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天明
區域
郴州吏治風暴
□ 傅天明

2010年后,湖南郴州市頻繁組織官員學習。圖/CFP
一次整頓干部作風的掀起,400多人成為焦點,700多名不在崗國家公職人員被清理。郴州要用史上最嚴厲的問責,切實實現全市干部作風、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截至5月4日,湖南省郴州市作風大整頓活動共問責單位83個,問責人員476人(處級16人、科級138人),清理不在崗國家公職人員780人。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告訴記者,郴州要用史上最嚴厲的問責,掀起“吏治風暴”,切實實現全市干部作風、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自2006年,湖南省郴州歷經了史上罕見的官場系列腐敗案,又接連遭遇多次自然災害,郴州干部情緒跌入谷底,經濟發展陷入窘境。如何走出天災人禍,成為擋在當地主政官員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多次試水,一場由黨政一把手掛帥的作風大整頓“吏治風暴”在郴州刮興起。
2012年4月18日,晚上8點。
郴州桂陽黃沙坪鎮政府大門緊閉,郴州作風大整頓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工作組)扮演當地百姓,經過良久交涉,大門才緩緩打開,當晚19名值班人員,到崗才4人。
按相關規定,工作日應當在當地留宿,無正當理由,“走讀”者將會被問責。
這只是一次普通抽查暗訪,當天,工作組分為數組,對郴州下轄縣區的多個鄉鎮進行了暗訪。
另一頭,郴州市區。工作組輾轉多次,才找到早已搬家的郴州市交通局,在該局計劃基建統計科的一臺電腦上,諸多不良網站在工作時間打開。在對郴州市公路局養護科一名宋姓科長的電腦進行檢查時,上班時間瀏覽的情色網站記錄還未刪除。
這些被當地稱為“太平官”的人,正在觸犯作風大整頓的紅線。
2012年伊始,郴州市召開了反腐敗工作和“作風大整頓”活動動員大會,宣布了《郴州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作風問責暫行辦法》和“五個一律免職”的決定:對干部“索拿卡要”、參與賭博、醉酒駕駛、違反規定大辦婚喪喜慶以及上班時間打牌、炒股、玩電游或到休閑娛樂場所的一律免職。
這些觸犯紅線的公職人員后來發現,免職只是一部分。
郴州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副主任李成勇在辦公電腦上打開股票軟件,縮小保存在電腦桌面快捷欄。
這個小心翼翼的動作未能逃過郴州電視臺的攝像機。
李上班的態度被拍攝成專題片曝光,并通知其所在單位觀看,李在當地“一夜成名”。隨后是問責:書面檢查,全局通報批評,免去副主任職務,取消2012年度評先評優資格、取消年度考核獎金。
郴州市農業局原副局長鄧勇男在上班時間瀏覽股票行情,暗訪人員走到他的電腦前,他的副處級“帽子”也丟了。
經過媒體曝光和單位問責,效果開始顯現。
郴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規劃財務科辦公室里,一名工作人員用電腦正悠閑地下象棋,突然發現工作組來到,連聲說,“我知道錯了,對不起,我再也不搞這個了,對不起。”
當然,并非每個工作人員都是如此“知錯”。
在郴州市教育局,工作組以為補課收費為由來到基礎教育科,受理投訴的工作人員態度友善,在其指引下,工作組抵達6樓。
不料,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工作人員高聲叱喝,“你是哪里的?”硬邦邦的口氣讓暗訪工作組驚愕。
“如此態度,可見他們平時對前來辦事的群眾,態度是怎樣的。”工作組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感嘆,暗訪,讓一些干部原形盡露。
在工作組工作人員看來,只要沒有查到自己身上,一些“太平官”依然不做事、不管事,對老百姓態度粗暴,逐漸將一些大問題暴露出來。
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對記者說,經過暗訪,發現了3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工作質量層面;二是工作紀律層面;三是違紀違法層面。
“這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我們現在是兩個抓手!”工作組一名負責人曹文斌向記者介紹,一個抓投訴受理、一個抓明察暗訪,關鍵的一點是,讓老百姓都能參與進來,這樣效果才能更為明顯。
每次外出暗訪也有嚴格的紀律性。首先,由工作組制定方案,分設小組長帶隊暗訪,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后回來匯總。調查情況證實后,制成專題片,在電視臺曝光。
多次參與暗訪的工作組成員江崢嶸告訴記者,整個行程都在保密中。“一般提前半小時得到通知,出發前上交手機,暗訪主題內容會告知,但路線和單位只有每組的小組長才清楚。”
江說,自己被選調過來,組織上也有考慮,年輕、在當地關系網不復雜。
作為此次活動的具體執行人、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兼任郴州市作風大整頓活動領導小組常務副主任。2012年1月初,他帶隊考察了武漢、長沙等地,并分析研究了山西等省的成功經驗,然后結合本地來研究。
在郴州本地,曾經因“嘉禾拆遷”、“嘉禾高考舞弊”等負面新聞被外界熟知的嘉禾縣,在2011年就提前上演了作風大整頓。當地每周就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對相關單位“一把手”進行電視問政。
同時,宜章縣實行考核,年底對領導干部實行末位淘汰。在當地,整頓活動引起當地群眾的熱情參與,該縣一名政府干部說,“動真格了才能取得老百姓信任,老百姓最怕一陣風、最怕是作秀。”
有一個細節在當地流傳。宜章縣有一位老百姓投訴當地派出所的教導員亂收費,工作組介入調查后發現,該教導員不管收費這一塊,也確實不存在亂收費問題。
按投訴程序,工作組把結果反饋到該投訴人時,他首先是吃驚,隨后一臉歉意:“當時,我喝了酒,看到電視里公布投訴電話,就隨便說了個事,想試試電話能不能通,也想看看你們會不會去調查,沒想到動了真格。”
“這說明,我們監督干部、公職人員的同時,群眾也在監督我們!”郴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光躍對記者說。
“有了群眾參與,效果確實很顯然!”江崢嶸有一個親身體驗,其姑姑每次來郴州辦理一些醫保業務,一待好幾天;辦理期間,會叫江崢嶸一起逛街,可最近來了就走。江不解,其姑姑答復,以前辦理業務需要幾天時間,現在一天能辦完,效率顯然提高了許多。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門,毗鄰廣東、江西,城東北郊有一條名為郴江的小河彎彎曲曲、繞城而過。
2006年,郴州市發生了震驚全國的系列腐敗案。以李大倫為代表的一批腐敗官員先后落馬,遭受重挫的郴州久久不能恢復元氣。隨后,接連出現自然災害,將這座環境幽雅的山水之城推向命運的十字路口。
天災人禍一度讓郴州的干部們情緒低迷。
劉光躍向記者介紹,現任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把預防腐敗看得很重,作風建設是防患于未然,在苗頭時候就要滅掉。
郴州一些黨政干部至今還清晰記得:2008年,剛剛從湖南省會長沙空降郴州的向力力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一方面為郴州面臨困境找出路,一方面要為全市的領導干部打氣。
“當時,一個成功經驗是把干部逼上一線、逼上項目。當時也進行了作風整頓,問責處理的人也蠻多。”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告訴記者,效果很好,經濟發展很明顯。
一個“逼”字,逐漸讓這個負重的城市開始轉身。

2012年2月24日,郴州市市規劃局召開作風大整頓動員大會。
自2008年,郴州經過了3年的“后發趕超”,效果開始體現。2011年,郴州經濟社會發展從尾巴首次進入湖南第一方陣。
當經濟開始發展,一些黨政機關的官僚問題又萌生了:干部臉好看,門好進,就是事情不好辦,干部工作消極,不愿干事,效率低下。
在這個情況下,郴州市委、市政府開始醞釀這次作風大整頓活動。
“如果對我的處理能夠對全市的干部真正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還是很值得的。”上述郴州市農業局原副局長在以“負面典型”形象出現在當地媒體上后,滿肚子悔意,現在他能夠坦然認識錯誤,并決心改正。
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得知這些干部能夠認識到問題,并積極應對,心里感到欣慰。
向力力說,郴州要用史上最嚴厲的問責,掀起“吏治風暴”,切實實現全市干部作風、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時下,郴州民眾反映的情況和處理的結果均登記在冊,對各種投訴和新聞媒體曝光的問題,均予以受理,啟動問責程序。相關部門必須限期辦理和回復,最后還必須由投訴人簽署是否滿意的意見。
該方式調動了郴州市及其下轄各個區縣老百姓的積極性。在街頭巷尾,都能聽到老百姓對活動的討論,一名出租車司機向記者介紹該活動時,用“非常給力”來評價,他希望該活動不要一陣風,能夠長久堅持下去。
記者從郴州市紀委了解到,在整頓作風進入深水區后,調查出了多起涉嫌腐敗的問題,郴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將會深入調查。
“這個活動的生命力與有效性,首先就在于它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拉近政府部門和老百姓的感情。”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說,只有當投訴的渠道暢通并且有效時,國家公職人員才會感受到來自群眾監督的壓力,有了職能部門、媒體和老百姓的監督合力,活動就能得以延續。
郴州作風大整頓經驗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建國也作出批示:“這一活動,思路新、組織嚴、措施實、問責硬、效果好,值得倡導和推介。”
記者:郴州這次作風大整頓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向力力(郴州市委書記):經歷了系列腐敗案和自然災害,郴州處于一個低迷狀態。當時,湖南省委、省政府對郴州寄予了厚望,希望郴州在低谷中崛起,希望郴州發揮好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發揮好湖南開放的橋頭堡作用。
從2008年,郴州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成效也比較明顯;郴州經濟從2009年的低基數高增長,到2010年的高基數高增長,再邁向2011年的高質量高增長,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來說,還是補課、后發趕超的階段。
我們今年(2012)開始大干新三年。過去幾年重塑了信心,進入了快車道。我們大干新三年的內容是:交通大建設、產業大轉移、城市大提質和作風大整頓。作風大整頓是保障。
記者:郴州緣何在此時提出作風大整頓?
向力力:早幾年郴州干部跌入到了低谷,我們覺得第一個問題是放下包袱、走出陰影,要一心干事創業,用發展來凝聚人心,解放思想,不要有系列腐敗案的包袱。
這幾年大家氣順了、眼界開闊了,包袱卸下了,走出了陰影,我們要保持郴州可持續性發展,我們認真、冷靜、客觀地分析了干部隊伍狀況,列出了7方面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影響郴州健康持續發展,可能再次出現腐敗案問題。

湖南郴州市市委書記向力力
記者:作風大整頓現在步入哪個階段,如何衡量郴州干部作風標準?
向力力:這是一個開始。干部所出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是要建立一個常態化的機制。我們不是搞幾次就完,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時間表,直到問題根本解決。不說人民群眾完全滿意,至少要人民群眾基本滿意。
記者:現在整頓干部作風的困難在哪兒?
向力力:可能會得罪不少人,要敢于得罪人。只要不是因為個人利益,只要是為一個地方的發展,我相信受到處分的人也會理解。
期間也有不少人來說情,這就要頂住說情、頂住壓力。歷史可以證明,從長遠來看,是避免干部犯錯、違法,實際是保護、愛護干部,最后成就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