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罘島看漁舟唱晚
為了充分領略膠東半島海岸線的美麗,我和朋友選擇了騎單車旅行。第一站,我們選擇了芝罘島。芝罘島是一座陸連島,形狀如一棵靈芝長在大海中。當年,秦始皇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靈藥,曾三次登臨此地。
在進入芝罘島的丁字路口,豎立著紀念秦始皇東巡的巨型雕塑:嬴政挺著個大肚子在擺造型,沒有唯我獨尊的霸氣,卻有“芝罘歡迎您”的可親。
“走,帶你去騎最野的海岸。”五年前,朋友曾經到此游玩,芝罘海岸的野性讓他懷念至今。沖上一個山坡,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變成了幾道碎石鋪就的蜿蜒小路。小路在灌木叢生的山丘上就像一張滄桑老者的臉,“這樣的芝罘才符合我的記憶。”
我沿著朋友的車輪軌跡下到海邊,這是個峭壁呵護下的寧靜海灣。清晨,碎石鋪就的沙灘上還保留著昨晚漲潮的記憶,沒來得及消散的薄霧讓海面看起來十分迷離。遠處,漁船的風帆被朝霞鍍成了金黃色,手持精良裝備的海釣客,正在找尋最有利的地形。海面上,優雅的海鳥用喙感知海風的方向和強度后,振翅翱翔。
我們從峭壁上爬上斷巖,東看,銀白色的太陽在表演“猶抱琵琶半遮面”;西望,海水正和斷巖重復著千年不變的擊掌之盟。
芝罘島西岸有一處恬靜漁村。此時,漁民都出海打漁了,丟下這寂靜的村莊獨自曬太陽。村子的路面上曬滿了貝殼、海螺和漁網。我們的貿然闖入,讓那些曬太陽的大黃狗異常興奮,它們開始對我們狂吠。想必這村落很久沒來過生人了,它們看家的本領已日漸生疏,吠了兩聲就上氣不接下氣,轉而向我們搖頭擺尾。
這里已是芝罘島的最西邊,我們坐在海邊吹著海風,看著海上忙碌的漁船,別有一番情趣!
在城市與山野間穿行
第二天清晨五點半,我和朋友告別芝罘島,前往威海。長街,未滅的路燈,未亮的天際,離別的情懷。朋友閉眼做深呼吸,他在享受這座海濱小島清晨的寧靜。天上星光閃爍,海上漁火跳動。打開自行車的車尾燈,我們如同兩只螢火蟲一樣,在小島的空巷里飛舞……
沿著海濱大道,一路爬坡,到達養馬島后,海濱大道消失,東方開始泛白。深呼吸,已聞到了咸濕的海風,但迎面卻出現一道八公里長的上坡,我們有些抓狂。八公里的上坡耗費了我們半小時,在爬上坡的一剎那間,我們遺憾地發現已與美麗的日出擦肩而過。
我們沒有看到海上日出,卻收獲了別樣風景,十幾臺風力發電機沿著海岸線一字排開,如同等待檢閱的士兵。我們從山崗上沖下,雙手脫把,很山寨地對它們揮手喊: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
把車靠在風機下,沖鋒衣蓋住草地上的露水,擺上牛奶、餅干、水果,以海景作調料,我們開始吃早餐。
雖然一路沿海岸騎行,但公路卻高低不平。我們時而風馳電掣,時而龜速緩行,心情也隨坡起伏。
在威海,我們采購了些補給,決定前往青島。在威海城區外的陡峭山坡上,我們一路蹬車而上,后面的大巴傳來了喇叭聲,車里傳來乘客為我們鼓勵的掌聲,還有人舉起了相機……我本想讓他們的掌聲來得更猛烈些,但這坡實在太陡,只能下車推行了。到達坡頂后,我們累得把自行車撂在路邊,躺在松樹下,一邊看海景一邊吃水果。我無奈地對朋友說:“看樣子,今天到不了青島了。”他卻沒心沒肺地說:“此處樂,吾不思蜀!”的確,對旅行者來說,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一路甘苦一路歌
到達青島已是夜里,我們累得趕緊入店休息。半夢半醒間,我聽到了窗外的雨聲。我的腦海里有兩個聲音在對話,一個說:太好了,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起早趕路了;另一個聲音卻說:這下壞了,行程無法完成了……
“天晴了,起床!”我在朋友抑制不住的興奮中醒來。為了讓旅行更像流浪,我們決定不再給自己定目標。這一天,是幾天行程中最瘋狂的。說瘋狂,是因為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漫長坡路。以至于行至下午,我們看到遠遠一處上坡路壓來時,銳氣就被嚇跑了七分:山來如病到。
行至晚上七點,我們一看里程表,當天騎了195公里,再看前面的路況,實在是讓人崩潰,于是把單車折疊起來,擺出美國公路電影中流浪漢常用的搭便車造型想要搭車。結果幾十輛車過去了,也沒人理我們。看來,那個只搭便車就可以環游世界的年代已遠去。
正當我們快要放棄時,一輛公交車在我們面前停下,那是開往青島郊縣的末班車。我們如難民一樣跳上公交車后,一邊跟司機握手,一邊跟售票員說感謝,弄得司機和售票員大眼瞪小眼。
司機說:“開這么多年車,從來沒人對我們這么客氣!”
售票員調侃道:“要不咱把他們的車票免了?”
我和朋友相視而笑,車廂里一下溫暖了起來。
這次我們一共騎行了近500公里,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我們不僅領略到了沿途的風景,更經歷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