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洪麗
(臨沂第十六中學生物組 山東 臨沂 276000)
卵磷脂(Lecithin),即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 choline,PC),作為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對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神經系統的激動性和傳導性都有重要作用。這方面國內外學者已做過大量的工作[1-6],但有關卵磷脂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我們利用從哺乳類腦組織中提取精制的卵磷脂,以大鼠為實驗動物,研究了對實驗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響,揭示了卵磷脂在降血糖方面的重要作用,為盡快研制開發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和藥物提供了實驗依據。
1.1.1 試驗所用卵磷脂采用改進的有機溶劑綜合萃取法[7]提取精制。依張龍翔[8]等方法分析,其純度可達98%,符合試驗試劑標準。
1.1.2 實驗動物采用二級 SD雄性大鼠 12只, 體重 210±5.3g,濟南北園動物養殖場提供。
1.2.1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取二級SD雄性大鼠8只,適應飼喂1w,按100mg/k體重尾靜脈注射四氧嘧啶液,在四氧嘧啶作用下,將大鼠胰島β細胞損傷,造成胰島素發生障礙,形成實驗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1.2.2 血糖測定 糖尿病大鼠造模1w后,隨機分為A,B兩組,另設未造模的空白對照1組(C組)。在斷食3hr時,分別測定血糖值,然后給A、C組飼喂符合AOAC動物營養標準的基礎飼料,B組飼喂添加卵磷脂的標準基礎飼料;卵磷脂終含量為100mg/kg。三組飼養環境條件一致,溫度25±1℃,相對濕度70%。實驗5w后,分別取尾靜脈血,以鄰甲苯胺法[9]測血糖值。
1.2.3 數據處理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10],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差異顯著性以t檢驗判定。
飼喂5w后與造模1w時血糖測定結果顯示,A組與C組基本無變化,而B組血糖降低非常顯著(p<0.01),血糖平均降低率為30.77%,最低血糖含量趨于正常值(表1)
表1 卵磷脂對血糖含量的影響(mmol/L,)

表1 卵磷脂對血糖含量的影響(mmol/L,)
*與造模1w時比較:p<0.01**與飼喂5w時實驗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造模1w 飼喂5w 平均降低率(%) 最低血糖含量A 8.68±0.57 8.74±0.29 8.02 B 8.71±0.62 6.03±0.72*** 30.77 5.31 C 5.27±0.84 5.33±0.26** 4.39
卵磷脂作為細胞膜的基本成分,多存在于膜的外層脂質分子中,與膜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對水分及一些化學物質起屏障作用,影響著膜的穩態。胞間基質中同樣含有較多的卵磷脂,由此協調細胞間的關系,維持整個組織的整體性和滲透屏障功能。
血糖濃度的高低除受機體代謝,特別是內分泌系統的調控外,外源性物質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補充外源性磷脂,通過滲透吸收,不但可改善細胞營養,重新修飾生物膜,有效刺激細胞增生。而且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含量,為開發研制以卵磷脂為主的治療糖尿病的保健食品和藥物提供了實驗依據,至于卵磷脂降血糖作用的詳細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1]Walter M.Sphingolipids are required for mammalian epiderman barrier function.The Journal of Cinical Investigation Inc,.1991(88):1338-1345
[2]Man Maoqiang,Feingold KR,Elias PM.Inhibition of ? cholesterol and sphingolipid synthesis causes pardoxical effects on permeability barrier homeostasis.Th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1993,101(2):185-190.
[3]Man M.Fatty acids are required for permeability barrier homeostasis.J Clin Invest,1993,92.
[4]徐承水,張向峰.脂類混合物對人體皮膚的生物學效應[J].皮膚病與性病,1997,19(3):1-2.
[5]徐承水,黨本元.神經醇磷脂的細胞病理[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9,15(1):87-88.
[6]徐承水.神經醇磷脂對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的影響[J].環境與健康雜志,1999,16(4):215-216.
[7]徐承水,黨本元,李亞.豬腦組織中磷脂的綜合提取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報,1998,24(1):98-101.
[8]張龍翔.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6:36.
[9]上海醫學化驗所,主編.臨床生化檢驗[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14-16.
[10]杜榮騫.生物統計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