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旭 成玲
全髖關節置換術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卻成為臨床上的一個棘手問題,如處理不當可能繼發致命的肺栓塞[1]。據文獻報道,全髖關節置換術后DVT發生率可高達40%[2]。故臨床預防DVT的發生是髖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的關鍵。我科自2009年6月開始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24h內即開始進行間歇揉捏腓腸肌預防DVT形成,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間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術前均常規應用多普勒檢查雙下肢,排除術前DVT呈陽性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6例。觀察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齡(65.2±7.8)歲;股骨頸骨折22例,股骨頭壞死3例,骨性關節炎11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66.4±7.7)歲;股骨頸骨折24例,股骨頭壞死5例,骨性關節炎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疾病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術前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0.4mL,術后1次/d,0.4mL/次,共注射10d。手術24h后指導患者進行主動足踝運動,用力背伸、跖屈踝關節及股四頭肌收縮運動。
(2)試驗組:低分子肝素鈣應用方法與劑量同對照組,手術24h內即開始進行間歇揉捏腓腸肌,操作者均由理療科技師培訓。方法:操作時手掌自然張開,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攏,緊貼于小腿外側皮膚,以拇指或掌根作為著力點,從下向上、由輕到重揉捏腓腸肌,力度以患者感覺舒適、不引起疼痛為宜,頻率為40次/min左右,每2h揉捏一次,每次20min(患者晚間9:00至凌晨7:00休息時間停止除外),24h后指導患者進行主動運動(主動運動方式和內容同對照組),結合揉捏腓腸肌,3次/d,20min/次,早、中、晚各一次,至術后第7d,逐漸過渡到下地活動,揉捏腓腸肌停止。
1.3 評價方法 術后7d常規復查雙下肢彩色多普勒,期間若患者出現下肢DVT癥狀,突發下肢腫脹、疼痛,大腿內側及腹股溝等壓痛,淺靜脈怒張,深靜脈壓痛時隨時進行雙下肢彩色多普勒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數據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術后發生DVT 2例,發生率5%:對照組發生DVT 9例,發生率25%.兩組比較(χ2=5.26,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比較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與靜脈淤滯、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內膜損傷密切相關。髖部損傷患者多屬高齡患者,常合并多系統多器官的生理性退變或器質性病變而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3];此外,髖部損傷患者長期臥床,下肢活動受限,從而使下肢血流處于相對滯緩狀態[4];手術對組織及血管的牽拉扭曲損傷,骨水泥的熱聚合反應及拉鉤等治療器械的應用,均可直接或間接損傷血管壁,導致DVT的發生;同時由于術后切口疼痛明顯,麻醉藥物作用,患者肌肉松馳、昏昏欲睡、長時間禁食,體力不佳等原因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進行主動運動,引起靜脈淤滯。小腿部肌肉尤其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存在許多靜脈竇,靜脈內的血液幾乎只能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5]。有關資料顯示,髖關節置換術后DVT發生高峰期為術后1~7d,約50%的DVT形成發生在術后第1d,30%發生在術后第2d[6]。因此,早期采取預防措施是預防DVT發生的關鍵。目前,主要采用藥物預防結合物理預防的方法,以及病人的被動、主動運動,物理方法有等級彈力襪、間歇性充氣加壓系統、足底動靜脈泵等。我們根據間歇性充氣加壓系統的原理,手法運用中醫的揉捏法,預防血栓形成。原理是揉擠腓腸肌可加速下肢血流速度,改善靜脈淤血狀態,促進淤血靜脈排空,從而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血管內膜粘附,防止血栓形成。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DVT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術后間歇揉擠腓腸肌可減少DVT的發生。蔣美琴等報道,于術后24h內配合不間斷人力擠壓腓腸肌預防骨科大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7],在臨床上不易落實,24h連續擠壓腓腸肌患者不能耐受,夜間影響患者休息,且人力難以達到。我們采用間歇揉擠腓腸肌的方法可達到良好的效果,且患者能耐受,相對能減少人力。這也是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我科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項目之一,通過揉擠腓腸肌既促進了護患溝通,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服務質量,又減少了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辛旭,成玲.健康教育在預防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應用[J].當代醫學,2009,15(33):107-108.
[2]呂厚山,徐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血栓形脈成[J].中華骨科雜志,1999,19(3):155.
[3]張維蛟,王東生,孫紅輝,等.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聯合預防(附45例分析)[J].吉林醫學,2008,29(19):1647-1648.
[4]查振剛,臧學慧,姚平,等.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5,43(8):511-512.
[5]殷曉紅.預防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l,36(5):331.
[6]張燕,陳睿,許燕杏.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1C):29.
[7]蔣美琴,徐國紅,金巧玲.人力擠壓腓腸肌在預防骨科大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9,16(4A):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