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如何選拔女宇航員


從左至右依次為:世界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前蘇聯(lián)宇航員瓦蓮京娜;亞洲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日本宇航員向井千秋;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成功發(fā)射,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和其他兩名男航天員一起,搭載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
在“神九”發(fā)射成功之前,全球已有7個國家共56名女航天員到過太空,約占航天員總數(shù)的一成。其中有兩位航天飛機女指令長,1位航天飛機駕駛員,11人完成太空行走。我國的首位女宇航員劉洋將成為世界第57名女宇航員。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各國女航天員首次登陸太空時的平均年齡約為37歲。美國的女航天員從25歲到55歲不等。而英國唯一的女航天員海倫?沙曼登陸太空時年僅28歲。韓國的李素妍2008年登陸太空時也只有30歲。
整體來看,登上過太空的女航天員絕大部分在重返陸地之后,繼續(xù)從事航天事業(yè)。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重返地球后,積極地從事與航天有關的社會活動,還希望能參加火星探險;日本首位女航天員向井千秋在重返陸地后,擔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gòu)載人航天技術(shù)部航天醫(yī)學生物學研究室室長,主持和協(xié)調(diào)各項研究,并仍夢想有一天登上月球。
另外,由于歐美的女航天員有些是應征產(chǎn)生,有一部分人重返陸地后選擇回到自己的本職行業(yè)。
英國女航天員海倫?沙曼是一名化學家,登上太空之后被授予大英帝國勛章,同年被選為皇家化學協(xié)會榮譽會員,隨后到了廣播電臺工作,同時教授科學教育。
盡管女性的身體條件通常不及男性,但她們不會得到“放低標準”的優(yōu)待。通過航天員標準的人就像所謂的“全能戰(zhàn)士”。
以俄羅斯為例,想成為參加訓練的航天員大致需要過三關。第一是身體條件關:申請者要通過30多項醫(yī)學檢查,確認身體“絕對健康”;第二是專業(yè)技能關,申請者必須未滿33歲,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和5年工作經(jīng)驗,對航天歷史、航天知識和英語都有要求;最后是道德心理關,評審部門會考察申請者的性格、專注力、人際交往能力、創(chuàng)造力、抗壓能力,以及其家庭關系、擇業(yè)動機等。這些嚴苛的標準對男人來說都不是容易事。
英國唯一的女航天員海倫?沙曼在成為航天員之前是化學家。她“飛天”是要去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海倫?沙曼當年的競爭者有1.3萬多人。歐洲宇航局的選拔工作至少歷時1年,包括生理及心理測試。入選者要參加長達5年的基礎訓練、進階訓練和特定訓練。
很多通過篩選的人在進階訓練和特定訓練中被淘汰下來。“比如個性太強的就容易被淘汰,理由是密閉空間中和同伴一起工作需要很好的合作精神,以及更成熟的心理條件。這樣更容易服從指令。”歐洲宇航局的負責人說道。
如果非得在男女航天員之間找點兒差別,那就是女航天員最好結(jié)婚生育過。除了出于對后代負責任的考慮,盡量選擇已婚者的原因是已婚女性在身體、心理方面都會更成熟一些。
美國宇航局前任女航天員莉薩?諾瓦克在乘坐“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風光一圈不久后,因為感情糾葛,帶著氣槍和刀具,駕車狂追情敵1500公里;遭到涉嫌謀殺的指控,后獲緩刑,并被開除。因此美國宇航局不得不執(zhí)行最嚴厲的心理測試程序。
在同等條件下,“媽媽”航天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強,抗壓能力也更好。
美國南加州大學人類學和預防醫(yī)學教授帕林卡斯稱,理想的航天員候選人應該是那些年齡更大的人,他們的年齡至少要在30歲以上,情緒穩(wěn)定,從未出現(xiàn)過任何沮喪或神經(jīng)質(zhì)傾向。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