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崇濤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急性生活中毒性疾病,在基層醫院甚為常見。其中遲發性腦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其最嚴重的并發癥,系指急性中毒患者經搶救,中毒癥狀緩解或消失2~60天后,再度出現的神經精神癥狀。由于基層醫療條件較落后及重視不夠,或因沒有高壓氧醫療設施,一氧化碳中毒經治療清醒后就終止治療,導致遲發性腦病的發生率較高。在患者中的發病率高達10%~30%[1-2],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造成治療困難,預后差的現狀,成為當今醫學界關注的熱點。現將我院2008年至今病例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78例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14~78歲,其中14~20歲2例,21~30歲3例,31~40歲3例,41~50歲12例,51~60歲18例,60歲以上40例;病因:煤氣管道泄漏中毒3例,冬季在密閉的室內用煤爐取暖,而無良好的排煙設施所致75例。發病時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史,昏迷時間40min~2d,假愈期3~55d。
2.遲發性腦病判定標準[3]:急性CO中毒后2~60天"假愈期"后突然起病,表現以急性癡呆為主的神經精神癥狀:多為發呆、緘默、記憶力下降、語無倫次、迷途、易激惹、二便失禁。行腦電圖(EEG)、頭顱CT或MRI檢查異常等。
3.臨床表現和體征如下表所示:

表1 78例急性CO中毒遲發性腦病癥狀體征
4.輔助檢查78例患者行腦電圖檢查均異常,結果以長時間廣泛出現持續性不規則彌漫性慢波為主要表現,嚴重者還可出現平坦波形,少數患者可出現棘波或尖波等異常波形,臨床癥狀輕重與腦電圖異常程度平行。頭顱CT或MRI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存在雙側基底節區低密度灶45例,雙側額葉皮質低密度改變12例,白質脫髓鞘改變31例,腦萎縮12例。
5.治療方法 全部病例均予腦細胞活化劑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以及對癥支持療法。同時給予高壓氧治療,1次/日,每日氧療約 1.5h,10天為 1個療程,治療3~6個療程。平均住院天數為40天。
1.療效判定標準[4]: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語言及智能基本正常,從事原來的工作;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智力較前差,思維、記憶力減退,生活可自理;好轉:癥狀與體征還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對刺激有反應,無效;癥狀與體征治療前后無改變.
2.治療結果 痊愈19例(24.35%),顯效39(50%)例,好轉 16(20.51%)例,無效4(5%)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生后,由于缺氧和腦水腫后的腦血液循環障礙,可促使血栓形成、缺血性軟化及廣泛脫髓鞘病變,致使一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經假愈期后又發生多種神經精神癥狀的遲發性腦病。多年來,國內外對其具體發病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仍未完全闡明。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①缺血缺氧機制,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中的含鐵血黃素有較高的親和力,同時與鐵離子結合的一氧化碳不易分離,不僅使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能力降低,同時也使含氧血紅蛋白釋放氧的能力降低,使機體處于嚴重的缺氧狀態[5]。②細胞凋亡機制:實驗表明活體神經細胞暴露在CO環境中可引起凋亡,應用抗氧化劑進行預處理后可以減少神經細胞凋亡率,說明氧自由基損傷在細胞凋亡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6]。③炎癥及免疫損傷機制:Thom等認為CO中毒造成的神經病理損害不能單純用缺氧應激來解釋,CO中毒遲發性腦部病理改變與髓磷脂堿性蛋白(MBP)的免疫應答有關。急性CO中毒后,腦內大量自由基的生成,激活了自身免疫反應,使腦內堿性蛋白髓鞘因免疫攻擊而脫失,從而啟動了致遲發性神經精神后遺癥的程序。可見,氧自由基損傷在誘發DEACMP的病理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④血管及循環因素機制:血管在缺氧時出現通透性增高、血管內皮活性因子釋放、炎癥因子游離、炎癥細胞活性增強、游離等,從而造成一系列繼發性的損傷。研究發現在急性CO中毒患者局部腦血流量存在著異常,急性期腦血流灌注量不足,這些表現集中在額葉、顳葉、頂葉,與遲發性腦病病變部位吻合。⑤CO/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號轉導機制:NO在體內含量過多便具有神經毒性,可引起腦損傷。CO中毒后,NO合酶(NOS)被激活,導致大量NO生成;王伯良等[7]通過觀察急性CO中毒患者血漿中NO在應用納洛酮治療前后的變化認為NO可能參與了CO中毒后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
在上述幾種學說中,中樞神經系統的缺氧缺血作為始動因素,在DECAMP的發生發展的各個環節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而高壓氧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迅速糾正機體缺氧,促進碳氧血紅蛋白解離的方法之一[8]。DECAMP與高壓氧治療及時與否密切相關,CO排除速度與氧分壓呈正相關,治療及時完全可以避免發生。據統計87%患者在1個月內不出現癥狀[9]。盡早使用高壓氧治療能促進碳氧血紅蛋白解離、一氧化碳的清除,顯著提高血中溶解氧,使大腦組織得到充分的氧供應,以便部分處于功能可逆狀態的腦細胞恢復功能,并能促進軸索發生新的側枝,建立新的突觸聯系,加快毛細血管再生和微循環建立,激活上行網狀激活系統,促進腦蘇醒,高壓氧治療對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各種神經精神異常具有良好的療效。
本研究發現,病人預后與年齡及中毒后昏迷時間長短有明顯關系。患者的年齡大小直接影響預后情況。年齡越大,昏迷時間越長,中間清醒期越短,預后越差。老年人多有腦動脈硬化基礎,腦代謝異常,并且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漿纖維蛋白原和球蛋白濃度增高,白蛋白降低,脂質增高,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致血液流動性降低和黏滯性增高,易造成彌漫性腦缺氧性損害。從本研究資料看,影像學改變輕或無改變,EEG異常程度輕者,治療效果均較好,部分癡呆呈可逆性,可能與髓鞘再生修復有關。而病變廣泛,癡呆明顯者則不易完全治愈,此可能與重度缺氧致部分軸索變性、壞死,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有關。但無論病情輕重,只要積極治療,特別是堅持做高壓氧治療,大部分病例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復。
總之,對一氧化碳中毒及遲發性腦病患者一旦確診,應首選高壓氧治療。宜早期、長療程,應根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同時應配合綜合治療。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最終令人滿意的近期和遠期的效果。由于實驗樣本量較少、追蹤觀察的時間較短等諸多因素影響,其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1 崔書杰,趙金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的治療研究進展[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02,20(1):35 -38.
2 Kwon OY,Chung SP,Ha YR,et al.Delayed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Emerg Med J,2004,21(2):250-251.
3 毛亞琴,王安明,李建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的EEG與 MRI分析[J].山東醫藥,2005,45(19):30 -31.
4 王學英,刁鑫,劉瑋,等.高壓氧治療一氧化碳中毒82例體會[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7,30(2):102.
5 Tian F,Ouyang S,Yang Q.Effect of thinking on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velocities.[J].Chin Med J,2001,114(11):1211 -1212.
6 Tofighi R,Tillmark N ,Dare E,et al.Hypoxia - independent apoptosis in neural cells exposed to carbon monoxide in vitro[J].Brain Res,2006,1098(1):1 -8.
7 王伯良,仲月霞,曹義戰,等.納洛酮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漿一氧化氮、內皮素含量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14(10):853-855.
8 肖平田,彭爭榮,易治,等.高壓氧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10 -111.
9 肖平田,王鋼主編.高壓氧在急癥中的應用高壓氧治療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