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妹 王繼明 孫 嵐
臨床護理帶教對培養護生的專業技能和升華理論知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目前,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對學生個體針對性的指導,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2]。我們應用“工作日志法”將課堂理論知識延伸,有助于護生專科知識的積累。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0年7月~2011年5月,我科實習護生99名,男5名,女94名。年齡17~22歲。隨機分為10個小組,每組10名(除一組9名),每組在我科實習時間為四周,單月入科室為對照組(49名),雙月為試驗組(50名)。
1.2 工作日志法
1.2.1 教師的選擇和培訓 選擇本科室擔任護理專科理論課堂教學的老師為教學組長,有利于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帶教老師要求有扎實的專科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并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
臨床教學查房培訓:專人專題查房,根據專科疾病編寫講稿,制定查房的基本程序:(1)查房人說明查房目的。(2)根據查房目標匯報患者情況。(3)必要時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查體。(4)此專題聯系國內外最新護理動態。
1.2.2 工作日志設計 工作日志設計成表格,打印若干份,裝訂成小冊子。填寫內容有:日期、患者診斷、手術名稱、護理要點、信息獲取途徑等。
首先掌握患者診斷,然后應用護理程序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現病史、既往病史、心理、特殊化驗結果等,與主管醫師溝通治療計劃。
1.2.3 教學組織 對照組實施傳統的帶教模式:(1)入科培訓、熟悉科室環境、介紹專科特點、帶教老師、詳細講解科室教學計劃。(2)老師一對一帶教,輪班實習。(3)組織理論小講座,每組一次。教學組長和固定的一名帶教老師負責出科理論、操作考核。
試驗組實施“工作日志法”教學,除傳統的帶教模式外,要求每位護生記工作日志。每組學習重點安排如下。
第一周 教學組長組織查房,目的是讓護生熟悉口腔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名稱。
第二周 教學組長組織帶教老師專人專題查房,提前一周將查房題目告知護生,以便提前準備。
第三周 護生小組討論,教學組長主持,提前一周指定一名護生擔任主講。討論完畢,老師對小組每位護生的工作日志、發言內容、表達方式、工作學習態度等進行點評。
第四周 教學小結,包括發問卷、整理護生工作日志,存入科室教學檔案。
1.3 教學評價 每月召開一次帶教老師座談會,根據實習護生的意見加強教師培訓,修改教學方案。密閉式輸液技術操作考試中綜合能力評價內容包括:(1)全過程穩、準、輕、快。(2)服務意識、關愛患者意識的表達。(3)態度嚴肅、認真。(4)溝通恰當、解釋清楚。(5)口述目的、注意事項。滿分15分。
1.4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 а=0.05。
2.1 護生入科前理論考核成績(表1)
表1 護生入科前理論考核成績(分±s)

表1 護生入科前理論考核成績(分±s)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值P 值例數 理論考核50 24.7 ±3.5 49 25.2 ±3.1 0.7519>0.05
表1顯示,護生入科前理論考核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護生出科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中綜合能力成績(表2)
表2 兩組護生出科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中綜合能力成績(分±s)

表2 兩組護生出科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中綜合能力成績(分±s)
注:*為t'檢驗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t'值P 值例數 理論考核 綜合能力50 94.9 ±1.5*12.9 ±0.7 49 82.9 ±2.6* 9.8 ±1.3 28.1983 14.7302<0.05 <0.05
表2顯示,兩組護生出科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中綜合能力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1 應用“工作日志法”有助于護生專科知識積累 臨床護理工作緊張而繁忙,各科室工作程序、護理技術操作內容基本相同,而專科病種的差異能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工作日志法”能引領、督促、幫助護生專科知識積累。學生入科前專科理論考核成績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實習四周后有顯著性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臨床案例與課堂理論緊密結合,在完成臨床治療護理工作的同時,要關注患者的心理,講解“創傷后成長”[3]的理論,并應用于患者的護理中。幫助護生搭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工作日志法”教學使護生所學知識通過回憶、重復、拓展的過程,加深了專科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2 “工作日志法”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現代臨床護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理論知識扎實、業務技術及實踐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4],“工作日志法”教學通過專科知識獲得過程鍛煉。
心理學家認為,好奇心和欲望是產生興趣的基礎,正是有了這樣心理需求,學生才萌發學習動機、產生學習動力[5]。“工作日志法”以護理程序為主線,主動和患者(家屬)、帶教老師、主管醫師溝通,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讓護生勤于思考,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3.3 教師素質和教案執行是教學效果的關鍵 教學是一項雙贏活動,帶教老師對同一專題的反復查房、查閱資料及反復點評,有利于提高臨床教學質量[6]。教案的執行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工作日志法”教學強調帶教老師每日督促、檢查,說明“工作日志法”具有可操作性,學生感覺不枯燥,教師完成沒有負擔。
根據臨床護理教學現狀,“工作日志法”教學從個案病例入手,能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專科知識,并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臨床,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培養護生良好綜合素質。教師的素質和教案的執行是教學效果的關鍵,重視教學評價結果分析,探索適合護生、教師先進的臨床教學方法是持續改進臨床帶教質量的目的。
[1]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89-306.
[2]周 靜.護理臨床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94 -96.
[3]翟建霞.“創傷后成長”研究進展對我國創傷護理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09,7(44):668 -669.
[4]馬志華.PBL教學法在護理個案分析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10):616.
[5]趙小平.護理臨床教學中醫療糾紛的防范[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49 -951.
[6]陳玉英.影響護理教學查房質量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2):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