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食療協會理事、上海科普作協醫衛專業委員、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錢靜莊
乍暖還寒話嗽喘
文/上海食療協會理事、上海科普作協醫衛專業委員、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錢靜莊
驚蟄是一年中第三個節氣。這時春天的大地陽氣升發,萬物萌生,各種細菌、病毒也蠢蠢欲動,各種疾病開始流行。所以中醫訓“秋凍春捂”還是十分有道理的。人們注意了養生的訣竅才能抵御外來的細菌、病毒侵襲,適時防病。各種支氣管炎是指由于受涼加上感染等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的炎癥,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以咳嗽、咳痰、氣急為特征。本病屬中醫“咳嗽”、“痰飲”和“咳喘”等范疇,以下介紹支氣管炎的幾款食療方。

【原料】生姜 5克,橘皮5克,紅糖一匙。
【制作】將生姜切片,曬干洗凈的橘皮剪碎,加清水一大碗,煮沸后用文火煎20分鐘,再加紅糖即成。
【應用】喝湯羹,每日1-2次。
【功用】適用于惡心、噯氣,胃部受寒后引起的呃逆,適用于風寒感冒引發的咳嗽。

【原料】雪梨2個,圓蘿卜2個,生姜1塊(約10克),蜂蜜50克。
【制作】先將雪梨蘿卜和生姜洗凈,剪去根蒂。用榨汁機榨汁,然后入鍋內用文火同煮如糊狀,如太干可加適量清水一起煮,加蜂蜜即成。
【應用】喝湯羹,每日1-2次。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適用于慢性氣管炎的咳嗽咳痰。

【原料】百合15克,銀耳15克,
太子參3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百合摘凈、洗凈,銀耳用溫水發泡,剪去根蒂。與洗凈的百合、太子參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銀耳熟爛,加冰糖即成。
【應用】作為點心喝湯羹,每日1-2次。
【功用】滋陰益氣,潤肺止咳。適用于肺胃氣陰不足的咳嗽、少氣、口干等癥。

【原料】百合30克,冬蟲夏草10克,肥鴨20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百合摘凈、洗凈,冬蟲夏草和鴨肉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中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加冰糖即成。
【應用】 飲湯吃肉,每日1-2次。
【功用】滋陰補肺,清熱化痰。適用于肺熱陰虛所致的咳嗽咳痰、口燥咽干和腰膝酸軟。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