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勇
苦難如何升華成藝術
——讀《尋找家園》
□ 趙 勇

【書 名】《尋找家園》
【作 者】高爾泰
【出 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日 期】2011年6月版
上個世紀80年代,我曾讀過高爾泰的美學論著,如今讀的卻是他的散文集《尋找家園》(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1年6月版)。高爾泰在其美學論著中曾經論述過憂患意識,我在他的《尋找家園》中讀出來的則是一種苦難意識。
高爾泰是在21歲那年忽地跌落深淵的,那一年他被定為“極右分子”。罹難之初,他還豪情萬丈,“想象自己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去西伯利亞,為真理受苦受難”,但惡劣的環境,艱苦的勞動,饑餓的身體,馬上讓他意識到現實的冷峻與殘酷?!按植趧傆驳默F實,打磨掉我一層柔嫩的皮膚,打磨掉我許多纖細精致的感覺的觸須,把我也變成了粗糙和剛硬。我要的已經不是虛幻空靈的詩與美,而是足夠的食物、休息和睡眠?!?/p>
他在夾邊溝農場幸免一死,完全是出于偶然。后來他去敦煌做研究,但“文革”爆發,他又成了“揪斗人員”。1966年,他與李茨林結婚成家,但動亂歲月,聚少離多。幾年之后,下放農村的妻子竟以肺炎不治身亡,給他留下一個年幼的女兒。“文革”結束后,他被調到蘭州大學哲學系任教,好不容易迎來了身心解放的日子,但他又一次因言獲罪。他借調到北京又被趕回蘭州,“清污”中被停課,遭批判。他遠走川師,后來又往南大調動,但調動期間卻遇上了牢獄之災。
“從1989年9月9日,到1990年春節前夕,我在牢里關了138天。之后的‘釋放證’上,寫著‘審查完畢予以釋放’八個字。整個事件,莫名其妙?!?992年夏,他與妻子浦小雨取道香港出國,帶不走女兒,三個月之后,得到的卻是女兒的死訊,時年25歲,與她母親去世的年齡相同。此后,他遠去美國,開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
依據《尋找家園》提供的線索,簡要梳理一遍高爾泰的人生歷程如上。我是想讓讀者諸君看到連綿不斷的苦難如何與高爾泰緊緊相隨。
一般來說,面對如此大災大難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其一,被苦難完全吞噬,以致主體意識灰飛煙滅;其二,在苦難中沉淪,以致自我人格扭曲變形;其三,因苦難而警醒,以致自我的苦難意識、悲劇意識和荒誕意識等等被激活,苦難因而成為疑與思的動因。
在苦難中,高爾泰并非沒有經歷過前兩種情況。然而,即便是在那些扭曲自我的日子里,他也依然清醒地意識到了自我的物化與異化。于是他開始用寫作拯救自己:“那是用很小的字,寫在一些偶然得到的破紙片上的。為怕暴露,永遠隨身攜帶著?!边@種心靈筆記后來成為他思想的主要源泉。
在敦煌期間,他便是借助于這些紙片,開始了人的價值、人的異化和復歸、美的追求與人的解放等方面的思考與寫作。他說:“寫起來就有了一種復活的喜悅。但同時,也就失去了安全感。寫時總要把房門從里面閂住。有時風吹門嘎嘎一響,就會吃一驚,猛回頭,一陣心跳。”
這樣的寫作環境會讓人想起索爾仁尼琴寫《古拉格群島》,而這樣的寫作方式又會讓人想到許多熟悉的案例。當年的“胡風分子”張中曉,便是把一些思想札記寫在一些零碎的紙張上,于是有了《無夢樓隨筆》。另一位“胡風分子”彭柏山,在受難的日子里一直在寫一部小說?!八皇前选稇馉幣c人民》作為一個信念,一個活下去的信念,一個為自己活著的借口和理由在寫”。幸運的是,高爾泰沒有像他們那樣死于非命。借助于那些紙片,他不僅寫出了論文,還寫出了《尋找家園》這樣的散文。
論文是思想的結晶,散文則是靈魂的袒露,前者因苦難而提煉成洞見,后者因苦難而升華為藝術。這樣,《尋找家園》也就走進他本人所論述的藝術譜系之中:“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藝術家們的命運,例如屈原、司馬遷、杜甫、倫勃朗、凡高、米開朗琪羅、貝多芬、曹雪芹等人的命運,都是非常之不幸的。冠絕當時的俄國文學,其作者的名單幾乎同時也就是殉道者的名單: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在流放和貧困中度過了一生,許多人死于非命。正是這種不幸,孕育了他們的藝術。苦難毀滅了李煜的生活,但卻成全了他千古流傳的詩篇;苦難毀滅了陀思妥亦夫斯基的生活,但卻成全了他使全人類靈魂為之震動的小說?!?/p>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苦難毀滅了高爾泰的生活,才成全了他這種純棉裹鐵、風清骨峻般的散文?我覺得完全可以做此理解。
【編輯微語】
年歲漸長,記得發酵孩提往事一幕幕,如此鮮明多彩,卻令人心生疑惑:“這一切都是真的嗎”?詹宏志遠離童年,墜入關于記憶的提問,企圖從靈光一閃的畫面中,建立起自己私密的個人史。

【書 名】《人生一瞬 》
【作 者】 詹宏志
【出 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日 期】2012年5月版
【編輯微語】
刀爾登的歷史文化隨筆集,以另類的視角和犀利的筆觸,重寫歷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軼事,見人之所未見,引領讀者去思考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給中國歷史、給國人,乃至對當下帶來的影響。

【書 名】《舊山河》
【作 者】刀爾登
【出 版】中信出版社
【日 期】2012年5月版
【編輯微語】
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寫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種種,您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

【書 名】《這些人,那些事》
【作 者】吳念真
【出 版】譯林出版社
【日 期】2011年8月版
□ 編輯 王季璐 □ 美編 徐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