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興海
石油價格的跌宕起伏不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更對我國采油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了深刻影響。一個企業無力左右市場價格的起伏,但可以在內部管理上下功夫,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實施低成本發展戰略,提升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在成本管理向精細化、集約化管理轉變的過程中,成本管理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賦予了成本管理更深、更廣的內容,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采油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生產更多的油氣產品。為了實現企業管理目標,需要對影響采油企業成本管理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以便對癥下藥。
成本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經濟概念,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必然涉及到成本。在不同的環境下,成本具有不同的涵義,如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中對成本的概念各有表述,差異較大。在此提到的采油成本,是指為了完成采油工作而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支出,是廣義上的成本,包括了為開采石油所進行的一切投入。采油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當前面臨的環境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為實現油氣產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采油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生產出最多的油氣產品,帶來最大經濟效益。油氣產品價值不僅要補償投入的成本,還需要用于再生產或進行分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對影響采油成本管理的幾個基本問題進行研究,如管理對象、管理目標、管理體制、管理者、管理機制和管理信息等。
采油成本管理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源頭與動因,即成本在哪里發生和為什么發生,以及何種成本狀態,包括成本水平、成本構成和成本趨勢。采油成本的動因是生產過程,從采油成本的源頭開始,按不同階段可以劃分為發現成本、開發成本和生產成本,它們構成了原油產品的完全成本;從采油的工藝流程可將采油過程分為驅油、采油、集輸和輔助管理四個階段,其驅油成本、采油成本、油氣處理集輸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也構成了原油的完全成本。當然,每個階段都可以根據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等進一步細分,使成本投入情況更加明了。上述兩種劃分方法,都可以從生產的角度反映出成本投入概況,了解了生產的過程也就奠定了成本管理的基礎。
采油成本管理目標在采油企業管理目標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其它管理指標的落實需要成本支出,而成本水平是體現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標有兩個,首先是要實現成本補償功能,否則入不敷出,難以在較長時期內維持原油的持續生產;其次是實現企業的主要財務目標,即利潤目標,體現投資的價值所在。實現兩個目標的前提條件是一定規模的資金投入和一定質量的成本管理。所謂一定規模,指的是所投入的資金量,在保證生產持續進行的同時,不因成本過高而影響利潤目標的完成;另一方面,確保完成利潤目標的同時,不因投入不足影響產量,進而影響成本補償功能。目標是采油成本管理努力的方向。
管理者是成本管理的主體。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關于管理者的管理,通過管理人實現管理物。為實現采油功能,在采油企業內部設立了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自上而下分別是采油有限公司、廠、礦、隊、站等內部單位。這些單位的負責人,即廠長、礦長、隊長、站長因其擁有的權力,承擔的責任和可能的利益而作為管理者體系的責任管理者。責任管理者的權力與責任等職務因素,以及性格、思想、觀念、知識、智慧、道德、作風等個人因素,決定著成本管理目標、方式和結果,可以說,成本發生的源頭就在第一責任人大腦里,動因就是他們的決策。其決策幾乎涉及采油成本形成的全過程,決定著采油成本對企業總目標的貢獻和成本補償功能的實現狀況,決定著企業持續生產和持續經營的能力。責任管理者為使其決策更富有效率,通過設置一些職能機構來協助完成其決策。經營成敗往往取決于責任管理者的行為。俗語“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即體現了責任管理者的重要性。
責任管理者如何才能實現其管理職能?這需要管理體制賦予其一定的權力與相應的責任,需要有效的管理機制來調動其積極性。管理體制明確了權力與責任,管理機制決定了利益分配,只有兩者相輔相承,權責對等了,利益、投入相關聯了,才能使管理者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可以有所作為,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對責任管理者而言,管理體制、管理機制是否有效,需視其是否能夠提高其能力,激勵其動力,監督其權力,確保了其在成本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采油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投入產出風險較高。為使成本投入具有較高的效益,必須慎重決策。成本決策的重要依據便是已知的管理信息。采油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在采油生產過程中對采油成本的規律性認識,可以作為采油管理的重要資源,是決策的基礎。為實施成本控制管理,必須完善采油信息,充分發揮好以下三個基本功能,一是反映各級生產單位成本管理目標實現情況,一定時期內,為完成一定的原油產量目標,總是配之相應的成本;二是反映管理體制內各單位責任管理者、輔助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責任管理目標完成情況,為考核他們的業績提供依據;三是為制定后期成本管理目標提供信息支持。因為后期成本是建立在先期成本基礎之上的。

每一個采油企業在成本管理中都不可避免地與歷史成本比,與其它采油企業比,與先進管理水平比,從而確定自己在采油行業中所處的地位,明確自身下一步的成本管理目標。有了管理目標這個方向,就需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地完成既定的管理指標。
成本動因就是成本發生和變動的原因,答案就是生產管理過程。采油工作的需求決定了成本的發生,數額的多少還受制于生產要素市場價格、企業經營環境和成本管理狀況。其中生產要素市場價格和企業經營環境是外部因素,企業難以控制或改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不能作為采油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成本管理狀況是采油企業成本管理優劣的主要標志。了解生產,研究成本動因,從源頭上控制成本支出是降耗的有效手段。
采油成本無論是從縱向上的發現成本、開發成本、生產成本,還是從橫向上驅油、采油、集輸、輔助作業成本上看,其影響因素包括資源、產能設計、生產管理等因素。
石油資源狀況是影響采油成本的自然原因,包括地質條件、原油物理特性、油層物理特性等。產能設計是指采油企業對其生產能力的設計,建立在對原油儲量和技術條件的認識基礎之上。產能設計決定了開發方案、開發工藝、生產方式、生產組織等,固定資產和員工規模據此基本確定,將通過折舊等形式對以后較長時期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影響。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以后,需要對原先的產能設計進行調整,并影響著后期成本。生產管理是指能夠維持正常的采油活動,并使原油生產比較經濟的行為。每一項成本支出,對應于一項生產管理活動。驅油、采油、處理、輸送的每一步驟,都要消耗成本,其數額不僅受生產方式、生產工藝的影響,也要受到操作因素的影響。
成本支出可以提高原油產量、改善辦公條件,為此,所有管理者為了提高工作業績都希望自己可以支配的成本多一些。成本支出的目的在于取得更多的效益,所以取得了成本支配權,也要承擔成本收益的責任。采油企業具有多級管理的組織結構,其成本分配權也是自上而下逐級分解,分配的方法是各種形式的預算。緊縮預算的結果是導致成本的集權,集權而不集責,容易導致濫用權力,直接后果是權力部門的腐敗和生產部門難以實現其管理目標。
改革成本管理體制,就是調整各級部門的權、責關系,做到權責對等,并尋求集權與分權之間一個合適的度,使成本支配權與生產管理權有機地統一,做到了有權必有責,用權有監督,才能有利于管理目標的實現。壓縮管理層次,合并職能科室,重組業務流程,分離輔業單位,這些組織結構的調整對理順成本管理體制大有裨益。通過業務重組,走精細化、專業化管理的道路是采油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企業的興衰。為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必須完善管理機制,使管理者的需求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得以合法實現。現階段,對管理者的激勵既要在物質上予以優厚的報酬,精神上也要賦予其權力,使之在事業上能夠大刀闊斧改革與創業,有所發展,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
采油企業的管理機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控制制度,以程序、規則、政策、法律、制度、紀律等約束力定向管理者行為,使之必須與成本管理目標保持一致;二是激勵制度,以可能的利益與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情況聯系起來,引導管理者自覺與成本管理目標保持一致。前者要防止控制失效,不能使管理者的個人利益從其行使的權力中直接獲取,如有違反則有嚴格的處罰措施,后者需避免激勵乏力,要使做出貢獻者取得預期的回報,如實行年薪制、期權制、利潤提成等,完不成既定業績的引咎辭職。采油企業需要適應形勢需要,適時地進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勞動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及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管理機制必須建立完善的指標考核體系,使管理行為切實符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采油企業的管理都要圍繞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這個總目標,總目標之下有若干子目標,如產量目標、效益目標、社會貢獻目標、安全目標、環保目標等。有些目標是相互矛盾的,要確定一個合適的度,使各個子目標符合管理總目標的需要。對各項目標的考核力度也存在一個度的問題,避免管理者避重就輕,合理的、科學的管理目標和激勵措施才能有利于引導管理者的行為,使管理者與企業的目標趨于一致。
成本管理信息既然是成本的反映,考核的依據,預算的基礎,十分重要,就應當確保其真實性、及時性、重要性。實施網絡化,有利于及時傳遞信息,減少信息傳遞層次,防止信息失真。采油企業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十分適合信息網絡化,為此需要配備足夠的硬件,并注重各管理軟件系統的集成。為建立一個較為有效的信息系統,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意成本信息的收集內容。成本信息內容要滿足于內部管理的需要,既要包括金額信息,也要包括數量、質量等輔助信息。收集的信息要與成本管理相關,數據的多少要適中,以免數據過繁影響主次、過簡無法窺全貌。
第二,注意信息的采集、錄入、處理方式。采油企業要建立相應的數據采集、錄入、分析制度,使信息管理納入制度化管理,以便及時反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充分的內部信息共享。成本信息在內部公開、共享,有利于接受全體員工的監督,有利于減少信息失真,有利于借鑒他人的經驗。
采油成本發生的時間跨度長,空間范圍廣,管理難度較大。只有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影響成本管理的因素,才能把好脈,對癥下藥,切實提高采油成本管理水平。我國石油行業正融入全球市場經濟大環境中,面對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要在國際石油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與國際同行共經緯、論伯仲,就必須樹立競爭優勢,全方位、全過程抓好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