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ninesun
淺吟低唱在烏鎮
文·圖/ninesun
走在青石板的老街上,
撫摸那斑駁的磚墻,
光影迷離間,
又是一段人與江南的纏綿佳話……

烏鎮的頭銜有不少:國家AAAAA級景區、中國最美的十大村鎮、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經典景區……頭銜猶如一張張名片,為烏鎮引來了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我也是其中之一。踏著青石板的老街,醉心于小橋流水的風情,我透過鏡頭,慢慢發現,這座擁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確有別具一格之處。
地處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以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分為東柵和西柵,東柵開發較早,按照一般的江南古鎮思路開發,好處是原居住民都生活其中,生活氣息比較濃;西柵開發較晚,為整體開發,原來居住的人基本全部遷出,留守的一些是經過允許的生意,如小飯館和旅店(民居)等,并且受到統一管理。
該慶幸的是,這座古鎮的整體開發在修繕的過程中通盤考慮得較好,修舊如舊,特別是在門、窗等具有特色的地方保留了原味,營造了古色古香的氛圍,避免了很多古鎮中出現的過于現代的元素。在拍照的時候,一些細節令我驚喜,比如藍藍的天空中沒有了惱人的電線。
在烏鎮,商業規劃和管理也做得比較周全,既有同類商業的地理錯位,也有對同質化競爭的嚴格控制,如此便少了很多古鎮變成旅游用品商業一條街的現象。其人文環境的追求也很到位,許多名人紀念館坐落于此,如著名作家茅盾、文學史家孔另境、新文化運動闖將沈澤民等。
在我的印象里,烏鎮最有特色的當屬夜景。黃昏時分,華燈初上,經過專業團隊設計制作的燈光氛圍是其他江南古鎮所沒有的。有一位大學同學,搞設計的,去了后直呼漂亮,連忙打電話給朋友,連夜趕去欣賞美景。
最近一次去烏鎮,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在生活氣息等方面,管理方正在改進。比如晾曬的醃豬頭、早上的菜市等,都為烏鎮添入了生活氣息,讓游客忘記了原來自己身在景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