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碧
飛來橫禍
文/阿碧

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前面工程車上甩出的鋼鑿“襲擊”
隨著高速公路的安防朝著網絡化、智能化、清晰化、數字化的高尖端方向的進步,突然遭遇拋出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事件將會越來越少,高速公路將變得越來越安全。
杭州客車司機吳斌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在1分16秒中挽救了24名乘客,被網民稱為“最美司機”。經過無錫警方調查,吳斌重傷死亡的“元兇”是突然飛出來的車輛制動轂殘片。人們在稱贊和悼念“最美司機”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高速公路上拋出物的危害。對于涉及交通公共安全的高速公路拋出物,我們該如何去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出了事故之后怎樣尋找肇事者?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最怕前面車子突然扔出一堆東西,要么視線被阻擋,要么被擊中,輕則致車受損,重則車毀人亡。高速公路上的拋出物雖然不如普通公路多,但是由于前者的危害比后者大得多而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高速公路上的拋出物既包括非人為因素產生的雜物,也包括車內人員隨手向外扔的垃圾。
高速公路上的拋出物五花八門,小到碎玻璃碴、滾珠、死雞死狗、爛輪胎皮、樹枝、車輛擋泥板,大到貨車上的枕木、石頭、木板、篷布、成捆的甘蔗等等。乘車人在高速
如何有效防范高速公路上的拋出物
針對高速公路上可能出現的“飛來橫禍”,高速交警總結了幾點防范建議。
(1)主動避免拋出物。出車前一定要對輪胎、剎車、車燈、方向盤等與車輛行駛安全息息相關的部件做好安全檢查。大貨車的車上貨物一定要捆扎牢固,車輛行駛過程中車上人員不要向外扔垃圾等廢棄物。車輛在高速上出事故后,在應急道上臨時修好后一定要清理掉修理時所產生的雜物。
(2)杜絕超速行為。與前車保持好足夠的跟車距離,給自己預留一定的時間、空間來判斷和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科學試驗表明,一般性能的車輛的車速和剎車距離數據相同。比如,車輛以120公里的時速行駛時,車距最好保持在120米左右。
(3)要沉著冷靜。在高速路上,如果發現前方有拋出物,別猛踩剎車,或猛打方向盤。否則容易失控或側滑,尤其在下雨天更甚。即使不幸被拋出物擊中車輛,也盡量不要亂打方向盤或者采取緊急剎車,也不要匆忙追趕肇事車輛,更不要在快速車道上停車檢查,而是慢慢減速靠到緊急停車道上后報警。
(4)盡量靠右行駛。如果高速公路上車流量不大,而靠右側車道車輛又較少時,最好不要長時間在左側第一車道行駛。因為當你在第一車道行駛,萬一遇到突發情況,那么你就只有右側的車道可供避讓。而在靠右側的車道上行駛時,因為右側還有應急車道,萬一有情況可以向左右兩個方向避讓。
(5)警惕貨車。貨車在路上連續運行時間長,車身部件容易損壞而拋出。另外,貨車運載的貨物如果捆綁不嚴也容易拋出。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貨車緊急停車時要立即減慢車速,提高警惕,注意觀察情況。掉落貨物,速度太快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危險。
(6)警惕工程車。工程車的輪胎縫隙間可能夾雜小石子。在高速行駛時,小石子很可能會從輪胎中甩出來,對后車行車造成威脅。另外,工程車中可能有一些銳利的工具,在行駛途中甩出來后對后車危害也很大。
(7)小心大風。在大風天氣里,大風和車輛在高速公路行駛過程中產生勁風,可能會吹起一些細碎的硬物,從而影響駕駛安全。因此,遇到大風天氣要放慢速度,小心駕駛。
(8)小心動物。高速公路有些路段途經山區,這些地方野生動物多,偶爾會有動物橫穿路面。駕駛員經過這樣的路段時,要放慢車速,切忌亂打方向盤。
(9)及時報警。在世界各國,都有高速交警全天候在道路上巡邏。警方也號召司機看到拋出物時通過隨乘人員報警,消除安全隱患,利己利人。

因躲避拋出物緊急變道后遭遇后車攔腰撞擊
公路上扔出報紙等大幅紙張也可怕,很容易飛往后車的前擋風玻璃上遮擋駕駛員視線,從而發生惡性事故。在高速公路上拋扔雜物現象不僅在中國有,在國外也有。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林達表示,當地司機因高速公路繁忙而不斷發生爭執,一些司乘人員互扔雜物,甚至不時有槍擊事件發生,高速公路暴力事件越來越多。
在高速公路的一些鄉村路段,尤其是有天橋或山坡的路段,可能會出現頑皮的少兒向汽車扔石子甚至磚塊的不良行為。2011年4月6日,京臺高速定遠路段,幾名學生途經高速公路上的人行天橋時,對著過往車輛扔石子,其中一個石子砸中一輛轎車內的男嬰。男嬰在被送往醫院途中死亡。2011年4月15日,在深惠沿海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的前擋風玻璃被頑皮少兒扔出的一塊混凝土塊砸碎,著名公益人士叢飛的遺孀邢丹當時正在車內,不幸被砸中,終因顱腦損傷失血過多死亡。
人為性的拋出物固然可恨,但是隨著人們文明素質的提高,這些拋出物將會越來越少,最終絕跡。然而,像“最美司機”遇害事件中那樣的非人為性拋出物則令人防不勝防,因為肇事司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車輛制造了危險的拋出物,受害車輛司機自然更難預先判斷這些拋出物出現的可能性了。
類似的案例還很多。2010年3月8日清晨6時許,在柳南高速公路來賓鳳凰路段,一塊巨石從爆胎的貨車上滾落到路中央,隨后一輛過路的小轎車就直接撞到巨石上,造成三死一傷。2011年2月10日,嘉興的王先生開著公司的普桑車行駛在沈海高速大橋南接線路段,突然前方一輛車濺起了一塊石頭,飛起的石塊不偏不倚砸中后車的擋風玻璃。石頭穿過擋風玻璃后砸到了副駕駛座上的乘客的下巴上。
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很怕出現拋出物?其實,拋出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速車輛遭遇拋出物。車輛速度越大,操控越難;車輛速度越大,拋出物和車輛的撞擊力會越大。
汽車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內很好地規避所出現的風險。如果司機看到路面上有拋出物,會本能地去避讓。如果汽車離地面拋出物較遠,一些司機會選擇緊急剎車來避讓。此時,很容易導致后續高速車輛對前車的追尾。如果是在下雨天、霧天等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連續追尾。如果離路面拋出物較近才發現,一些司機可能選擇緊急變道來避讓。此時,司機可能來不及看旁邊車道的情況就變道,結果可能導致來自后車的很嚴重的攔腰撞擊。如果司機處理不當,方向盤打得很急,在高速的情況下車輛可能失控,發生側翻,或者撞擊到公路中間或兩邊的護欄,甚至可能沖到對面車道而發生嚴重的撞擊。
如果司機避不開這些路面拋出物,則可能對行車安全帶來直接傷害。如果拋出物比較巨大,比如輪胎、大宗貨物、木料,則會導致車輛因高速撞擊而出車禍。如果拋出物是釘子、刀片等銳物,則會傷害車輛的輪胎而導致爆胎,結果釀成事故。如果拋出物是沙石、機油、滾珠等易滑物,則會令高速行駛的車輛翻車或者急速改變行駛方向。
如果拋出物不是已經停留在路面上,而是正好向行駛中的車輛飛來,那危害性就更大了,因為車輛在高速行駛中,拋出物可能在半秒之內就撞擊過來,司機很難采取緊急避讓措施。如果是對面來車道來的拋出物,就像吳斌案中那件肇事的剎車轂碎片,拋出物和車輛撞擊的時間會更短,因為拋出物的相對運行速度相當于兩車速度的總和。也就是說,對面車道來的碎片的相對時速可能超過200公里。按照物理學原理,速度越大,撞擊力越強。在高速公路上,前車向后拋出的碎石子可能像子彈一樣穿透前擋風玻璃,對駕駛室的人員造成傷害。
按照物理學原理,質量越大,撞擊力也越強。在高速公路時那個行駛,遇到越大的拋出物,危險系數就越大。在吳斌案中,飛出的制動轂殘片很大,長約30厘米、寬15厘米,厚1厘米,是個不規則的環形碎片,重達數公斤。據安全專家介紹,這么重的車輛部件拋出物還是第一次聽說。車輛制動轂在工作中會出現磨損發裂,但一般只會漏幾個螺絲,這么大的碎片飛出來概率極低。按規定每輛機動車跑了一定的路程,都要對制動轂進行檢測,如果磨損到一定程度就要進行更換,既是確保車輛自身安全,也要防止其他意外事件的發生。
即使拋出物沒有擊穿玻璃的攻擊力,如空礦泉水瓶、報紙等,但是司機被突如其來的異物擊中,也會產生瞬間的恐懼心理。司機因為受到驚嚇會下意識地躲避,在高速行駛的條件下,瞬間的操作失誤都可能演化成非常惡劣的交通事故。
部分發達國家為何少發拋出物事故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因拋出物導致的交通事故很少發生,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有技術先進的監控系統,還因為他們有較為完善的交通事故質量追溯體系。無論拋出物引發的交通事故的大小,監管機制都會立即啟動,專業的交通事故分析師會親臨現場,查看事故情況,并對肇事車輛進行科學分析,查找事故的源頭,分清事故的責任。也就是說,無論是司乘人員有意還是無意產生的拋出物,這個系統都能找到發生的原因。有了這樣的追溯體系,不但車主和司機會定期對自己的車輛進行檢查,保險公司、修理廠、銷售商和汽車廠都會定期發短信給車主,提醒車主在行駛一定的里程或時間時就該對車輛進行檢測了。
正因為高速公路上拋出物危害巨大,無論是人為還是非人為產生的拋出物,都是違法行為,肇事者都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人為拋出物制造者還可能受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起訴,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那么,在車輛行駛速度較快的高速公路上,警方如何才能找到這些肇事者呢?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采用路面監控系統,主要是對高速公路干線進行監視,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狀況。這套系統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應用技術,將攝像機、路上埋設的各種傳感器等連接,收集交通數據,把車流量等情況及時傳達給管理部門,這些信息經過預置的交通控制策略方案處理后,再通過電子信息情報板等方式提供給行車人員。這套系統可對高速公路進行監控,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引導,保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暢。
世界各國的公路監控特別是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全程監控,線路長且設備多。目前,警方主要采用傳感器報警與視頻聯動方式,由人工實時監測高速公路上是否有拋出物從車輛中扔出來、路面上是否有拋出物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監控系統會拍攝和分析肇事車輛的車型,并對它重點跟蹤監控。在意外事故發生后,監控系統可以及時有效地找到肇事者。這套系統的存在,對拋出物肇事者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可以減少人為拋出物的產生,司機也會主動定期檢修來減少非人為拋出物的產生。
隨著高速全程監控需求的出現,視頻源數量龐大,依靠人工來實時監測的難度越來越大。于是,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采用交通事件智能視頻檢測技術,與其他傳感系統共同構成自動化、智能化的路網運行監測體系,將有助于及時發現路面上的拋出物等隱患,防患于未然。美國研究人員戴維·威爾遜等人開發出智能化視頻分析系統,可以自動分析高速公路上的畫面,一旦出現拋灑物、超速、追尾等異常畫面時就會自動報警。這樣一來,監控中心的警察就不需要時時盯住監控畫面,大大減少了工作量,也避免了人力監控產生的疏漏。這套系統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把警示信息及時發布到高速公路上的電子顯示屏上,提醒后面車輛注意前面若干距離內的拋出物。
威爾遜等人開發的這套系統采用了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能夠面臨各種天氣情況及光照條件的挑戰,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下雨還是晴天,它都能提供精確、可靠的交通數據。傳統的拋出物視頻自動檢測系統誤報警的概率很大,因為它們很可能把道路上的積水、汽車或樹木的陰影等背景當成拋出物。誤報警令監控人員不勝其擾,每誤報一次就要調出畫面人工檢查一次。而威爾遜等人開發的這套系統在監測拋出物時可以識別陰影或積水,有效避免背景干擾。在使用之初可能會有一些誤報,但是它有學習記憶功能,經過監控警員多次糾正之后,誤報率就會降低到可以容忍的5%以下,從而實現可靠的自動檢測。在夜間檢測時,該系統會自動跟蹤識別車輛前燈,從而減小夜間光線對檢測精度的影響。
目前,國內部分地區的高速公路采用了智能化很高的交通事件檢測報警系統,對檢測拋出物、追尾等交通事故幫助很大。交通事件檢測系統采用了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可兼容遙控攝像機的各種視角、焦距。當出現路面拋出物、超速、逆行、堵車等高速公路異常情況時,檢測系統會主動最大化監控界面,并發出報警提示音,主動提示監控員處理。2010年1月5日上午8時37分,滬寧高速公路無錫監控分中心事件檢測系統語音報警:寧滬113公里處有異常情況。監控員立即查看路況視頻,發現有兩輛小車停在一車道內,初步判斷發生了交通事故,于是迅速發布信息并通知相關部門。在處理人員到達現場之前,又發生了二次事故。事故全過程被事件檢測系統完整地記錄下來。
在高速公路上拍攝車輛,一般性能的攝影機拍攝出來的畫面往往重影和拖影很厲害,導致警員從畫面上看不清車輛的細節,此時需要采用高清晰動態攝像機。在高速動態的車輛中尋找拋出物的肇事者,對監控系統的車牌識別能力要求更高。在一些拋出物事故中,往往從視頻中看不清肇事車輛的車牌,只能通過猜測若干號碼然后進行人工排查,十分費事。英國研究人員沃森·達塞爾等人開發出了高清車牌識別系統,可以十分清晰地抓拍到時速200公里以下車輛的車牌號碼,不但抓超速車輛很準確,對尋找拋出物肇事車輛也很在行。
聯網監控是高速公路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產物,不少發達國家建立了全國性的監控網絡,我國大部分省份都已經實現了省內監控系統聯網,全國監控系統聯網目前也在進行當中。現有的高速公路安防系統包含了多個信息系統,然而這些系統各自為政,無法形成一個統一完善的系統。
編輯:陳暢鳴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