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偉

有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整版的攝影報道,關注的對象是角膜捐獻者。
“廖群,24歲,因患有白血病在家鄉靜養。她說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能都已無法完成。但她還是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捐獻角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這個世界,去看我沒有看到的東西。”
報紙照片上是一位姑娘的側影。她的眼睛閉著,臉上有一道在陽光下閃著光亮的淚痕。這應該是一位時尚、漂亮的姑娘。
還有幾個人的影像,看說明文字得知,他們“已去世”。他們最大的43歲,最小的才出生6天。孩子的父親替孩子作了捐獻眼角膜的決定:“我想把孩子的眼角膜捐獻給有眼疾的孩子,天堂里,我的孩子也一定是光明的。”
當然,還有3位剛做完眼角膜移植的人的照片,他們中有76歲的老人,也有正在享受著青春年華的大學生。當這些臉上流露出幸福和滿足的人的照片與旁邊“已去世”的人的照片兩相對比時,我發現那份幸福與滿足竟然是一樣的——那里面,都有一份安定。
最讓我動容的,是一位姑娘的一句話。戴朝燦,26歲,在出租房內。2004年被確診患有尿毒癥后,從大學休學的戴朝燦一直在與病魔作斗爭。數年來,她一直在尋找腎源而不得。經過理性的思考后,她決定捐獻出包括角膜在內的器官。對于那些比她幸運的人,她想說:“素未謀面,好好活著。”
“素未謀面,好好活著。”照片上的那位姑娘,側身站立,臉上的表情無法用一句話說清。但當讀到這句話時,我的心中卻仿佛有一根琴弦被猛地撥動。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太多太多我們未見之人。這些我們沒有見過的人,有著各自的故事和那些故事里的疼痛或精彩。但在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我們很難如此集中又直接地面對一些這樣的人,面對他們的生命所遭受的疼痛,面對他們那種經心靈的清泉澆灌、人性的光芒照耀而生發出來的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新生。
人性的惡,我們聽說過很多。從電視上的“警方報道”再到生活中的坑蒙拐騙偷搶,從殘忍到冷漠,從利用到欺騙,其花樣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不管這人性的惡有多紛亂,有這句“素未謀面,好好活著”在,就有一份從容和安定在。這從容來自生命的豁達,這安定來自對于生命價值的更高層次的解讀和演繹。
所以,這人性的美,也同樣沒有止境。正因為有了這些人性之美,我們的心才會有堤壩、有底線、有框架,才會不斷生長出鮮花,去占領生命花園中的角角落落。
那些人性的美,如一座隱現于霧靄中的山峰,風光綺麗、風情無限。我雖登不到,但我能看到、能感覺到。我相信這山峰的存在,并且在努力攀登這山峰。即便我登不上頂峰,我依舊充滿了喜樂,因為我看到了風景,我感覺到了帶著香氣的清風,聽到了淙淙的山泉聲。
“素未謀面,好好活著。”這位26歲的姑娘把這句話說給所有像你我一樣的陌生人。生命對于她而言,又是怎樣的一段旅程?我們無從得知細節,但因為有了這句話,我想,她的這段旅程就會有溫暖、有光亮,她就不會孤單和軟弱。
而我,一個你從來沒有見過的陌生人,也愿意把這句話反贈給你。姑娘,為你祈禱:“素未謀面,好好活著。”
(劉強摘自《雜文選刊》2012年4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