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云
新生兒窒息是指圍產期各種原因引起的新生兒在出生后1min內只有心跳而無自主性呼吸或未建立規律呼吸的缺氧狀態。缺血、缺氧會對全身各臟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對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的心腦等重要器官[1]。有報道稱,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害的發生率達28%~85%[2],且初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措施,改善氣血循環,拮抗窒息病毒,清除自由基,營養心腦等重要臟器,改善預后尤為重要[3]。筆者對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傷的患兒采用二磷酸果糖聯合維生素C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廣東省深圳市華僑醫院收治的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傷患兒56例。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8例(男15例,女13例),早產兒4例,足月兒24例;體重<2.5kg 3例,2.5kg≤體重≤4.0kg 21例,體重>4kg 4例;無呼吸5例,呼吸不規律23例。治療組28例(男13例,女15例),早產兒3例,足月兒25例;體重<2.5kg 4例,2.5kg≤體重≤4.0kg 19例,體重>4kg 5例;無呼吸4例,呼吸不規律24例。兩組患兒在性別、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學習電解原理時,有較多同學會有“電解時陽極上一定是陰離子放電(或者陽離子不會在陽極上放電),陰極上一定是陽離子放電(或者陰離子不會在陰極上放電)”的錯誤認識,帶著這種錯誤認識去解決有關電解問題,在思考過程中會走很多彎路,甚至引來不可避免的錯誤。實際上,電解過程中,陰極上有電子流入(外電源負極上電子流向陰極),此時陰極相當于是極強的還原劑,多種微粒會被還原(絕不僅僅是陽離子才可以在陰極上被還原);相應地,陽極要流出電子(這些電子流向外電源正極),此時陽極相當于強氧化劑,多種微粒會被氧化(絕不僅僅是陰離子才可能在陽極上被氧化)。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采用吸氧、鎮靜、強心、糾正酸堿失衡等常規治療,給予輔酶A、ATP、VB6等傳統藥物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二磷酸果糖(安徽先峰制藥有限公司),根據病情50~250mg/(kg·d),1次/d,維生素C(上海現代哈森藥業有限公司)100~250mg/kg·d,加入20mL10%的葡萄糖中,靜脈滴注,1次/d,14d一個療程,所有患兒均在治療前和治療14d后檢測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2.2.2 8%炔草酯對小麥的安全性評價 施藥后觀察各處理的小麥葉色、株高與空白對照一樣,未發現畸形、黃化、死苗等藥害癥狀。收獲時測產,各藥劑處理下小麥產量分別為7 218.7,7 267.8,7 488.2,7 504.3 kg/hm2,各處理與空白對照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增產率分別是5.3%,6.1%,9.3%,9.5%(表7)。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量資料觀察指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按“可視即可得”標準配置物資:海上醫療物資的搬運和存儲除大型醫院船外都是以各箱組為主要載體進行裝載固定。通常配備的箱組為制式裝備,顏色和款式統一,里面物品以各醫療功能組別和序號清單進行相應配置。由于箱體完全封閉,實際使用中不便于查看,工作中建議在各箱組外直接張貼物品清單和可視彩色圖片,可視即可得,方便醫療人員對物資的熟悉,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中的忙亂。
1.3 療效判斷標準 所有患兒均按以下標準進行療效判斷:(1)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心音有力,心律恢復正常,心電圖正常,血清中CK-MB含量恢復正常;(2)有效:臨床癥狀消失,心音有力,心律恢復正常,心電圖基本正常,血清CK-MB明顯下降,但未完全正常;(3)無效:臨床癥狀未好轉,心率、心律未恢復正常,血清中CK-MB含量無下降或下降不明顯。顯效率和有效率計為總有效率。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2.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43%(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后治療組患兒血清中CK、CK-MB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K、CK-MB含量比較(±s,IU/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K、CK-MB含量比較(±s,IU/L)
組別 例數 CK CK-MB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8 1207.6±213.0 142.3±43.9 428.3±42.5 37.9±10.5對照組 28 1242.7±274.6 420.1±82.4 416.8±37.9 68.03±19.3 t 0.374 10.934 0.483 6.024 P>0.05 <0.01 >0.05 <0.01
新生兒窒息會導致腦部神經中樞、心臟等重要臟器損傷,且心肌損傷的發病率較高,如不及時搶救,病死率較高[4]。心肌細胞對缺氧狀態十分敏感,這是因為心肌代謝在正常情況下是有氧代謝,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時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心肌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流動性降低通透性增加,心肌酶大量釋放入血清,因此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會激增[5]。二磷酸果糖是心肌代謝活性劑,能增加ATP和磷酸肌酸的濃度,使K+內流增加,Ca2+內流減少,加速缺氧、缺血狀態下細胞的能量代謝,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從而起到保護心肌的作用;維生素C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癥細胞釋放超氧化物自由基,減輕組織損傷,改善微循環,修復心肌損傷[6]。本研究結果顯示,二磷酸果糖聯合維生素C的治療組治療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傷的總有效率為92.85%,顯效率為64.28%,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43%和46.43%,且治療后治療組患兒血清中CK、CK-MB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心肌損傷得到修復。
綜上所述,二磷酸果糖聯合維生素C在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傷治療中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7]。
[1]周炳龍,廖東,李小艷.1,6-二磷酸果糖聯合維生素C治療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傷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1,33(5):610-611.
[2]金漢珍,黃德岷,官希杰.實用新生兒[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6.
[3]余中方,呂雪峰,張建,等.血必凈治療窒息新生兒心肌損傷32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2):8-9.
[4]王兆建.1,6-二磷酸果糖聯合維生素C治療西寧地區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害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09,30(4):547-548.
[5]劉賽紅,曹蓓,李婷.新生兒窒息后低鈣血癥的臨床特點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3):521-522.
[6]張煥.大劑量維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療新生兒窒息致心肌損害41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6):2318.
[7]林祖華.1,6-二磷酸果糖治療新生兒窒息致心肌損害[J].當代醫學,2008,14(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