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琳

天氣越來越熱,嬰兒游泳館的生意也逐漸“熱”了起來。現代人的育兒理念與從前大不相同,凡是對孩子有益的,都會去嘗試,原則是:一定要為孩子創造最佳條件,絕不能讓其輸在起跑線上。
比如說嬰兒游泳,由于嬰兒在游泳過程中,可以通過溫水對嬰幼兒全身皮膚起到按摩作用,能增強其肺活量,對嬰兒的手腳協調能力和大腦發育都有幫助,所以只要寶寶不怕水,許多年輕的家長都會讓孩子進行這項有益的運動。
按理說家里買個充氣式游泳池也是完全可以的,但礙于接水、換水的“工程量”實在巨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嬰兒游泳館。那么嬰兒游泳館的各項條件是否能令人滿意呢?
在與周圍年輕的媽媽們聊天時了解到,嬰兒游泳館也分許多檔次,通常情況下游泳加洗澡,價格高的動輒上百元,價格低的只需一二十元。價格高的當然各項條件也相對好一些,但是中低價位的嬰兒游泳館就不能不讓人擔心了。
記者采訪了省城的幾家嬰兒游泳館發現,店家往往聲稱泳池有循環過濾系統,可以自動濾去水中的雜質,還可以殺菌消炎。但事實上,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多數店鋪1周才更換1次水,有多少寶寶在里面小便過不得而知,即使再是什么循環過濾也難以達到衛生要求;從業人員素質也整體不高,大多都是簡單培訓一下就上崗,對嬰兒護理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她們認為孩子游泳只要不溺水就完事大吉,至于其他就不大關心了,很少有店家進門主動給孩子測量體溫的;多數店鋪的消毒設施都比較簡單;游泳圈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劣質游泳圈使用時間長了容易漏氣,受力不均也容易傷到孩子的頸椎,所以商家再“粗心”也應該把游泳圈每次使用前的檢查工作做好;再就是水溫了,最適合嬰兒游泳的溫度大致是30度左右,許多嬰兒游泳館的店員都為了圖省事,用手試水溫,而不是溫度計,通常只是手試溫度容易產生麻木感,而水溫過高則容易燙傷嬌嫩的寶寶。
看來帶寶寶去游泳,想為寶寶創造好的生長條件,并不像爸爸媽媽們想像得那么簡單,上面提到的問題的確現實存在。而且據了解,目前嬰兒游泳館的準入門檻較低,沒有相應的行業標準,同時也存在監管缺位,基本處于“純自由”狀態。
嬰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因自身或外界的環境因素,可能在游泳過程中受到傷害,而家長和游泳館也尚未清醒地意識到這些風險的存在,準確地說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這是相當危險的。
我們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嬰兒游泳的市場準入機制、內部管理機制以及規范標準等。比如:對嬰兒游泳館的層高、總場地面積、桶均面積、采光、通風情況、水質、氣溫、水溫等設立最低標準;禁止將嬰兒游泳館設在暗房,必須能開窗通風;應當備有除空調外的應急取暖設備,設立紫外線燈管,對空氣進行消毒,并定期擦拭、更換燈管;撫觸臺應采用易于清潔的材料,再加鋪清潔毛巾,一人一巾;原則上應在游泳缸內鋪設塑料膜,一方面保持衛生,一方面避免發生下水口的意外;游泳缸出水口應采用按鍵式或加裝網罩,不應采用格柵式,避免嬰兒腳趾卡住等。此外,應該加強對從業人員進行嬰兒游泳相關知識的培訓,從業人員應持有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
只有真正給嬰兒游泳館畫上了硬性的“杠杠”,納入有關部門的監管范圍,才能讓寶寶游得更開心,家長更放心,才能有助于這個朝陽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