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斌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鄭州 450000)
伴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地深化,往全球化的趨勢發展,任何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繁榮都離不開整個創新團隊的努力,任何一個環節都要需全體的奮斗,單一的人或者物很難完成高強度和復雜的工作,而任何一個產品的構成和進步,或者企業的獲益都需要集體的創意。在現今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企業想要在這個多變的環境中迅速發展起來,提高技術,完成這種密集型的工作,就需要認清楚現今工作范圍的整個大環境,重復利用好集成的優勢,充分加強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系,又爭取在環境中進行創新,整合合作資源,來實現自身企業的發展,優勢互補。
每一個企業針對的產品不同,相對應的技術復雜度也不相同,故每一個產品技術多牽涉到的知識、內容和資源都相互不同,非常的多元化,因而針對這個情況,每一個團隊要充分利用好團隊中每一個個體的優勢,使之優勢互補,使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都能充分發揮好自己的工作優勢,創造出多元化的集成創新。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每一個能力的主體能力主動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并且積極思考針對產品的開發,團隊之間要相互協作,從而創造集體的效益。針對這個情況,本文從集成創新的涵義出發,闡述了一個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涵蓋的集成創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突出表明了在一個集成的大環境下,只要各個個體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將優勢實現最大化,容易完成企業產品的進化設計研發,才能提高產品優勢。
集成創新就是一個形成優勢互補的動態整合過程,該過程中需要各種技術,不管在信息方面還是在管理方面,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藥主要對內容的選擇、優化和集成,創造出各種新的要素。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誕生,傳統的線性集成創新已經發展到了網路優化的趨勢,同時也伴隨著網絡的靈活性特性和多樣化特性,使之更加注重于產品的質量。到現今為止,對于集成創新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的標準,但是從現有的幾種表述中可以看出,整個集成創新的過程主體就是公司、單位或者企業,而這個過程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主體的利益提升,占領市場,過程是將各個要素進行創新集成,提高產品設計和進化,依靠的關鍵在于提高整個企業的競爭力,使創新與資源相互協調,從而形成最優的集成效益,得到匹配的最佳。
新產品的創新開發,關系到很多的因素和環節,除了上述講到的關于產品的創新,還需要確保做到這個產品創新主體的能力,保證主體在創新活動的參與,這也是產品集成創新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提高特征。要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力,與用戶保持一定的聯系,交流各自的心得。在此同時,也要關注企業產品開發環境與市場用戶信息之間的相互匹配情況,這個與集成創新有著非常重大的聯系,是基礎,這與產品集成創新的方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經一些科學論證,只要企業將用戶反饋的信息用于產品的技術創新上面,才能保證產品的進化提高。因為這種產品的開發符合用戶的功能要求,具備高質量的硬件條件,才能在市場競爭的這個大環境下取得優勢。
從集成創新的本質上可以看出,實際上是各種創新要素的集合與交叉,這就激發出各種不同類型資源之間的協同作用。從傳統的只是工藝上的改進到現在的在集成模塊中的技術上的進步,涉及到的方面越來越廣泛,不僅要求在企業結構上的改變,還要求在資源上的整頓等,這就賦予集成創新更多內容,包括技術、知識和能力等,且各要素之間都協同良好。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企業為了獲得成功,對產品的需求準確預測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選擇正確的設想,這些設想與系統的技術進化趨勢相適應,還要正確的確認這些設想的需求。每種需求的類型是一種層次結構,一種需求導致另一種需求的出現,新需求又導致更新需求的出現需求進化定律正是基于這種需求增長趨勢提出的,而且人類需求進化主要沿兩個方向發展,分別是基本需求的出現和已有需求的發展。
其一個主要的需求進化趨勢的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需求的結構趨勢圖
而滿足需求的功能方法主要是依靠和利用已知功能滿足需求,然后通過已有系統實現功能和滿足需求。需求通過已知功能及新功能實現,功能實現的變化可以定義需求進化的趨勢,歸為如下五類:理想化(Idealization of needs)、動態化(Dynamization of needs)、協調化(Coordination of needs)、 集成化(Integration of needs)和 專門化(Specialization of needs)。
該需求進化的趨勢指出增加需求的數量、提高需求的質量,減少實現這些需求的時間消耗及副作用才是需求的特征。該類需求在需要的時間、地點及環境下得到滿足,增加需求數量及改進其質量,使用新辦法或額外的新方式以提高需求質量滿足新需要,減少時間消耗及有害作用減少消耗時間,同時也意味著滿足人們的需要。
從歷史的觀點研究一類產品,會發現這些產品今天的實現形式與其剛誕生時相比已有很大或根本性的變化。但這些產品的主要功能并沒有變化,但是效益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針對這個現象,如何在集成化的環境中進行技術的創新。在現代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產業關聯度日益提高,技術的相互依存度增強,單項技術的突破再不能獨柱擎天,必須要通過整合相關配套技術、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式才能最終形成生產力和競爭力。在這種背景下,從某種程度上講,集成創新更具有持續的優勢;在現代科技發展中,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競爭優勢,往往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突破的意義。
從創新一個產品的生產工藝可以看出,集成的創新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方面,在形成一個成品過程中產生出一個產生鏈,在這個產生鏈中,任何一個地方的整合或者改變都能產生非常大的經濟落差,故可以在縱向中選取一個進行創新和技術改進。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隨著科學的進步,發現了許多不同性質通途的產品,而通過將相關的產品進行整合和改造,又可以創造出另外一種不同的產品,像是施樂公司中的復印機,又是從橫向中的創新中的很好的證明。以后伴隨著各學科知識地不斷升華和普及,在現今知識為首位的年代,集成創新是一個不再遙遠的詞匯,而是擺在每一個領導面前的為我所用之法。我們要在追求完全原始的開拓,更可以進行集成創新,且面對著我們國家現今的國情來看,集成創新更具有符合時代的意義,不易消耗太多的風險投資,且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效益,在這里要中重點闡述一下的是,雖然我們重視集成創新,但并非說集成創新可以很輕易的做到,也需要經過大量的努力和實踐才能完全的實現和找到與現今企業的關聯點,從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整個過程產生的經濟效益更高。
當然在這個大力提倡集成創新技術的改革中,還要兼顧企業和政府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要明確自身企業的主體地位,注重企業產品的技術改革與集成的環境,將注意力放置在市場競爭中,同時也需要有高瞻遠矚的謀略,選擇與企業相關聯的高度技術和帶動性產品項目,實現單個突破,形成競爭的優勢,充分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自身企業的技術高產化,做到將集體的功能擴大化,大步向前,每天進步。
本文從集成創新的角度進行了各方面的綜述,同時針對企業中產品技術的創新進行了詳細地介紹,表明了在集成的這個大環境下面,各個企業更好利用好這個大趨勢,對自身的產品技術進行革新,爭創更好的經濟效益。
[1] 檀潤華, 張瑞紅, 等.基于技術進化的產品設計過程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 2002,38(12): 60-65.
[2] 曹國忠, 檀潤華, 孫建廣, 基于擴展效應模型的功能設計過程及實現[J].機械工程學報, 2009, 45(7): 157-167.
[3] 慕玲, 路風, 集成創新的要素[J].中國軟科學, 2003(11):105-111.
[4] 盧顯文, 王毅達產品開發集成創新的過程與機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06, 27(5): 10-15.
[5] 張米爾, 楊阿猛.基于技術集成的產品創新和產品衍生研究[J].科研管理, 2005,26(1):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