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英
(本溪日報社,遼寧 本溪 117000)
作為周末副刊類報紙,情感版占據著很重要的版面資源,也承擔著一個地區各個階層百姓婚姻家庭生活問題的正確指導和引領作用。在隱私類的題材已經鋪天蓋地的今天,怎樣尋求情感版面的突破?要做好情感版,編輯需要哪些素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以《本溪日報·洞天》星期刊為例,它作為《本溪日報》的延伸讀物,深受讀者的喜愛和關注,辦刊20年來,情感版一直是《洞天》周報的主打版面。由于情感版涉及的都是人們的情感隱私問題,比如婚姻、家庭、愛情中的背叛與不忠,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情感版也是一種隱性采訪,編輯常常需要約見當事人,找一個安靜的茶館或咖啡廳坐下來仔細傾聽,作為一名情感版的編輯、記者,要不斷同各個階層的人打交道,建立互動關系。要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版面上真正起到一個主持人的作用,要以編輯獨特的風格、特色表現出受人歡迎、受人信賴的特質,通過版面、文字塑造,表現出人格魅力。并且,在文字里、版面上的形象要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可信度與親和力,只有這樣,才能勾起有心事的人打開心扉的念頭和欲望。
因此長期以來,《洞天》星期刊成了人們休閑時光里最好的閱讀陪伴者,編輯也力求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每期提出一個當下人們關注的情感話題,設立“本期主題”,圍繞著主題約稿組稿,集中反映一個熱點問題,做深做透。選一篇傾訴的大稿件,點明主題思想,然后再選兩三篇小稿件來搭,來進一步闡明主題。
另外,非常注重故事的敘事技巧和寫作方式,形成持久而穩定的品牌吸引力和影響力。
情感版的主打欄目是“講述”,其次是“專家支招、兩性兵法、圍城內外、女人心事”等輔助欄目,而“情感星巴克”是《洞天》情感版的一個大的亮點專欄,它是一個提升主題內容的隨筆欄目,既感性又理性,不啻為一劑心靈雞湯,它完成的是情緒的疏導與心理的咨詢。
這樣的有機組合滿足了讀者多重的審美需求,為讀者提供了一次完整的閱讀之旅。而且,即便僅僅從版面版式的視覺效果來分析,也多了一種塊狀分割、疏密有致的美感。很多女性把它當作心靈的安撫使,剪下來,在情感迷惘的時候,拿出來讀,起到一穩定情緒的作用。
這是從受眾的閱讀心理期待、輿論導向來看的。
社會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說過,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偷窺他人的欲望,這個欲望顯然是不道德的,必須加以抑制。而媒介的種種隱性采訪,往往把種種社會罪惡的“原生態”呈現在讀者面前,如果不在呈現的同時注意引導與提升,這本身就恰恰迎合了人們的這種偷窺欲望,并滋長了人們偷窺他人的心理期待。
一個版面,如果你僅僅滿足了人們的“窺私”心理,讓讀者知道:哦,這世間還有這樣的事情存在,而且情感傾訴類都是有問題的灰色的情感故事,你僅僅讓人們知道這些東西存在著,又有多少意義呢?不注意引導,是否在反面暗示人們這些情感問題已經成為主流?成為當今情感生活的時尚?非但沒有意義,還有反面作用。
所以,筆者把故事之外的小言論“情感星巴克”看得格外重要。讓讀者不止于看故事,還要引人思考,給予啟發。它屬于旁白,它作為一種及時評論,言簡意賅,它是故事的余音,也是提出問題之后解決問題的部分,它完成的是情緒的疏導與心理的咨詢,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審讀故事的視角和思維方式。
因此,《洞天》情感版也就被賦予了傾訴與傾聽的互動,宣泄與釋疑的呼應,經驗和借鑒的交接等多重功能。
當然,《洞天》情感版獨特的版式設計,也會給讀者一種單純的閱讀的快感。

情感版編輯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著心理醫生和情感專家的角色。情感傾訴類文章成為一股熱潮,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媒體觀念定位的“平民化”趨勢——將新聞價值定位于普通百姓的需求上,以“平民視角”、“親民形象”、“朋友身份”來關注百姓的關注。
“平民視角”一直是筆者做情感版面的觀念定位。而版面編輯作為傳播過程中最靈活的環節,始終都在以“朋友”的平等關系與受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就使得版面具有了天然的貼近性的傳播特性,字里行間真誠、平等、本色、率性而不失理性的表達,可以獲得受眾心理上對其“朋友身份”的認同,引發受眾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愿望,從而為報紙的情感版面樹立起真正的“親民形象”,使該版面的公信力、可信度得以提升。
例如,一個中年女人,忽然有一天,抱著一個鞋盒子來找筆者,她說,這個盒子里面藏著她男人寫給另一個女人的情書。她對我說,我就信你,我要你告訴我,這是不是真的?我看看情書,之后對她說,這個情書是從言情小說上抄來的,你不用信。她突然拉住我的手,激動地哭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版面編輯“朋友”角色的定位,不是酒肉朋友、私人朋友,而應是摯友、君子之交、知心姐姐那種。用百姓語態,說百姓之事,解百姓之憂,同時又能給予受眾以正確的引導,才能被受眾當成“知心朋友”。
事實上,對讀者來說,“知心人”說“貼心話”,正是報紙版面編輯由“師”到“友”的角色轉換,他既是傳達、解釋、評議故事事實的傳播者,又以真實可信的個人形象達到了信息共享的朋友般的印象管理。版面編輯的這種角色轉換具有特殊的親和力。這樣,情感版面所承載的責任就不僅僅是閱讀休閑那樣簡單,它的功能實現了副刊范疇的軟性題材的強效傳播,充分發揮了它特有的傳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