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張笑陽
這是三個我分別親身經歷、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小故事。
第一個是我親身經歷。廣州沙面,昔日租界,環境優雅。小公園里,我剛從一間公廁出來,暴雨突降,沒帶雨具的我只好退回到公廁門口屋檐下,惆悵地望著雨中寂寥的公園,希望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果然,來了,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外國姑娘。她撐著把傘走了過來,轉身進了女廁。僅過了七八秒鐘,她又走了出來,環顧了下周圍,此刻四下并無他人。她像我一樣默默踟躅著,凄清又惆悵。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嘆息一般的目光,然后向我說了兩句外語。我一個詞也沒聽懂,但我毫不遲疑地對她微笑了一下,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樣東西遞給了她 我知道,她一定需要這個。她開心地笑了,接過去說了句“thank you”,馬上跑進了廁所。聰明的您一定猜到我給她的是什么東西了,沒錯,紙巾。姑娘,盡管你像丁香一樣,但上中國的公廁,你怎么可以不隨身攜帶紙巾?太冒險了,看來還需接受國情教育。
第二個是我親耳所聞。培訓課上,來自臺灣的老師在講授執行力時,說了他在德國的一次親眼所見:黃昏的余暉下,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在美麗的河邊釣魚,其樂融融,完全是一幅資本主義的小資生活場景。忽然孩子興奮地大叫,原來父親釣起了一條魚。這時漂亮的媽媽說了句話:“魚看起來有點小,放回到河里去吧?!备赣H說且慢,然后從褲兜里掏出了一樣東西。當然不是手紙了,老師說,當他看到父親拿出的東西都暈死了,那是一卷皮尺。父親跪下認真地測量了一下魚的長度,然后說:“確實不夠標準。”于是,這條魚又回到了河里。
第三個是我親眼所“見”。我一直在閱讀一個自稱“草根”、熱愛生活、喜歡旅游的男人的博客。從博客上看到,“草根”終于不用到處旅行還考慮節省門票錢了,他去年舉家從河南移民到了加拿大,開始了移民生活。門票錢雖然省了,但他卻惹上了一場官司。一天,他去海邊挖貝殼,以享美味。挖了一堆后,他有點糊涂了,因為加拿大法律規定不同貝類許可挖掘帶走的尺寸是不同的。在他拿出隨身攜帶的印有漁業部規定的卡片仔細對照后還是拿不準。這時,“草根”看到一位漁業部的女警官正好駕車經過,趕忙上前把她攔下,請她鑒別哪些是可以帶走的。女警官在用尺子測量指出哪些是不能帶走的后,堅持認為向她詢問也應該是事前詢問,認定“草根”已經違法,他大呼冤枉也無濟于事。很快,他就收到了兩百多塊的罰單。雖說錢不多,但“草根”認為自己并未違法,決定不繳納罰款,上法庭申辯,由法官裁決。為了打贏這場官司,“草根”做了認真的準備,咨詢免費法律援助協會,并對警方提交給他的證據做了認真的研究。開庭的日子到了,盡管是個幾百塊的小案子,但女警官、女警官上級、檢察官、法官均悉數到場,正式極了。庭審開始,宣誓、陳訴、質詢……一樣不少,幾個回合結束,法官突然問了檢察官一個問題:“你們的證據是哪天提交給被告的?”檢察官回答幾月幾日。法官馬上指出:“那算上今天才7天。法律規定,提交證據后必須給對方7天以上的時間做準備?!背绦蜻`法,被告不需要繳納罰款,案件撤銷。檢察官蒙了,“草根”還沒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心準備就這樣戲劇性地打贏了這場官司。
三個小故事講完了,我不想再畫蛇添足,加一番點評感慨了。這個世界已經充斥了太多的信息,我們需要更多自我閱讀和思考的空間。什么?什么都沒看出來?不可能!那一定是您看我們雜志太少了,您一定得多看,誰看誰知道!好吧,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要出來賣廣告 正宗好雜志,正宗好文字,歡迎訂閱由雜志領導品牌“讀者”為您冠名的《讀者·原創版》中國好雜志,看原創長智力,非二手原創精神保健品為中國好雜志加油!明年中國好雜志所有訂閱者當中幸運女神最得意的十位讀者將踏上尋夢敦煌的夢想之旅。我將帶您游走“金城”蘭州,體驗黃河風情,品味牛肉面,做客雜志社;登臨“天下雄關”;拜訪敦煌莫高窟,置身鳴沙山、月牙泉,聽大漠駝鈴,賞飛天舞姿,詳情請看本期廣告。不看?我們就很難有動力為您繼續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