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娜
(垣曲縣廣播電視臺,山西 垣曲 043700)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采用同期聲,不僅對于節目主題的烘托、現場氣氛的渲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展示鮮明的人物性格,使觀眾產生強烈的現場參與感,從而實現最終的電視節目說服力。合理應用電視新聞同期聲,會讓新聞熠熠生輝。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同期聲在電視新聞中的運用。
電視同期聲的恰當運用,可以使電視新聞主題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詳實,讓新聞變得更好看,更加吸引觀眾。電視同期聲是在拍攝畫面時,同時記錄與整條新聞有關的人或環境的聲音,它生動直觀,具有真實性,可以使被采訪者直接面向觀眾陳述他的觀點和感受,讓觀眾能切實感受到當時的情形,使整個新聞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另外,同期聲的采用還可以大大增強節目報道的真實性。與其他媒體相比較,電視的優越性就在于它“聲畫兼備”,更能貼近現實社會生活。
首先,同期聲與電視畫面的呈現、主持人的解說詞、電視情感基調等形成協同效應,二者要相互襯托、相互配合,互相補充信息。簡單來說,即是要讓同期聲為新聞節目的信息傳播服務,成為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同期聲的表現內容和表現效果一方面在于記者所錄制的同期聲包含的價值量和信息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在于電視節目編輯人員的剪輯和播放。因此,在采錄同期聲時,既要讓記者盡可能地引導被采訪者把問題談得更透徹、更深刻,同時也要提高編輯人員對于同期聲的重視,提升節目編輯技巧和編輯水平。同期聲的成功運用必須準確、形象、生動。群眾的原生態語言真切感人,比起單純的新聞信息播報,更富有表現力,這需要記者明確節目報道目的和宗旨,深入新聞事件現場錄制信息,以真實的聲音和畫面還原事件內容。成功的同期聲的運用必須具有典型性和權威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被采訪對象,所訪談的內容具有普遍性,陳述的主張或觀點,能夠令觀眾信服。這樣的同期聲的制作,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
新聞制作中同期聲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盲目地使用同期聲。同期聲的使用要緊扣節目主題和情感風格,合理的采訪和編輯。同期聲的使用也不能過于泛濫,但也不能太過簡單。
記者提出的問題太過籠統。在采訪中記者自己不停地陳述事實,使被采訪者失去了發揮的空間。例如:就正在舉辦的活動進行采訪,很多記者都會問活動開展的目的和意義,顯得蒼白乏力。再如采訪一件事的過程,讓采訪對象一個人說,顯得拖沓 嗦,可以改成幾個人從不同的側面描述,大家表達清楚一個意思,就比較“活”了,好看了。記者提出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提出的越具體越好,不能問“你有什么感想?”、“你覺得這次活動辦得怎么樣?”這樣的話被采訪者回答也不會那么具體。
被采訪者要與記者同時出現。有些記者在采訪時,只出現被訪者,沒有記者,使采訪的同期聲不僅缺乏雙向交流感,脫離了新聞本身,而且容易造成存在虛假新聞的嫌疑,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多安置一個機位,做反打鏡頭,在后期制作時要給兩者一問一答的銜接中留出幾秒的空間,有張有弛,平滑的進行對接和過渡。
記者采訪時衣服要適合。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應該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來確定自己的著裝,不應該身著不合適的衣服。記者在出鏡做同期聲時,新聞記者的形象通過電視熒屏呈現在觀眾面前時,所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個人的形象,他們所代表的是所在電視臺的形象,是媒體的形象,在著裝上一定要大方得體,當記者面對普通大眾時,穿著樸素、簡潔的裝束,成為大眾的一員,使采訪者敞開心扉,才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素材。
同期聲運用要簡潔明了。如果新聞中同期聲長篇大論、缺乏重點,觀眾會不知所云,并感到厭煩。比如:以“產業集聚區蓬勃發展為題”的新聞。如果記者不事先策劃,凡有關的領導都讓他說上幾句,結果錄下了一大堆內容大同小異的聲音,不僅沒有將片子做“活”,反而顯得重復多余。因此,使用同期聲必須簡練,要緊緊圍繞節目主題之所需進行取舍,以期收到最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要注意保留場景背景音。恰當的背景音能深化主題,突出宣傳效果,再加上畫面、解說、字幕等要素相互融合,更能體現出電視聲畫并茂的優勢。然而有些電視新聞報道文藝節目時沒有了音樂聲,只有單一的畫面,就好像車間里沒有了機器的轟鳴聲,領導的走訪鴉雀無聲。這樣新聞節目現場氣氛就大打折扣,電視新聞的聲畫就無從談起。
避免采訪對象刻板答疑。采訪同期聲盡量避免出現采訪對象“背書”、“念書”。有時采訪對象為了讓自己的采訪更為出色,會事先準備好材料,或邊看邊說,或把內容背出來。這樣的同期聲不僅讓觀眾聽著別扭,看著采訪對面的表情也會很不舒服。
注意同期聲的信息量。電視同期聲畫面構圖必須符合觀眾的欣賞習慣,現場采訪不可自始至終用固定的特寫鏡頭,應將特寫不時拉開一點,讓記者與被采訪者和現場環境者進入電視畫面,使新聞更具真實感和現場感。與此同時又不像發表電視講話,觀眾在收看時視覺范圍會更加拓展,從而達到電視同期聲報道的最佳效果。

畫面后期編輯要用好同期聲。在較長的同期聲講話段落或接點處,插入與講話內容相關的圖像,圖片或資料鏡頭,以豐富講話內容,拓展信息量,將同期聲作畫外音處理。同期聲作主題地位,畫面起補充說明,使觀眾通過視聽,更加確切地理解內容,加深印象,彌補同期聲時間太長顯得單調的缺陷,吸引觀眾。
綜上所述,合理恰當的運用電視同期聲,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觀點,突出新聞作品的主題,有利于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滿足觀眾的視聽感受。在具體運用中,一定要切合實際,從體現整條新聞價值出發,靈活運用,不斷提高電視的創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