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
(大連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大連116011)
國民經濟評價是采用費用與效率的分析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社會折現率等參數,計算分析項目需要國家付出的代價和對國家的貢獻,考慮投資行為的經濟合理性和宏觀可行性。
公路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旨在把國家有限的各種投資資源用于國家最需要的投資項目上,使全社會可用于投資的有限資源能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國民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增長。公路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也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4月,大連市政府啟動新市區管理體制改革,架構三大功能區組團:金州新區組團、保稅區組團和普蘭店灣新區組團。市政府改變城市發展過度集中于老城的單一中心結構,以新機場和新海港的建設為契機,逐步向北部拓展。這三處城市組團,現階段主要通過沈大高速公路與核心區進行快速聯系,相對阻滯的交通環境影響了城市發展速度。渤海大道項目的建成,將溝通大連渤海沿岸的道路交通,開辟一條新通道,提高交通服務水平,促進大連全域城市化建設。
該工程建設起點為后鹽202國道,主要連接東北路、火車站北站北廣場、東聯路,間接聯系光明路,設計終點至普灣新區內的長皮高速公路。路線全長約51 km,設計將全線按行政區劃分為3段,分別為后鹽202國道至土羊高速(甘井子區段6 km)、土羊高速至金七線(金州新區段29 km)、金七線至長皮高速(普灣新區段16 km)。沿線連接202國道、土革路、金州一號路、規劃機場快速路、大魏家規劃主干路、金七線、三十里堡羅家屯處規劃主干路、海灣南規劃主干路、海灣北規劃主干路等多條既有或規劃的主干路,未來將擔負城際間大量的交通負荷,將成為帶動新市區經濟發展的交通大動脈(見圖1)。

圖1 渤海大道平面位置圖
本文結合該工程國民經濟評價的實例,介紹國民經濟評價方法。
(1)項目評價期:項目計算期為23 a,包括項目的建設期和運營期;建設期3 a,時間2011~2013年;經濟效益分析計算期20 a,時間2014~2033年。
(2)影子匯率:影子匯率即外匯的影子價格,反映外匯對國民經濟的真實價值。按下式計算:

該項目國家外匯牌價(買入賣出中間價)取用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外匯牌價1美元=6.34元(人民幣)(2011年12月6日)。CF1根據《方法與參數》取1.08。影子匯率1美元=6.85元(人民幣)。
(3)社會折現率:表示從國家角度對資金機會成本和資金時間價值的估量,是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重要參數。按照《方法與參數》,社會折現率取8%。
(4)勞動力影子工資換算系數:影子工資換算系數與項目所在地區勞動力的狀況、結構及就業水平有關。參照《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及有關資料,技術性工種勞動力影子工資換算系數取值為1,非技術性工種勞動力的影子工資換算系數取值為0.5。
(5)殘值:道路橋梁等設施的殘值,按照總投資的50%,在項目計算末年,以負值形式計入經濟費用中。
(1)工程建設總投資70億元(見表1)。

表1 資金籌措表
(2)日常養護,運營、大修費用。
隧道部分養護費用按4車道單洞14萬元/(a·km)(包括機電維修費),確定該項目隧道段日常養護費用為55.02萬元。隧道機電系統運營費用,擬建項目機電系統運營費用主要是隧道通風、照明、排水、監控以及通信等,根據用電總功率及開啟運轉情況,預計運營初年費用為165萬元,以后隨著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
道路日常養護,主要是針對破損路面、交通事故對道路的破壞等,經測算道路部分養護費用2萬元/(a·km)。道路排水管線的維護、搶修。根據2010年大連市道路排水工程的綜合單價為1.5萬元/(a·km)。道路兩側路燈包括電費、維護檢修費,綜合單價為1.6萬元/km。該項目道路長度32.183km,日常養護費用合計164.13萬元/a。
立交橋的養護費用、照明費用按照45萬元/座。跨海橋的養護費用、照明費用,20萬/km。其他跨線橋養護費用、照明費用共計220萬元。測算橋梁部分養護費用555萬元/a。
橋梁大修理費用按10 a進行大修一次,大修年對橋梁、道路、排水、路燈、綠化進行全部翻新、維修。按照當年養護費用的13倍計算。新財會制度不再單獨提存大修里基金,改列日常養護費用,年大修費合計1 220.90萬元/a。
經濟效益分析采用“有無對比”分析方法:有項目”指實施該項目后,相關路網費用與效益;“無項目”是指不實施該項目,相關路網費用與效益。
該項目主要考慮以下3種經濟效益:在路網范圍內(擬建項目和原有相關道路),交通量運輸成本節約效益、旅客時間節約效益、減少交通事故效益。
(1)降低營運成本的效益(B1)
項目建成后,整個地區道路狀況得到改善,整個地區汽車運輸成本降低。通過“有無比較法”來計算,有、無該項目條件下整個路網上汽車運輸成本的費用節約。
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式(2)中:B11——擬建項目降低營運成本的效益,元;
B12——原有相關公路降低營運成本的效益,元。
(2)旅客時間節約效益(B2)
由于新建該項目,縮短車輛行駛距離,同時改善原有道路行車條件提高了車輛運行速度,節約了旅客出行時間。
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式(3)中:B21——使用擬建項目旅客節約時間效益,元;
B22——使用原有相關公路旅客節約時間效,元。
(3)減少交通量事故的效益(B3)
新建該項目,改善原有路網的運輸條件,減少的交通事故損失。對于減少交通事故所產生效益,按平均每次事故損失費和“有”、“無”該項目交通事故率差計算:

式(4)中:B31——擬建項目減少交通事故效益,元;
B32——原有相關道路減少交通事故效益,元;
由經濟費用、效益計算結果編制項目經濟費用效益流量表(見表2)。

表2 經濟費用效益表
可行性研究的國民經濟評價指標包括4個重要指標。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大于基準社會折現率,表示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達到或超過要求水平,認為項目可以接受;項目的經濟凈值大于0,說明該項目的投資利潤大于機會成本,投資方案可行;項目的經濟效益比大于1,說明項目的經濟效益現值大于經濟費用現值,具有獲利能力;項目的動態回收期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表明方案可行。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項目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為11.44%,大于8%的社會折現率,說明從經濟費用效益角度看,該項目是可行的。
經濟評價所采用的參數,有的來自估算,有的來自預測。因此很難做到所有參數都準確,不排除這些參數有所變動的可能性,這也是在國民經濟評價中不可避免的。為了分析這些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的影響,考慮建設費用和效益未來變化幅度,得到經濟費用效益敏感性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在效益減少10%,費用增加10%的最不利情況下,內部收益率仍能達到9.27%,大于社會折現率,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表3 經濟費用效益敏感性表
國民經濟評價在我國已經廣泛推行,旨在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對國民經濟加以評價。國民經濟評價作為項目的決策依據,他能客觀地估算出投資項目為社會的貢獻和社會為項目付出的代價;它能夠對資源和投資的合理流動起到導向作用;他具有統一標準的參考價值。
[1]柯紅.工程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2]劉伊生.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3]齊寶庫.工程項目管理[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4]劉亞臣.工程經濟學[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5]建設部定額研究所.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案例[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