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學科與傳統學科的結合往往創造出邊緣學科,而后可能發展成主流學科。如數碼技術和影像技術的結合,創造出數碼相機,并發展成攝影領域的主流產品。由于數碼相機的存儲容量有限,就發展了可以擴充容量的存儲卡技術和在電腦的內置或外置硬盤存儲技術。數碼相機拍攝的初始數據往往不能令人滿意,故需要后期處理,于是又發明了各種圖像后期處理軟件技術。為了讓進行圖像處理的電腦工作穩定、高效和最佳化,電腦的處理器、圖形卡、顯示器、殺毒軟件等技術得以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無論在膠片時代還是數碼時代,攝影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展示和傳播攝影作品,達到最大的社會、藝術和經濟效益。今天的社會是一個日益網絡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會,攝影人在展示和傳播攝影作品時,越來越多地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在計算機硬件、軟件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已開始出現一種高度集約化、社會化、專業化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即“云計算技術”,這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霸朴嬎慵夹g”為攝影人提供了全新的存儲、加工、展示和傳播攝影作品的技術和服務,甚至會改變我們對照片產出的思考和行為。本文由此切入,對云計算時代的攝影做深入的探討。
一、云計算的基本原理及結構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云端技術及運算的結構可以分三層(見圖1)。
下層:“云端設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將基礎硬體設備(如IT系統、存儲和計算能力、內存等)整合起來,透過網路分隔成不同的空間租給用戶使用,其優點是大大降低了用戶在硬件上的開銷。參與者有IBM、戴爾、升陽、惠普、亞馬遜、阿里巴巴等。
中層:“云端平臺”「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將程式開發平臺與作業系統平臺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用戶,提供程式開發、數據庫、應用服務器、測試、托管及應用服務。開發人員可以透過網路撰寫程式與服務,一般用戶也可以在上面執行程式。參與者有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雅虎、阿里巴巴、新浪的SAE平臺(Sina App Engine)等。
上層:“云端軟件”[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將各類應用軟件、數據包、資訊欄等,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通過互聯網以有償或無償的方式向攝影師用戶提供服務。服務提供商安裝、維護和管理軟件和軟件的運行環境,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存入或使用各種軟件。參與者可以是軟件提供商,如谷歌、百度、蘋果、800客等,也可以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用戶和軟件開發者。
二、目前云計算提供消費層級服務的范例(見圖2)
蘋果的“iTunes in the Cloud”,不只提供iTunes-Store,還向用戶提供免費5G的個人存儲空間(personal Cloud“私云”,非個人的存儲空間叫Public Cloud“公云”),可以存放影像和文檔等,如果付費還可以擴展個人存儲空間,然后以無線的方式從注冊的終端設備上提取存儲空間里的內容。
索尼的“Music Unlimited”,提供數位流的音樂,限于藍光播放機、PS游戲機、VAIO筆記本電腦,以及具有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
德國電信Mediencenter可為每個用戶提供25G的私人存儲空間(私云),不止限于郵件,可以存儲各種類型的數據,如音樂、資訊、視頻、照片等等。甚至用戶可以利用“云端”提供的圖像處理軟件,在線在“私云”里加工處理照片。
雅虎專門提供用于圖片存儲和分享的網站Flickr。用戶每月可免費使用300M的上傳流量,每年支付24.95美元,即可獲得不設限的存儲空間。2007年2月,Flickr與西雅圖的Picnik公司合作,推出線上圖片編輯服務,功能豐富,比以往僅有翻轉和裁剪等簡單功能的普通網站強大的多。具體信息可查詢http://www.flickr.com/。
網盤,又稱網絡U盤、網絡硬盤,是一種在線云存儲服務。向用戶提供文件的存儲、訪問、備份、共享等文件管理功能。文件類型不受限制,圖片、文檔、視頻、程序等都可以上傳至云端。網盤網站通常會免費提供10-20G容量,付費容量有的可達10T。目前使用較多的網盤還有:115網盤http://www.115.com/、華為網盤http://www.dbank.com/、飛速網http://www.rayfile.com/zh-cn/、易盤http://www.163pan.com/、126網盤 http://www.126disk.com/等。
目前看來,在云端可以提供的音樂、視頻、資訊、影像的服務中,唯獨“圖像”特別具有吸引力。以音樂而言,隨身聽、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存儲容量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裝下自己全部的音樂檔案;此外,隨身聽或智能手機可隨身攜帶,似乎云端對音樂愛好者吸引力有限。從資訊的角度看,由于資訊在媒體和網絡中無處不在,所以云端的資訊服務作用也是有限。唯獨云端提供的圖像服務意義重大。
三、攝影與云計算結合帶來的優勢
1、云端可以匯集全球的、歷史的、海量的圖像資訊供攝影者查詢或提取。
2、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將照片資料上傳至云端存儲。
3、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接收來自云端(無論公云還是私云)的照片資料,并可以在多種類型的終端機顯示,或與不同地點的多臺終端機共享同一攝影作品。
4、個人或團體可以在云端開辟自己的圖像空間(私云),便于存儲、加工和傳播圖像資訊??梢耘c朋友或他人分享其圖像資料。個性化的圖像服務大發展,圖像社區盛行(如云端攝影教學,云端攝影展覽、云端攝影社區交流、云端圖片社等等)
5、加速圖像技術與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結合。
6、圖像終端機極大簡化(可以沒有內存/硬盤空間/資料庫/殺毒軟件等等),只要和云端聯網即可,終端機價格下降。用戶不再考慮終端機硬件升級,存儲器擴容,操作系統更新,無休止地殺毒等等。終端機的成本主要用在高質量的影像顯示和播發的流暢。
7、由于云端可以提供非常豐富的最新版本的影像處理軟件或應用軟件,用戶則可利用云計算強大的硬件功能,隨心所欲地處理和加工自己的原始圖像,不必在終端機上安裝影像處理軟件。比如,今后會出現云端版本的Photoshop等影像處理軟件,攝影師將直接在云端處理、加工自己的影像。而且,最新版本的影像處理軟件將第一時間在云端出現,利用云端軟件處理影像的攝影師將是最先使用新版本軟件的人。目前,谷歌的社交網絡Google+在其相冊中增加了CRE-ACTIVE KIT一套相當完整的影像編輯軟件,用戶可以直接將影像的編輯、特效、季節性型版、文字功能內建在G+的相冊中,并且可以使用筆刷修飾美膚。軟件還提供HDR、LOMO、Holga等特效。
8、由于云端的硬件保障、軟件升級、網絡維護,備份系統能夠在最高水準下完成,所以攝影師用戶就擁有了一個可靠性極高的影像系統,幾乎不可能出現影像資料在數字化系統中的丟失。也就是說,攝影師用戶不再擔心由于家中座機硬盤出現故障、筆記本電腦或智能手機遺失或病毒侵襲而造成的影像資料的丟失。因為即使出現了上述情況的影像資料的丟失,人們可以從云端下載自己的圖像資料,重新裝載在更新后的終端機中。
9、由于近期出現的攝影照片實時直接上傳至云端的技術,新聞照片幾乎可以在拍攝的同一時間傳送到編輯部;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帶有Wi-Fi功能的SD卡銷售,比如Eye-Fi推出的SD卡Eye-Fi X2系列。攝影記者將拍攝的照片通過Wi-Fi傳送給與云端相連的終端機(比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機直接將照片傳送至云端存儲。由于編輯部的電腦與所有攝影記者的云存儲相連,因此圖片編輯幾乎可以實時地獲取攝影記者所拍攝的照片,而無論該攝影記者在何處。如此模式的攝影和照片的傳播,帶來一個附加效果,就是照相機內存儲卡的容量已不再重要。也許今后會出現可以直接連接云端存儲器的相機,就像當今許多電視機可以直接上網(稱之為網絡電視機)而無需通過電腦一樣。屆時圖片編輯實時通過云端直接指揮攝影記者的報道將成為可能。
四、攝影與云計算結合尚待解決的若干問題
其一,法律問題:1、云端服務提供商必須遵守所在國的在線服務的相關法律。如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必須遵守美國的愛國者法(Patriot Act法),而在德國和其他國家則不必遵守。2、由于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不盡相同,需研究如何使圖像的知識產權在云端環境下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一致性的保護。3、圖像在云端的安全問題。如何確保圖像在云端的安全,確保圖像在云端未被濫用,確保圖像在云端與終端機交換過程中完整無誤,需制定法律明確各方的責任。
其二,目前網絡頻寬是一個限制,提供云端服務的主機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應該在全球范圍內解決頻寬及云端服務暢通問題。
其三,從云端獲取影像資料的技術方案,是采取“下載”還是“數碼流”的形式?
其四,在終端機與云端進行圖像數據交換將會是海量,是否需要根據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展來制定新的壓縮格式?
盡管存在上述一些需解決的問題,但是作為攝影師個人使用云計算已不是問題。實際上,已有不少攝影師的拍攝活動開始進入了云計算的時代。
歸納起來,云計算實際上就是最新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加上一種虛擬的商業運作模式,為攝影師和圖像運作團體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儲存、傳播和經營的方式,值得攝影師關注、學習和應用。
(本文作者系工學博士、攝影家、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副主席、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圖1.云計算結構圖。
圖2.云計算提供消費級服務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