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化工學院 湖北 黃岡 438002)
食用菌過去都是靠自然野生,數量稀少,采集困難,人們食用很少,知之也甚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進入人工栽培階段,到1978年全國產量只有5萬t,隨著改革開放80年代我國食用菌產業進入了發展階段,1990年突破100萬t,到2001年達到781萬t,產值達314億元,2011年 1000萬t、產值突破1000億元,食用菌產業平均每年是以15%~20%的速度增長,目前平菇259萬t,香菇207萬t,雙孢蘑菇74萬t,金針菇38.9萬t,黑木耳42.4萬t,銀耳11.4萬t。還有姬菇、草菇、滑菇、靈芝、天麻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技術不斷改進和更新,新品種不斷增加,標準化工廠化生產不斷推進,很多地方食用菌產業可不受資源、不受資源條件的限制進行規模化栽培,產業呈強勁發展之勢。食用菌產業有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地爭肥,投資總額小,投資時間短,投資見效快,投資效益高,生產靈活快,市場前景好的特點。產業的強勢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由于食用菌產業發展過快,產業產業信息更新過速,造成社會上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態勢、發展的現狀、技術水平、產業推進缺少全面的、系統的動態的了解,這非常不利于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食用菌產業化發展迅猛,食用菌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成為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和消費國,其中互聯網對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功不可沒、如虎添翼。新興媒體的互聯網有更快捷、更低成本、更廣泛的傳播范圍和時時在線、信息共享的特點,這些都是互聯網技術在食用菌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互聯網信息量是其它是任何傳統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與食用菌的結合早已開始并趨于完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食用菌網站如雨后春筍般開通運營,專家認為,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食用菌要想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為自己的產業后浪推后浪推波助瀾,要想與網絡完美結合,不僅需要政府、網絡公司的努力,更需要廣大食用菌從業人員自身意識水平和素質的提高。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訪問全世界的目的站點,在網上只要瀏覽相關網頁或輸入關鍵詞,就可以迅速獲得包括食用菌的各行業各專業的信息。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制作網頁、申請域名、購置服務器或租用虛擬主機建立網站,可以方便的把自己的單位情況、產品介紹、所需信息傳遞給訪問者。快速的電子郵件接收、發送,更使我們在信息的交換上感受到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恩惠,正是基于上述考慮,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化工學院在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建設中不但注重產業的基礎建設,同時還注重上產業信息化水平,走上了依托網絡支撐產業快速發展軌道,具體的經驗總結如下:
為了更好產業服務,為黃岡區域經濟發展服務,2011年在原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基地與黃岡生物研究所聯合成立了黃岡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該基地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食用菌菌種制作間、食用菌配料間、產品冷藏室、食用菌出菇棚等多項硬設施,基地占地200多畝,有生產技術人員二十名,生產員工50名。長年開展十幾種菌種生產、保藏與營銷服務,菌種種類有平菇、香菇、木耳、靈芝、蜜環菌、茯苓一至三級菌種。基地生產食用菌產品種類有平菇、香菇、木耳等,產量突破100噸,產值突破300多萬元,產品主要通過批發或零售黃州農產品批發市場或鄂州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有通過保鮮、小包裝銷往黃州各大超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我院在黃岡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的同時,通過自身的努力,在計算機同行的幫助下完成了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社會服務網站的建設,在網站上分開設了聯系我們、產品銷售、技術培訓、服務熱線等欄目,在食用菌社會服務網站建設過程中由于我們經驗還不夠,技術也不成熟,采取了邊建邊改的原則,一年來我們多次調整服務欄目、更新網頁內容。通過食用菌社會服務網站我們成功地將種天麻用的蜜環菌菌種銷往重慶市開縣郭家鎮慈林村,食用菌社會服務網站為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產業產業實體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圖1
我院黃岡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以“基地化、規模化、品牌化、科技化”作為自己的發展戰略,在抓好基地基地建設、菌種生產供應、科研開發、產品安全、技術培訓、項目推進、品牌建設的同時,在硬實力建設的同時還注重建設軟實力建設,依托網站建設不斷推廣食用菌栽培先進技術,做好科技服務,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實施品牌戰略。在近兩年努力下,提高服務“三農”質量,提速黃岡市食用菌產業化水平。目前已與外地多家食用菌公司開展了多項食用菌技術合作,在網絡開展了菌種銷售與技術咨詢,建立了對外服務平臺,現在每天服務熱線忙過不停,菌種訂購郵件、取款通知單絡繹不絕,提高了社會對試驗示范基地的認知度,提高了基地的經濟效益,基地由最初的只有幾間平房發展到現在占地200畝,年產值300多萬元,基地利用網絡在提供對外服務的同時也認識了社會,提高了科技意識,目前基地平菇點穴接種技術與菇棚噴灌技術在同行中處領先水平,食用菌社會服務網站的作用如圖1所示。
[1]陳國勝.農產品營銷[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9.
[2]孟慶光.互聯網為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J].中國食用菌,2010(6).
[3]林江輝.互聯網是我國食用菌發展的新引擎[J].食用菌,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