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不易
靈魂在遠方
□ 楊不易

【書 名】《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
【作 者】聶作平
【出 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日 期】2012年4月版
夢想大概有兩種,一種在未來,一種在遠方。未來常遙不可知,而遠方總在那里若有若無地向你招手。因此,一個人自測是否還有夢想,是否激情已逝心如死灰,最好的辦法,就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想不想去陌生的地方走一趟?是不是還有離家出走的沖動?”
但是,大部分的人,一生只囿于10公里的圓圈生活,現在有了公共汽車,也總是不出200公里以外。很多人,只能依靠地圖冊,還有旅游雜志,來填補對于遠方的癡心妄想。是的,大多人都是如此。那么,如果選擇在紙上一圓去遠方的夢想,四川作家聶作平的新作《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一書,當是很好的選擇。
當年待在川南僻壤之地,聶作平也曾是“地圖旅行家”,對著一本24開的地圖,癡狂地想要遠走高飛。最終,他從自貢出發來到成都,并在最近十年里開始一次次遠行,記錄在筆下。這正是《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一書值得一讀的可取之處。一般旅游者,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小資漫游者,又過于自我和專注細節;而那些旅游雜志,常常是膚淺的圖片堆積,并且總有廣告的嫌疑……而聶作平的這本書,因為積聚了多年的癡狂,一旦噴涌,便是另一種呈現。
一路鐘情,作者對他所到之處,自然充滿熱情和人文關懷。一個“情”字,注定了這本書的每一行文字,都充盈著深情。比如《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一文,旅行者如此有耐性,深入到土著生活中,將他們幾十年的艱辛和夢想一一道來。這在旅行作家中是少見的。
當讀到郭亮村的隧道打通,村支書用卡車把村里70歲以上老人送到鄭州開眼界一節時,你就會知道,聶作平對遠方的向往,與這座村子的感情是相通的。因此,他才有耐性,用深情細膩的筆調來精心刻畫。
這本書分為名川秀水、雄山奇峰、舊物新緣、古跡重尋、優雅之旅、邊城風光六個部分,講述了聶作平10年以來游歷祖國山河大地的鐘情之旅。在鐘情的路上,橫跨古今,縱覽歷史,于祖國之風光,既能從大處欣賞其雄奇壯麗,又能從小處領略其優雅靈秀;既能從古跡中挖掘出塵封故事,又能從新城中發現些生活奇趣……聶作平人生經歷足夠豐富,其路上的經歷也足夠豐富,其寫作經歷依舊足夠豐富;這三種豐富組成了他的這本書,使得這本《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成為內容豐富、內涵豐富、感情豐富的一部精品之作。
大氣縱橫,是這本書的另一個特點。當小資們在旅游雜志上,一遍又一遍地抒寫某個咖啡館的時候,聶作平已經站在了高山之顛,具備了廣闊的視野,一眼望去,百萬河山都在胸中。《盤旋在云端的隱秘通道》、《大中國的海上走廊》、《蜀道:那條深入四川血脈的路》,能讓地圖上生硬的符號一瞬間生動具體起來。這種既有大局眼光,又不失人文細節的文字,使聶作平的這本書與眾不同,捧之難棄。
那么,那些旅行中最打動人的細節呢?“冬天里難得的好陽光如同金子一樣灑在起伏的樓閣上,那些古老或新生的窗欞也便染上了一層不真實的暖意。”“下午,陽光稍微柔和了一些,光線從柏樹的枝蔓間透過來,小心翼翼地射在‘太和元氣’4個墨意淋漓的大字上……”在文字上,是聶作平特色的隨筆風格,細膩而飽滿,充滿個人的體驗和感觸。所以,這不是一本普通的走馬觀花的旅游書,是一本大氣而細節、深度而深情、人文而私我的體驗式隨筆集。
《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大多是聶作平10年來刊發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篇章,他也因此與馬麗華、王旭峰、范曉等一起獲得“中國國家地理10周年文章貢獻獎”。可以說,這本書既是聶作平十年中旅行隨筆的精華,也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10年來的精華文字。
“靈魂在高處。靈魂在遠方。靈魂需要流浪。”這是聶作平10年遠足的感悟。
【編輯微語】
“用行動來證實,用腳步來注解。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是一部像美劇一樣好看的游記,這是一部評價很高的公路紀錄片。
【書 名】《一路向南:到世界的邊緣》
【作 者】孫民
【出 版】中信出版社
【日 期】2011年6月版

【編輯微語】
當年勇敢無懼的少女,單槍匹馬,像一顆孤獨的行星,走向國境邊界,有機會就想往外闖,往外飛。旅行,對于生活在藍天白云下的每一個人都具有不可阻擋的吸引力。
【書 名】《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作 者】新井一二三
【出 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 期】2011年4月版

【編輯微語】
旅行,憑的不是錢和假期,而是熱情和時機;旅行,能讓人最大限度享受最寶貴的人生樂趣;旅行,能為我們贏來客觀審視自己的寶貴時刻,讓生命更加豐富。
【書 名】《上班族也能環球旅行》
【作 者】曹銀貞
【出 版】中信出版社
【日 期】2011年11月版

□ 編輯 王季璐 □ 美編 徐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