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東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為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嚴重的急腹癥,該病的發病早期便會出現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發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近年來,采取連續性血液凈化法對重癥胰腺炎進行治療獲得不少經驗[1-2]。本研究對間斷高流量和常規流量血過濾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來源于2010年1月~2012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患者56例,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8例。對照組男19例,女9例,年齡27~73歲,平均(57±13)歲;觀察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26~74歲,平均(58±14)歲。兩組性別和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常規流量血液濾過和間斷高流量血液濾過治療。常規治療:患者入院后均在ICU監護下接受常規支持治療,主要有禁食、補充血容量、持續性胃腸減壓、抑制胰酶分泌、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防治感染以及營養支持等一些對癥治療等。間斷高流量血液濾過:采取雙腔導管對血液通路進行建立,儀器采用瑞典金寶公司PRISMA 血液凈化儀,6h對進行濾器1次更換;置換液為我院配方,采取稀釋法進行輸入,流量控制在5~6L/h;血液流量控制在200~300mL/min,每天連續12h,持續4d;在治療開始時一次性對4000~5000U低分子肝素鈣予以靜脈注射,而后8U·kg-1·h-1的速度展開持續抗凝,存在出血傾向者停止,實施無肝素法繼續治療[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有效率和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評分(APACHEⅡ評分)。
1.4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疼痛等臨床癥狀表現和體征已經徹底消失;有效:疼痛等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消失,但已得到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表現和體征與治療前比較沒有任何改善,或進行性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4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14%。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2.2 APACHEⅡ評分 觀察組治療前APACHEⅡ評分為(15.7±0.8)分,治療后APACHEⅡ評分為(7.6±0.6)分;對照組治療前APACHEⅡ評分為(16.1±0.9)分,治療后APACHEⅡ評分為(11.3±0.7)分。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APACHEⅡ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階段有研究顯示,SAP的嚴重全身反應同局部感染程度之間并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或者根本不存在任何關系,發生該癥狀的原因主要為因在發生SAP時機體形成了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并且無法對其進行正??刂?最終導致自身放大的連鎖反應的發生,形成諸多內源性有害物質,造成組織細胞功能被廣泛破壞,誘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發生,最終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出現。目前在臨床上血液濾過為對SAP進行治療的一種有效手段。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間斷高流量血液濾過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該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APACHEⅡ評分減少幅度也較對照組大,因此,該療法顯著優于常規流量模式,采取合理治療措施,提高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患者痛苦[4]。
[1]倫艷榮,王保明,王芳芳.連續性靜靜脈血液濾過在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薈萃,2009,24(24):2159-2160.
[2]宋小麗.血液濾過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61-62.
[3]施舉紅,許文兵,劉鴻瑞,等.經支氣管鏡肺活檢對彌漫性肺實質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1):22-25.
[4]李軼男,周立新,強新華,等.連續血液凈化和胸腺肽A1對嚴重膿毒癥細胞免疫和預后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9,21(3):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