cooperative 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s[J].Journal of Food Distribution,1999,28(30):38-43.
[8]劉宏偉.食品行業的冷鏈物流[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17):15.
[9]崔彬.優化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探討[J].現代商業,2004(7):15.
[10]孫紅菊.農產品冷鏈物流淺析[J].物流技術,2009(3):34-35.
[11]楊光華.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技術,2009(10):99-102.
[12]宋林波.金融危機下果蔬冷鏈物流戰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17):54-55.
[13]張誠,單圣滌.淺談物流安全管理[J].企業經濟,2006(13):67-69.
[14]蘇永龍,鐘磊剛.HACCP在物流作業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技術,2004(13):13-14.
[15]韓月明,趙林度.超市食品物流安全控制分析[J].物流技術,2005(43):56-58.
[16]宋漢利,于勇.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安全監控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07(55):78-80.
[1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Z].2010.
[18]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 (2010)[R].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131-144.
[19]李作戰.我國食品物流業發展的特征、瓶頸及其突破[J].中國釀造,2009(1):186-187.
[20]謝如鶴,唐秋生.國外食品冷藏供應鏈發展概況[J].物流技術,2002(6):139-141.
[21]杜衛東,魏啟文,高觀.我國蔬菜水果冷鏈物流發展戰略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08(2):15.
[22]趙英霞.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探討[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2):44-48.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and Fruit Cold-Chain Logistics in China——Illustrated by Region and Mediun Sized Supermarket in Changzhou
LIU Fei1,ZHOU Yun-xia2
(1.Guomao Reducer Group Co.,LTD,Changzhou 213164,China;2.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Commerce,Suzhou 215009,China)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quiremen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quality increasing rapidly.From analysis of China's vegetable and fruit cold-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ituation,point out the issues in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It has been far from meet the demand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To solve these issues,improve the level of fruit and vegetable food cold-chain logistics,to ensure food safety,protect consumers'interests better.In this paper,through research of market,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s and fruit cold-chain logistics.
cold chain;fruits and vegetables;development;solving measures
F252.14
A
1002-3100(2012)11-0065-06
2012-07-05
劉斐(1990-), 女, 江蘇金壇人, 國茂減速機集團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 周云霞(1973-), 女, 河南商丘人,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