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
親子鑒定傷了誰
文/王成
通過提取兩個人的血液小樣,在12小時之內可以測出兩者間是否存有血緣和親子關系。這種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司法公正、社會公德等方面的判定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然而,隨著人們對于這種技術越來越依賴,與之相關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2011年12月10日下午,一個30多歲的男子,帶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在河南省某法醫(yī)物證司法鑒定所的走廊里轉來轉去。男子長得文弱瘦小,孩子卻長得白白胖胖,虎頭虎腦,一看就不像父子倆。但男子待孩子非常好,手緊緊地拉著,孩子一哭就趕緊給他買吃的。
快下班時,男子長嘆一口氣,鼓起勇氣走了進來。他說,真的不想做鑒定,自己是名農村教師,妻子長得高大結實,性格也很潑辣,喜歡跟別的男人說笑,再加上村里人都說這個孩子咋看咋不像他的,他心里很不好受,就偷偷帶孩子來做個鑒定。
抽血時,孩子疼得大哭起來,這男子也在一旁號啕大哭,邊哭邊對兒子說:“兒子,爸爸對不起你呀!”結果出來了,真有點出人意料,這對看著一點也不像的父與子還真是親生父子。
這家法醫(yī)物證司法鑒定所是2002年經河南省司法廳審核批準成立的獨立法人單位,在此之前,主要是協(xié)助政法機關辦案,如強奸案中的證據(jù)認定、超生案件中的子女確認、紀檢部門對個別干部的婚外子女的確定等,很少對社會開展業(yè)務。2002年后,業(yè)務逐年遞增,2005年鑒定數(shù)量達近千例,而2011年上半年就已超過4000例。前幾年,到計生系統(tǒng)做親子鑒定的有95%以上是單位委托,而現(xiàn)在私人委托已占到業(yè)務總量的70%以上。
鑒定所周主任所說,人們來做親子鑒定的目的各個不同,但是,不管做親子鑒定的目的是什么,結果如何,不管人們贊同還是反對,也不管媒體有什么樣的評論,親子鑒定在這個社會中不斷地升溫著,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
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每個親子鑒定案例都有不同的背景,但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隨之顯現(xiàn),夫妻間的信任、父母與子女的親情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
王靜萬萬沒有想到丈夫會帶著兒子去做親子鑒定,若不是鑒定結果書被自己無意中看到,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相信,平日里與自己相敬如賓的丈夫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鑒定結果書上清楚地寫著兒子李洋與丈夫確有血緣關系,但是這一結果對于王靜來說已經并不重要了。
三年前,經別人介紹王靜與丈夫結婚,婚后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卻很幸福,老實的丈夫沒有太大的本事,天生漂亮聰明又能干的王靜,自然地擔負起了養(yǎng)家的大部分責任。為了多存點錢,王靜和丈夫一直沒有要孩子,直到去年,王靜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王靜的懷孕似乎沒有給丈夫帶來多大的喜悅,但畢竟三四年的夫妻,懷孕期間兩人過得也算相安無事。
孩子出生后,王靜發(fā)現(xiàn)丈夫很少關心孩子,而且還經常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孩子。但是王靜也沒有當回事。等到孩子一歲多的時候,一次王靜收拾丈夫的東西,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丈夫背著自己做的親子鑒定書。面對親子鑒定書,丈夫才說出了實話:原來,結婚后很多人總是說自己沒用,老婆太能干,孩子又是莫名其妙地懷上的,就懷疑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瞞著王靜做了親子鑒定。看到孩子是自己的后,心里非常悔恨,但是又沒有辦法和妻子講明……
沒等丈夫說完,王靜的眼淚就出來了,她義無反顧地帶著孩子,離開生活了將近四年的家,并在幾個月后一紙訴狀把丈夫告上了法庭,要求丈夫賠償自己的精神損失費20萬元。原本和美的夫妻僅僅因為丈夫的懷疑和一張親子鑒定書就反目成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親子鑒定作為一種生命科學,逐漸成為人們追求事實真相與自然真實的一種手段,對于父親(或母親)的這種知情權,我們應當尊重并且無可厚非。當很多心存疑慮的父母帶著孩子急匆匆來做鑒定時,是否真正考慮過它會給家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是否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留下心靈陰影?
2011年,七歲的小明,暑假上了趟北京,按說這是件挺開心的事,然而不僅自己不開心,后來一家人誰都不開心。
小明的爸爸對妻子和孩子說是去北京出差,順便帶孩子去玩玩,而實際上是帶小明到司法物證鑒定中心做親子鑒定。小明和爸爸在辦理了相關委托手續(xù)之后,分別被實驗室工作人員抽取了指血。
七天后結果出來了,小明系爸爸親生。然而,悲劇的帷幕其實已經悄悄拉開了。小明回家后,無意中對媽媽說出了去北京的經過,小明媽媽頓時感到天旋地轉,一怒之下,提出離婚。
而近年來,這樣人為造成的悲劇在生活中正屢屢上演。亮亮今年上初三了,一家三口和睦融洽,班上同學也都羨慕亮亮。亮亮的爸爸卻出于好奇,給孩子做了一個親子鑒定。然而,這個好奇的結果差點讓他背過氣去。他沒想到,15年來,自己一直是在給別人養(yǎng)孩子,他無法接受這個荒唐的事實。
當他回家質問妻子時,妻子開始也蒙了,后來慢慢回憶起來。原來,亮亮媽媽結婚前,曾有個很要好的男朋友,一次劇烈的爭吵導致兩人分手,而分手前幾天她和男朋友發(fā)生了關系。但在與男友分手后,很快就遇到了亮亮的爸爸,兩人一見鐘情,從認識到結婚僅一個月,夫妻二人也很恩愛,因此一家三口幸福無比。但年輕時的一次不小心卻釀下了終生的苦果,亮亮爸爸在“離婚”和“將錯就錯”之間痛苦地選擇了“離”。亮亮也不堪忍受“私生子”的名聲,選擇了出走。一個幸福的家庭就這樣解體了。由于好奇而自嘗苦果的亮亮爸爸,得知孩子出走,也為當初的輕率追悔莫及。
在北京朝陽醫(yī)院,丁醫(yī)生說,有時候父親、奶奶帶著孩子來做親子鑒定,在采血的過程中,心急的奶奶會在旁邊不停地說:“血抽得夠不夠呀?多抽點、多抽點……”這樣的話語出自親人之口,讓人感受到的是種可怕的冷漠。
一位被父親偷偷帶去做親子鑒定的男孩有過這樣的內心獨白:從那刻起(知道事情真相),我只覺得我的心徹底地冰冷,從此不愿再叫他爸爸。我在想,他的父愛是有條件的,被最親愛的人傷害,這種感覺太糟糕了,我突然覺得生命中有什么重要的東西萎謝了,我的生命中有了殘缺。
某市中心血站正道司法鑒定所副主任技師周娟娟介紹,當事人在電話中問的基本上都是鑒定需要什么證件、手續(xù)麻不麻煩等問題,從來沒人咨詢過,檢測時孩子會不會痛、如何避免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等。
親子鑒定,多用于司法審判、刑事偵查、戶籍遷移、國籍確定、計劃生育、收養(yǎng)以及血液配型等領域。自2005年面向全社會開放以來,鑒定機構發(fā)展迅速,僅2006年,在司法部門登記注冊的親子鑒定機構已達137家,而民間的親子鑒定機構就更多了。親子鑒定業(yè)務每年都以20%的高速度遞增,在浙江等部分省市增幅竟高達50%左右。
社會上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鑒定需求?現(xiàn)代社會中,擁有親子情結者大有人在,親子鑒定具備確認親子關系的效能,也就迎合了“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的傳統(tǒng)婚姻家庭觀念。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主任鄧亞軍認為,逐年增加的鑒定需求,以及28%的否定結果,說明整個社會的誠信度在降低。
由于親子鑒定是近年來才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我國尚無法律來對此規(guī)范。目前社會上爭議最多的是:一是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何種情況下可以做親子鑒定或不可以做鑒定;二是親子鑒定可能會影響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受傷害最大的是無辜的孩子;三是法律學上的父親該不該對非親生孩子盡撫養(yǎng)義務,或生物學意義上的父親該不該對非妻生的孩子盡義務;四是親子鑒定結果能否作為法律糾紛上的證據(jù)。
但也有人認為,人人都有知情權,如果連自己撫養(yǎng)的孩子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親生的,有悖于倫理道德,尤其是包“二奶”、找“情人”發(fā)生“一夜情”等社會道德風氣日漸西下的時代,親子鑒定的發(fā)展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提高親情信任度,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
“‘親子鑒定’對于存在問題的家庭來說,是把‘雙刃劍’,尤其是當丈夫懷疑妻子‘紅杏出墻’而孩子又被證明沒有問題時,對女方無疑是一種傷害。”一位法律工作者在接受采訪時說。他還說,就法律角度而言,因此而對丈夫提起訴訟索要精神損傷、安慰費,均沒有相關條款依據(jù),況且家庭財產為夫妻雙方共同擁有,即使可以,實際操作也難。
“一個人的忠貞,絕不是一次親子鑒定所能承載的,其根本的解決之道,只能依賴于社會、輿論和道德防線的約束。即使婚生子女確非親生,也不能就此重新確立撫養(yǎng)關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周孝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還說,親子鑒定的實際意義并不大,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管鑒定的結果如何,對雙方的心靈都是一種傷害,且這種傷害將伴隨終生。何況,最無辜和最受傷的其實是孩子。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