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華,張殷希,陳 宏
(無錫廣播電視集團 技術中心,江蘇 無錫 214061)
隨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隧道工程在現代城市交通道路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隧道中的廣播電視信號覆蓋,已列入隧道工程建設的配套設施之一,根據隧道長度、形狀等實際情況,可采用定向天線或者泄漏電纜的方式進行覆蓋。在隧道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廣播電視信號強度會隨著傳輸路徑的變化而變化;為了掌握信號變化情況,需要在隧道中進行實際收測,并通過對實測數據的處理,獲取覆蓋信號強度分布曲線,全面了解隧道中的廣播電視信號覆蓋質量[1-4]。
無錫在近幾年大力發展城市交通以配合其高速發展的經濟需要,快速內環線上的多條隧道建設有效改善了交通狀況,其中,惠山、青祁、金城、太湖大道等多條隧道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為了在隧道中實現調頻廣播、移動電視和CMMB的覆蓋,無錫廣電集團自2010年7月開始,對隧道覆蓋項目進行調研、論證,并制定了技術方案;隧道廣播電視覆蓋工程于2010年11月開始實施,至2011年4月基本完工。
新建的太湖大道隧道全長3800 m,FM,DTV和CMMB信號采用泄漏電纜方式進行覆蓋,其基本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隧道中信號覆蓋過程圖
太湖大道隧道中調頻廣播(FM)、移動電視和CMMB信號的覆蓋系統圖如圖2所示。
為掌握各條隧道中的廣播電視信號覆蓋質量,規劃并實施隧道中信號覆蓋場強的測試;針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并借助Matlab軟件[5]得到場強分布圖,以最直觀的方式分析各條隧道中信號覆蓋的實際情況。
無錫廣電技術中心早前自主研發的“場強覆蓋測試評估系統”軟件是通過GPS信息、實時移動收測覆蓋場強值,但由于隧道是相對封閉的環境,無法接收到GPS定位信息,因此需要對該軟件進行改進后使用。
在沒有GPS信息的情況下,盡量保持測試車輛的勻速前進,以方便定位在隧道中的測試位置,并按照一定間隔自動記錄測試頻點上的信號電平。在測試過程中,接收天線與PRK-4C場強儀連接,通過場強儀的通信端口讀取測試數據,并分別利用車載收音機、DTV手持終端以及CMMB手機終端收聽、收看實際的廣播電視效果。隧道中的測試系統如圖3所示。

圖2 太湖大道隧道FM,DTV和CMMB信號覆蓋系統圖

圖3 隧道中廣播電視信號測試系統圖
隧道中收測得到的測試數據采用TXT文檔保存,主要記錄測試點序號以及實測的信號電平值。為了統計測試數據,在Excel中制作《隧道覆蓋測試覆蓋率統計表》,分別設定調頻廣播、DTV移動電視以及CMMB的門限值,利用COUNTIF函數自動統計得到有效采樣點數以及接收合格點數,并分別得到覆蓋率情況。設計的統計表如圖4所示。

圖4 隧道中廣播電視測試數據覆蓋率統計圖
從圖4中可以看出,太湖大道北側隧道的調頻廣播覆蓋率不甚理想,與測試過程中的實際收聽效果一致,需要在后續尋找原因、確認問題后進一步提高覆蓋率、改善覆蓋效果。
《隧道覆蓋測試覆蓋率統計表》是掌握隧道中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的大致情況,而隧道中各個路段的具體覆蓋狀況需要利用Matlab軟件[5],繪制信號場強分布曲線圖來直觀地分析每一路段的信號分布情況。具體繪制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Matlab繪制隧道信號場強分布的流程圖
針對太湖大道北側隧道,調頻廣播FM 98.7 MHz、移動電視DTV以及CMMB的場強分布曲線圖分別如圖6、圖7和圖8所示,其中紅色表示節目正常接收需要的門限值;藍色表示測試信號的場強實際分布情況。



由場強分布圖可以了解到,移動電視以及CMMB信號在整個隧道中都能夠良好接收,而調頻廣播 FM 98.7 MHz在進入隧道1500 m~2500 m處,接收信號明顯較弱,節目收聽困難,為此可做針對性的問題排查與定位。
隧道中廣播電視信號的測試數據是隧道覆蓋工程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也為隧道中廣播電視覆蓋的日常維護提供方便。上述介紹的隧道覆蓋測試過程,從改良移動路測軟件到Excel設計覆蓋率統計,再到Matlab軟件繪制場強分布圖,較為全面地實現了對隧道中廣播電視信號分布情況的掌握。該方法也可用于未來的地鐵覆蓋工程中,筆者將結合實際的測試情況不斷完善測試方法,為做好廣播電視的深度覆蓋打下堅實的基礎。
[1]戴懿賀,夏秀靖,章麗君.隧道內數字電視信號覆蓋方式比較分析[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7,12(10):1693-1695.
[2]陸建華,陳宏,張殷希,等.無錫地面數字電視覆蓋測試與計算[J].電視技術,2009,33(3):9-11.
[3]陳文宜,彭永平,劉成.調頻廣播信號公路隧道補點覆蓋技術探討[J].世界廣播電視,2009(9):82-84.
[4]謝立進.利用公安模擬350M直放站技術平臺實現廣播隧道覆蓋[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4):115-117.
[5]孫祥,徐流美,吳清.MATLAB 7.0基礎教程[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