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難得準時地走進家門。還沒有坐穩,電話就響了起來,一看是朋友打來的,要我過去一起坐坐,吃個便飯。我不假思索地對朋友說,我外面有急事,過不去了,就掛了電話。坐在書房里寫作業的兒子聽到了我說的話,便跑過來對我說:“爸爸,您撒謊,您不就在家嗎?怎么說在外面?”我一時語塞。為了辯解,我就對兒子說:“爸爸不是為了能和你一起吃飯嗎?你怎么說我是在撒謊?”兒子沒有和我爭辯,回了書房。
其實,這是我給生活撒謊,此后的一件事情讓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讓我給生活的撒謊付出了代價。
周末的一天,兒子明明在家,我打電話他老不接,當我從外面心急火燎地趕過來時,兒子卻若無其事地在家里看電視。我問他為什么不接電話,他卻說:“我不是在忙嗎?您不是有時候也不接別人的電話嘛!”
以前,兒子從不撒謊,實話實說,大家都說他是誠實的孩子?,F在他撒謊是受了我的影響。
我撒謊是面對無奈的現實和一些不想參與的應酬,或許我的撒謊是善意的,是推脫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少給自己增添負擔,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晌业娜鲋e影響到了兒子,我感到很內疚,也很自責。于是我向兒子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兒子卻很有理地對我說:“爸爸,您可以不參加那些傷害您身體、讓您覺得沒有多大益處的活動,但您完全可以拒絕啊,沒有必要撒謊?!眱鹤拥脑捄苡械览?,但有時候面對現實,我卻真的不知如何應付。
我向兒子道歉后,得到了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同樣還在“察其言,觀其行”,我只要接聽電話,他的耳朵就會豎起來,聽聽我說的是不是實話。又是個準時下班的日子,我很高興地打開了網頁,想干些自己的事,兒子也很高興看到自己的爸爸和他在一起。這時我的手機驟然響起,我接通電話,朋友問我在哪里,我實話實說,我說我就在家陪兒子,晚上不能出去。朋友卻說:“不會吧,是不是又在外面瀟灑,忘記朋友了,還拿兒子當擋箭牌?”
兒子走過來給了我一個微笑和擁抱,并且跟我說:“生活不需要撒謊,請你不要給生活撒謊?!?/p>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