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曲
文章實實在在是自己寫的
○人曲

《自由譚》、《時代講話》、《一朵朵玫瑰》、《談集郵》(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二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在邵洵美離世40年之后,他的子女以及研究邵洵美的學者共同搜尋得他的詩作百首、文章五百余篇。2008年,上海書店出版了《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一輯,有詩歌卷《花一般的罪惡》、小說卷《貴族區》、隨筆卷《不能說謊的職業》、回憶錄卷《儒林新史》和藝文閑話卷《一個人的談話》(詳見《博覽群書》2008年11期《那個時代傳來的聲音》)?,F在,《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二輯也出版了,它包括編輯隨筆卷《自由譚》、時評卷《時代講話》、譯述卷《一朵朵玫瑰》、郵話卷《談集郵》。
邵洵美21歲開始投入出版事業。從金屋書店到時代圖書公司、第一出版社,出版的刊物有《獅吼》月刊、《獅吼復活號》、《金屋月刊》、《時代畫報》、《時代漫畫》、《時代電影》、《文學時代》、《萬象》月刊、《十日談》旬刊、《人言周刊》、幽默雜志《論語》、中英雙語雜志《聲色畫報》,以及孤島上海時期的抗日雜志《自由譚》和其英文姐妹版《直言評論》(Candid Comment),還有勝利后的《見聞》時事周報等。他主編數份刊物,以編者的身份與作者讀者交往?!蹲杂勺T》就是他的編輯隨筆集。從《獅吼》月刊到《論語》半月刊,我們看到一個編輯的成長,看到他如何以春秋筆法寫《論語》。
讀者也可以從譯述卷《一朵朵玫瑰》中,看邵洵美如何熱情澎湃地譯詩,用功認真地譯文章,看他詩與譯的一生。晚年他譯英文詩,譯雪萊和拜倫的佳作,其文筆描畫的意境與神韻之美令人震顫。
邵洵美文學創作潛能似火、出版事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30年代,正是國難當頭。傾心于純藝術的邵洵美不可能置身度外,畢竟詩人不能只活在詩中。近百篇的時政評論集成時評卷《時代講話》,會令不了解邵洵美為人的讀者驚訝。由于用筆名發表,當年上海的文壇老將也有不知情的。他緊貼現實中發生的各種事件各項政令,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嚴格的新聞審查下,不懼傾吐自己的觀點。他不懈地分析國內外局勢,焦慮地提醒國人,呼吁抗日救國。其中有兩本《論語》小冊子:反對屈膝外交的《和議不屈》,以及用版本和隱晦的文字揭露當事人心態的《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蔣夫人西安回憶錄讀后感》。在《自由譚》中,他義正辭嚴地提醒在孤島一時茍安的上海人,不能忘卻遭日軍鐵蹄蹂躪的萬千同胞;他敏銳地揭露汪精衛賣國的陰謀;他明確地呼喚美國不能坐山觀虎斗,要防養虎傷身!
一卷郵話卷《談集郵》讓人又看到邵洵美多彩的筆。上海淪陷后,他不愿意在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玷污他的筆。大病初愈,從兒子的集郵本看出郵票和歷史、政治、科學藝術、印刷出版的關聯,他發現其中大有文章??吹竭@“小小方寸地,多少世人迷”,看到愛好集郵的大眾花許多時間和金錢,盲目積攢各國各式郵票,而終難有成,他忍不住撰文指出收集中國郵票大有可為,指導人們不用花大錢也可以獲得樂趣的集郵心得。他復習中國歷史,結合歷史的進展,用功地整理中國郵票的發行史。他閱讀國內外有關中國郵票的書刊,向集郵前輩討教,短時間內鉆進郵學。1943年,他在兩個月里寫出《中國郵票講話》六十講的專著。從前清第一張郵票一直講到戰前發行的郵票,講解一批批國郵從設計到發行的沿革,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和集郵界前輩的成就,介紹各種變體,籍以鼓動群眾專集中國郵票。他還向初集者介紹集郵的工具和注意事項,并熱心地指出當時集郵界的不良風氣。他還利用自己的書法特長、印刷經驗,幫助識別變體郵票,介紹給郵友,傳播郵識。中英文俱佳的他還翻譯外文資料,有裨郵學。文學家寫集郵文章,妙筆生花,提高郵趣,吸引許多讀者步入集郵行列。
當今60歲以下的人知道邵洵美的名字,大多數可能是從高中一年級語文課本上魯迅《拿來主義》的注釋里讀到:“這里是諷刺做了富翁家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保▽嶋H上并非如此,請閱盛佩玉著《盛氏家族:邵洵美與我》)。而讀者在報刊上讀到復旦大學賈植芳筆下的《提籃橋獄友邵洵美》時,看到的邵洵美則是另一種形象,一個頗為幽默的人。賈先生文章里的邵洵美,在獄中惡劣的環境里,餓得路也走不動了,居然還有雅興:在衛生紙上偷偷寫了首七言詩塞給賈先生,題目是《獄中遇甄兄有感》,其中“有緣幸識韓荊州”等句,以提醒賈先生與他是舊識。1952年翻譯家韓侍桁宴請小說《紅與黑》的譯者羅玉君時,他們兩人是作陪的數位文苑人士。所以,他借用了《紅樓夢》第一回的題目“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甄兄”實是喻“賈兄”。令讀者印象更深的是:邵洵美拖著病體,身心交瘁,卻還保持清醒的頭腦,鄭重拜托可能先他出獄的賈先生寫篇文章,為他向世人澄清兩件事:一是1933年英國作家蕭伯納訪華,世界筆會中國分會在宋慶齡家宴請的素宴,是他埋的單;二是“我的文章,是寫得不好,但實實在在是我自己寫的。魯迅先生在文章里說我是‘捐班’,是花錢雇人代寫的,這真是天大的誤會。我敬佩魯迅先生,但對他輕信流言,又感到遺憾!這點拜托你也代為說明一下才好”。
邵洵美近40篇詩論和許多書畫人物的評論等文章有待第三輯出版。當邵洵美的全部作品呈現給讀者,結合他的夫人盛佩玉的回憶《盛氏家族:邵洵美與我》和他的女兒邵綃紅所寫的《我的爸爸邵洵美》,讀者對這位20世紀30年代熱衷于推動新文學,推動漫畫發展,熱心介紹西方文化藝術的詩人,集作家、出版人、翻譯家、集郵家于一身的邵洵美,當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