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冬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環境監測站,江蘇 通州 226300)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而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生態示范區創建包括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創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設指標體系,生態市(縣、區)建設規劃是指導生態縣、生態市創建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的組織實施是創建成敗的關鍵,因此,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成為生態創建的必要環節,不僅是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的客觀需要,也是完善現有規劃制度,規范規劃程序,提高規劃科學性、有效性和規劃決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檢驗規劃實施效果,圍繞既定規劃方案開展實施進度調查,重點就規劃近期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調查,評估目標的實現程度,分析措施的執行效果,指出存在的問題,明確規劃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程度;開展規劃實施的影響評價,評估規劃實施帶來的正面和負面效果,特別是對社會經濟環境產生的作用、效益和長遠影響。
改進規劃促發展,通過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才能科學、準確地判斷規劃是否達到預期效果,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確規劃是否需要調整或者修編。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提出改進規劃編制和持續實施的相關建議和措施。以評估促改進,以評估促發展,推動規劃制度環境的良性發展。
(1)一致性原則。評估強調與《規劃》的一致性,緊密圍繞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進行評估。
(2)全面性原則。對規劃近期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評估。
(3)重點性原則。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點評估規劃目標的實現情況、重點工程的實施情況和成效分析。
(3)準確性原則。評估以事實為依據,客觀反映規劃實施情況,準確統計有關數據,科學分析評價成效。
“十一五”規劃使生態文明實現了從理念走向實踐創新[1],通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效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分析以生態市(縣、區)創建為載體,如何貫徹環保優先和節約優先方針,如何創新體制機制,如何破解日趨嚴重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協調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闡明生態創建對保障、促進、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積極影響,突出生態創建不斷深化發展認識、提升執政水平、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
總結生態市(縣、區)建設的組織籌劃、部署啟動和全面實施情況;回顧規劃編制、評審、頒布實施情況,概述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戰略定位、規劃目標和主要內容;介紹規劃部署、組織推進、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傳等創建措施,充分反映整個創建過程。重點突出生態創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組織保障、資金保障、技術保障和社會保障。
根據生態市(縣、區)建設規劃主要內容,通過現場調研、資料審閱、公眾調查等方式,從規劃總體目標實現情況(包括建設指標體系)、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情況、生態產業體系建設、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體系建設、生態人居體系建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能力保障體系建設[2]等方面逐一進行分析評估,詳細評述目標實現情況,重點任務落實情況,重點項目建設情況,資金投入及實施成效,并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明確規劃目標實現率、項目執行率及實施效果,形成評估結論。
分析指出規劃實施過程中有關規劃實施進程,規劃實施主體履職及規劃編制等方面出現的重大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新時期新要求,提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的持續實施和中遠期目標的實現。
列表說明規劃近期已建項目的項目名稱、建設位置、建設內容、資金投入和來源、建設周期、實施效果、承擔單位,并注明規劃項目、規劃外項目以及未執行項目(未執行項目要說明未實施原因)。論證規劃項目變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對項目變更前后的實施效益。梳理匯總規劃中遠期項目以及規劃外的待建項目,列出明細表,必要的話可進一步提出項目實施計劃表,以提高規劃項目的執行率。
生態市(縣、區)建設規劃實施評估技術路線見圖1。

圖1 評估技術路線
從目標值、工作量和資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評估建設指標,對各項規劃任務、重點項目與建設實施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約束性項目執行率≥85%,參考性指標項目執行率≥80%,屬規劃實施良好;70%≤約束性指標項目執行率<85%,65%≤參考性指標項目執行率<80%,屬規劃實施一般,要求說明規劃項目未實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規劃實施項目及措施;約束性和參考性指標項目執行率分別<70%和<65%的,屬規劃實施較差,要求對原規劃進行修編,并提出規劃修編具體建議。
規范編制《生態市(縣、區)建設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報告》是客觀反映生態示范區創建績效的重要環節,建議由具有規劃編制資質的單位來承擔評估報告的編制。評估報告必須逐一闡述現行規劃的主要內容,總結現狀各項內容的執行情況,梳理規劃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偏差,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以及對規劃實施效果的影響,并進一步提出下一階段規劃實施意見或規劃修改建議。
專門組織專家對評估報告進行評審,結合生態市(縣、區)建設省級技術評估,由省評估組專家進行評估報告評審,根據評審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評估報告,指導規劃的持續實施和中遠期規劃目標的實現。
[1]文 雯.五年看轉變謀劃新發展系列報道之二 生態文明:從理念走向實踐創新[EB/OL].[2011-12-01].http://www.mep.gov.cn/.
[2]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印發《生態縣、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大綱(試行)》及實施意見的通知(環辦[2004]109號)[R].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