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杰衷
一年一度的ChinaJoy互動娛樂盛會于2012年7月29日在上海落下了帷幕,包括動視暴雪、索尼、電子藝屆等國外廠商參加了本屆展會,國內各大廠商也紛紛“秀”出自己的形象。但總的來說,作為中國最大的游戲產業展會,會上展出的產品依舊乏善可陳,看不出什么明顯的亮點。不過這并不表示ChinaJoy缺少吸睛點,被“裝點”在各個展臺的showgirl一如前幾屆的火爆,又一次成為大眾輿論的熱點。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輸入ChinaJoy,彈出的關聯搜索關鍵詞中僅次于“ChinaJoy 2012”和“ChinaJoy門票”的就是“ChinaJoy 雅典娜”。隨著ChinaJoy展會的結束,前兩個詞的火熱程度正在直線衰減,因此“雅典娜”大有超越“門票”成為第二的趨勢,說不定加把勁還可能成為排名第一,“雅典娜”可謂是紅了半邊天。
作為一屆游戲娛樂行業的會展,按照正常邏輯,在展會上出現的“雅典娜”理所當然應該是一個游戲相關的名詞,但是這個名詞既不是一款游戲,也不是主機代號,而是showgirl——準確的說是showgirl所扮演的一個人物形象。詳細說來,在本屆ChinaJoy上有兩個雅典娜,一個是深圳中青寶的“貧民”級雅典娜,另一個是完美世界的“黃金”雅典娜。中青寶的雅典娜以布少肉多搶奪觀眾眼球,完美世界的雅典娜以華麗裝束忠實還原原著為賣點。
姑且不提及這兩位“雅典娜”和車田正美所畫的《圣斗士》的關系,光從道具的準備水平就能看出完美世界其實更下血本。但事實是最后在微博上鋪天蓋地的全是賣肉雅典娜,黃金雅典娜的人氣完全是被蓋了下去。后來因為中青寶的雅典娜裸露過多嚴重影響了展會秩序,第二天就被主辦方請了出去,于是又在微博上造成了第二波輿論。“乞丐斗寶贏了龍王,露的越多人氣越高”,這種現象讓很多有識之士大呼ChinaJoy已經陷入了低俗的怪圈。
基于以上原因,有聲音說原本作為配角的showgirl喧賓奪主,ChinaJoy直逼北京車展,原本該展出游戲和汽車新成果的大會即刻化身為showgirl的選美大戰。但從這次的“雅典娜”事件來看,ChinaJoy的“賣肉大戰”已經超越了會展本身,并延續到了網絡上:先以出位表演賺取眼球,再以負面新聞傳得人盡皆知,堪比某些網絡紅人的出名道路一樣。
其實ChinaJoy上的不雅現象存在已久,前幾屆展會上也發生過showgirl表演過于出位而被驅逐出場的事件。主辦方也為校正展會風氣幾度出過重拳,但收效甚微。強制驅敢畢竟是以犧牲展會人氣為代價,不能動輒就來一次。對于整體風氣的轉變愛莫能助,主辦方也很頭疼。即使本屆包括深圳中青寶在內的一些廠商做的出位演出受到了紅牌驅逐,但是仍然無法逆轉showgirl身上布料驟減的趨勢。
單單指著showgirl挑毛病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showgirl是由參展游戲廠商雇傭的,她們穿多穿少、怎樣表演、宣傳手段等,這些都是廠商規劃好的,可以說游戲廠商才是showgirl“越穿越少”的幕后推手。因此問題的關鍵并不是showgirl的衣服越來越少,而是某些游戲廠商自己“越穿越少”。
中國的網絡游戲發展經歷過一個從穿戴“厚實”到今天“裸奔”的變化。最開始中國網游廠商主要靠代理外國知名產品,但這一模式很容易處處受到掣肘,所以接下來有幾個大廠商就開始自己開發圖形類網絡游戲,有3D也有2D。但圖形類網游畢竟還是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和運營成本,大多數廠商只能在巨大利益的誘惑前望而卻步,用俗話來說就是“門檻”比較高。這個時候網頁游戲的出現就成為了大多數低端廠商的救命稻草,網頁游戲的優點就是低技術門檻、低運營成本、資金周轉周期短等等優點,所以各路廠商一時趨之若騖。
從最初的圖形網絡游戲發展到現在主流的網頁游戲,是經歷了一個去繁就簡的過程。如果再考慮到更早的時候國內游戲廠商拋棄單機游戲全面轉向網絡游戲陣線的歷史,就可以發現經濟利益的考量是廠商轉變的最根本因素。如果說最早廠商是為了擺脫盜版的侵蝕為了生存而“脫”,那么后來的發展就有點走味了。逐漸地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廠商就把那些影響收入的東西都“脫掉”了。于是,技術脫掉了,品位脫掉了,責任脫掉了,道德脫掉了,當再把“游戲”兩字扔掉后,到現在就只剩下“圈錢”兩個字在裸奔。
再談回到ChinaJoy身上,筆者參加過第一屆和第三屆ChinaJoy,第四屆也關注過。至少就親眼看到的情況來說,前幾屆的ChinaJoy還是以游戲相關內容為展會主角的,從形象上來說現場的各類玩偶裝吉祥物跟showgirl數量不相上下,橫向比較E3和東京電玩展這種國外大型同類展會,多少在感覺上ChinaJoy還像是一個游戲展會。而從那以后,ChinaJoy就逐漸變了味,慢慢就發展成了showgirl的嘉年華,可看和可獲取的信息就少之又少了。
某種意義上說,ChinaJoy現場的混亂和如今中國游戲市場格局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能否認,網游市場的發展情況在這幾年的ChinaJoy中都可以看出端倪。圖形網游不如頁游多,高端被國外公司占領,國內大公司控制中高檔,國內小公司在低端頁游市場大混戰。本身低端頁游就沒有什么復雜的技術在里面,只要有個把程序員,誰都可以來開網頁游戲。而網頁游戲本身的模式也單一,內容雷同,廠商只能以各種游戲以外的手段來吸引玩家——如聘請各類“名人”來擔當游戲代言人,甚至連反網癮的斗士陶宏開都可以被請出山,可見競爭已經是不擇手段。就這樣作為一款游戲的理應存在的底線被一再挑戰,而后戰場也從游戲本身轉移到游戲之外,直到最后的企業道德防線被突破,廠商終于走向了墮落。

導致今天這個局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監管。雖然名為“高科技”企業,網游和很多中國制造行業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區別。那么多廠商在惡意競爭,但卻缺乏一個有效的市場監管,天知道那些廠商會突破怎么樣的底線。兵法有云輕裝上陣,于是除了謀利這個商家生存所必須的要素,其它“衣服”就全脫光了。廠商在精神上的裸奔最終反映到了實際的展會中,所以這里并不是僅僅驅逐出位表演的showgirl和警告相關廠商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里面還體現出了中國整個網游產業的困惑和危局。
應該說當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產生這種劣幣驅逐良幣最后行業整體劣化的現象。今天的國產網游正在經歷這一時期,如果任其通過自然發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么將會使整個行業發生崩潰的危險。這里必須要有一個外因,通過設立周密的行業規則和規范來約束相關企業的產品和行為。從這點上來說,ChinaJoy又似乎是可以作為一個表率的。
對于商家來說,利固然是要謀的,但俗話就有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方面必須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并且杜絕不良文化侵蝕社會,這個任何一個企業所必須具有的道德基礎。另一方面,一個行業的有序發展也是有利于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夠長久的生利。杜絕不良手段和惡意競爭,更不能為了短時間的利益而把消費者當作砧板上的魚肉,一刀下去鮮血淋漓。說到底,只有廠商自己意識要“穿著體面”,那么他們的宣傳手段才會“包裝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