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柴嵐綺
看書怎么就成了點綴,成了秀,成了為微博而忙的事了?
京東商城這幾天又搞促銷——聽到 促銷 二字,我總有條件反射式的激動,購書欲望立馬又被勾起。但想到床頭柜上搖搖欲墜的那一摞翻都沒翻過、恨不能全新包郵轉的書,鼠標一遲疑,還是理智地沒有下單。
現在,書很多,看書卻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以前那種看到天昏地暗、廢寢忘食的暢快淋漓感很久沒能再體驗到了,一方面是覺得能咬牙一口氣看完的書不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有網絡,看書容易分神,老擔心因多看了兩頁書,便在分秒間錯過了世間大事。
有時生出惶恐之心,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地找出一本書,泡杯茶,擺出持久戰的姿態。可是往往還沒看上幾頁,忽而想到要給書拍張照片發條微博,再翻幾頁,又急忙摘錄其中一兩句打眼的清新話,生怕別人不知道我看書了——看書怎么就成了點綴,成了秀,成了為微博而忙的事了?
每到教師節,小孩想跟風給老師送花。我給女兒出主意,買花也要幾十塊錢,還是一次性的,不如買本書給老師看?女兒就帶了我特地買的書去學校了。上課前,同學們把表示尊師的康乃馨、玫瑰、百合通通碼在講桌上,堆得高高的。女兒把那本書也放在桌上。教思想品德的老師抽出書來,摘下眼鏡,貼近臉,上下看看,然后問誰放的。女兒舉手,老師開口就問:你家是開書店的? 想想都后怕,我給女兒挑的書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陪女兒上興趣班,興趣班外面都是帶著毛衣一針一針戳向前、跟時間賽跑的人。不過話題偶爾也涉及書。有一女家長力薦一本學習輔導書《舉一反三》。另一女家長如獲至寶,當即去買。但她走出十來步就把書名給忘了,在樓道那里伸出她那蓬蓬的鬈發頭再問,推薦的女家長熱情嘹亮地重復——舉一反三!恍惚間,我覺得聽到了陣陣回聲。
現在,最好的讀書時間一是開大會,一是停電。前者有充分利用了時間的竊喜,后者是一種沒有借口的死心塌地。
某天,經過一棟舊樓,底下墻面上畫了個白圈,里頭寫了個大大的 拆字。我有偷窺陽臺的癖好,當然舍不得不抬頭。二樓一戶人家,陽臺很小,窗戶上挖了洞,掛著窗式空調外機,晾衣繩上曬著四菜一湯花色的洗得發舊的床單。一個中年人坐在陽臺和門之間的凳子上,穿短褲汗衫拖鞋,正捧著一本厚厚的書——那一刻,那個看書的姿態散發著一種光芒,嘩 地點亮了整棟即將消失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