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張變英 ,武 霞 ,上官明軍 ,張元慶 ,張紅崗 ,樊愛芳 ,趙獻國
(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2.左權縣畜牧局,山西左權 032600)
微生態制劑也叫活菌制劑、益生菌劑或益生素[1],是指運用微生態學原理研制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活菌制劑。這些有益菌群對動物腸道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量試驗表明,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可以提高和維持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通過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來調整維持胃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達到預防疾病和促進生長的目的。微生態制劑是一類新型替代抗生素的綠色環保添加劑,無毒副作用、無耐藥性、無藥物殘留[2]。1965年Lill等[3]最早將微生態制劑描述為微生物產生的促生長物質;1989年Fuller[4]把微生態制劑定義為一種能夠促進腸道內微生物平衡,對宿主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添加劑。
我國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5]。何明清等[6]闡述了不產生腸毒素、但產生大腸毒素的埃希氏菌株是有益微生物。目前,微生態制劑已被應用于農業、飼料、醫藥保健和食品等各個領域,其中,飼料工業中廣泛應用的有益微生物有乳酸菌、芽孢桿菌[7]、雙歧桿菌和酵母菌等[8]。
本研究選擇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啤酒酵母、嗜熱鏈球菌等國家允許使用的微生物菌種研制成復合益生素,給蛋雞飼喂添加不同水平復合益生素的玉米-豆粕日糧,研究其對蛋雞生產性能、腸道菌群變化等的影響,旨在為生產飼料中合理添加復合益生素提供參考和依據。
本試驗在左權縣某蛋雞場進行,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將900只海蘭褐蛋雞隨機分成3個處理組,即對照組、試驗1組和試驗2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100只雞。在日糧中分別添加0,3%,5%的復合益生素,使3組日糧營養水平一致。試驗蛋雞用3層籠飼養,每籠4只。試驗時間為2011年6月11日至7月23日,其中,預試期1周,正試期5周。
復合益生素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安全飼料關鍵控制點技術研究”課題組研制,主要含有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啤酒酵母菌等菌種。第1步,液體培養基擴大培養,按照不同的培養條件培養24~48 h,當活菌數達到109cfu/mL以上為標準,停止培養。第2步,以無菌麩皮為載體,將含有活菌的液體培養基與麩皮均勻攪拌,活菌數達到107~108cfu/g以上為標準,65℃烘干,快速裝袋,封口,低溫干燥保存,3個月有效,活菌數檢測為107~108cfu/g,符合標準。
試驗蛋雞采用3層階梯式籠養飼養方式,專人飼養,自由采食和飲水,環境控制及免疫按蛋雞常規飼養管理進行。
依據NRC蛋雞飼養標準,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使各組的日糧營養水平基本一致(表 1)。
1.5.1 生產性能指標 (1)產蛋率:以天為單位記錄每個重復的產蛋數、產蛋率,按每組試驗雞只數進行計算;(2)平均蛋質量:每天定時稱蛋質量并記錄,計算每組的平均蛋質量和總蛋質量;(3)料蛋比:記錄各組每天的耗料量,根據總蛋質量和耗料量計算料蛋比;(4)破(軟)蛋率:記錄每個重復的破(軟)蛋數,計算出破(軟)蛋率。

表1 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
1.5.2 雞糞中乳酸菌及大腸桿菌數量 在試驗結束的當天取各重復小組的新鮮雞糞30 g裝入50 mL離心管中,分別進行乳酸菌和大腸桿菌培養,細菌數量采用平板菌落計數法進行統計,結果用每克腸道內容物中細菌個數的對數(lgcfu/g)來表示。
以重復為單位,試驗數據采用SAS軟件中GLM中的t檢驗進行多重比較。
由表2可知,添加3%,5%益生素的試驗組均比對照組效果好,2個試驗組的產蛋率和平均蛋質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顯著。試驗1組和試驗2組與對照組相比,平均蛋質量分別提高0.53,0.91 g,差異顯著(P<0.05);產蛋率分別提高1.72%和1.89%,差異顯著(P<0.05);破(軟)蛋率和料蛋比雖然差異不顯著(P>0.05),但破(軟)蛋率分別降低13.79%和17.24%,料蛋比分別降低0.03和0.05。由此可見,益生素對蛋雞的產蛋性能有顯著提高。

表2 試驗蛋雞各處理組生產性能分析
各處理組蛋雞腸道菌群分析列于表3。
由表3可知,經統計分析,各處理組蛋雞的腸道菌群無明顯差異(P>0.05),但試驗1組和試驗2組均比對照組效果好,乳酸菌濃度分別提高了6.26%和6.52%,大腸桿菌濃度分別降低了4.79%和6.18%。

表3 試驗蛋雞各處理組腸道菌群分離結果 lgcfu/g
由本試驗結果可知,在蛋雞基礎日糧中添加復合益生素,可以降低料蛋比和破(軟)蛋率,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和平均蛋質量,增加腸道乳酸菌數量和減少大腸桿菌數量。復合益生素具有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提高動物消化率和飼料轉化率,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繁殖定居的優點,長期使用可替代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改善畜產品品質,提高動物生產性能。
地衣芽孢桿菌能促使蛋雞機體產生抗菌活性物質,并具有獨特的生物奪氧作用機制,可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和殺滅致病菌;具有較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可促進飼料中營養素降解,使動物對飼料的吸收利用更加充分。枯草芽孢桿菌能促進有益厭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的生長,預防腹瀉、下痢等腸胃道疾病;能降解植物性飼料中復雜的有機物,從而促進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防止動物消化不良、出現“飼料便”等狀況;還能除臭驅蠅,減少污染,控制細菌性疾病,減少糞便中氮、磷、鈣的排泄量,減少糞便臭味及有害氣體排放,表現為動物糞便臭味逐步減輕,減少飼料蛋白質分解為氨氣而浪費掉,從而減少環境污染;還可改善蛋殼的質量和顏色,蛋清厚稠,蛋黃鮮紅。啤酒酵母菌可改善胃腸道的菌群比例,促進有益菌的生長繁殖,排斥病原菌在腸黏膜表面的吸附定植,防止毒素和廢物的吸收。酵母細胞壁富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可直接作為營養,提供給動物多種營養成分,且富含甘露寡糖。
因此,增加胃腸對鐵、鋅、鎂、鈣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飼料利用率,可以增加動物的免疫力,提高動物血液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復合益生素是生物活性制劑,它能有效補充畜禽消化道內的有益微生物。復合益生素隨飼料和飲水進入蛋雞腸道后,大量生長繁殖,形成優勢菌群,與有害菌爭奪氧、附著點和營養元素,競爭性地排斥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侵襲,從而保持消化道內菌群平衡。益生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次生產物和活性物質,如蛋白質、各類酶,并且合成B族維生素、氨基酸以及未知促生長因子等營養物質,從而加強動物體的營養代謝,改善日糧適口性,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動物生長,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達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進生長的雙重作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凈化畜舍空氣,降低動物發病率。這與李萬軍[9]、張宜輝等[10]的一些試驗結論相似。Lange[11]認為,有益菌還參與膽汁的代謝、膽固醇代謝及激素的轉化過程,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和乳酸為消化道提供了酸性環境,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在蛋雞日糧中添加復合益生素,可以顯著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改善腸道菌群,而且可以作為抗生素替代品,減少藥物殘留,提高畜禽產品品質,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種種副作用。
動物微生態制劑是通過調劑動物自身的微生物平衡而起作用,可以給機體增加營養成分,提高機體對飼料消化和利用的能力,而且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力和抗各種應激的能力,提高動物生產性能[12],從而使經濟效益提高,可為人類提供綠色畜產品。這符合人們回歸大自然、崇尚綠色食品的要求,因此,飼用微生物添加劑的研究與開發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必將在動物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8]。
[1]李瑞珍,高沂,宋獻藝,等.后抗生素時代生物飼料添加劑研發狀況與對策[J].山西農業科學,2011,39(2):170-173.
[2]楊合法,李季,范聚芳.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棉花生長及抗病性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6(6):49-52.
[3] Lilly D M,Stillwell R H.Probiotics:growth promoting factors produced byMicroorganisms[J].Science,1965,147:747-748.
[4] Fuller R.Probiotics in man and animals[J].Appl Bacteriol,1989,66:365-378.
[5]郭興華.益生菌基礎與應用 [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何明清,劉克琳,胡惠民,等.仔豬黃痢及其生物制劑預防法研究[J].四川農業科技,1980(5):26-28.
[7]謝鳳行,趙玉潔.幾種微生態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的研究進展和展望[J].天津農業科學,2006,12(4):18-21.
[8]李東野,吳凌.反芻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1,23(1):40-44.
[9]李萬軍.微生態制劑對蛋雞產蛋后期生產性能及糞中氨氣產生量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1,33(7):59-60.
[10]張宜輝,張艷云,張軍.不同微生態制劑對產蛋雞生產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0(3):34-37.
[11]Lange L D E.Do probiotic work for poultry[J].World Poultry,2007,23(4):12-14.
[12]張麗芳,王占武,田洪濤,等.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研究現狀及其應用前景[J].河北農業科學,2005,9(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