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一行讓我看到了許多攝影師的作品,了解到澳門主流的兩個以沙龍為主的攝影協會:澳門攝影學會和澳門沙龍攝影學會;認識了一些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攝影師;也看到了許多風格不同的片子。澳門地域較小,50萬的人口也算不上龐大,但歷史文化豐富,一廟一教堂的街道小巷正是許多攝影人的最愛;博彩業支撐下的澳門社會福利較好,使澳門人的生活整體安逸;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使所有接受采訪的澳門攝影師都覺得自己實現了“心靈回歸”,有了翻身做主人的快感,也激發了許多澳門攝影師記錄澳門,特別是老澳門的欲望。
綜合以上多重原因,澳門攝影的形態一直延續著強烈的沙龍傳統和小品風格。少有攝影師們愿意記錄澳門的博彩業,而大都把眼光聚集在記錄澳門寧靜、安詳的一面。同時,我還接觸了生在澳門,成長在澳門之外從事當代藝術的攝影師。
在本期“澳門印象”攝影專題里,您能看到自身澳門攝影師黎榮照對老澳門古樸街景充滿感懷的“濠門古韻”,能看到展現當今風采,由攝影師李汝榮拍攝的當代澳門;還有早年在中山發展,后到澳門為當地帶來紀實之風的攝影師陳顯耀拍攝的澳門老城區,以及當代藝術家吳少英拍攝的個人藝術創作“抽象水墨”。此次特選取了這幾組風格不同的澳門攝影師的作品,力求為廣大讀者揭開澳門攝影神秘的面紗,從各個角度對澳門的文化、生活、經濟發展和攝影藝術水平進行一次印象式的展示。
絢爛多彩的澳門夜晚。李汝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