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利 竇全超
現代網絡文化給高校教師提供了自由的網絡平臺,促進了其文化生活,但是現代網絡也給高校師德建設帶來了一下消極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對高校師德建設的影響,并且也闡述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現代網絡文化 高校教師 師德建設
一、現代網絡對高校師德建設的影響
1.現代網絡對高校師德建設的積極影響
(1)現代網絡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共享平臺
現代互聯網經過一系列的發展歷程,經過遠程終端聯機、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互聯和信息高速公路四個階段的不斷發展和推進,現在已經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信息資源共享。互聯網用戶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各種超越時空的信息的查找和使用。現代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共享性,以及共享資源信息的交互性、國際性和便捷性。因而,互聯網給高校師德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共享平臺。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共享網絡資源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以優秀的師德資源來影響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2)現代網絡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和文化
由于現代網絡的資源共享性和文化無界性,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和多元化的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各種道德標準、思維方式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等也日益多樣化,各種道德觀念也越來越多元化。而通過現代網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高校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當今世界道德標準的多元化,了解到思維、世界觀的多元化,從而避免自己落后于師德建設隊伍。并且,道德標準的多元化給高校師德建設也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因此,通過網絡高校教師可以掌握到師德的最新動態,從而根據自己的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改正。
(3)現代網絡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自由平等張揚個性的場所
現代網絡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自由平等交流的平臺,也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一個平等、自由、張揚個性的場所。現代網絡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情感與心理的滿足感。通過網絡機制可以形成一定的激勵機制,加強對高校師德建設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從而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促進高校師德建設。
2.現代網絡對高校師德建設的消極影響
(1)現代網絡給高校師德守法文化和倫理政治帶來挑戰
雖然網絡給高校師德建設帶來了機遇,有利于促進高校師德的建設,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也會給高校師德建設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網絡文化的信息資源都是分散的,也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而高校師德建設又是追求觀念的統一、思想的整合、道德的規范性等目標,這樣高度離散性的網絡資源與協同標準的高校師德建設存在一定的沖突。網絡文化是高度開放的,并且受到西方觀念和意識文化滲透,會導致高校師德建設規范的模糊化,凌亂化,從而淡化我國傳統文化意識和觀念,導致傳統的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謹治學、默默奉獻等師德受到嚴重的挑戰。
(2)現代網絡給高校師德建設環境與工作環境帶來挑戰
教師從網絡上獲得種種信息和資源,這樣就給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一個全面開放的、過度自由的網絡環境。網絡文化層次豐富,包含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大眾文化和垃圾文化等不同層次的體系,高校教師可以在網絡中自由的與人交流,在受到先進道德觀念影響時,也難免會受到一些低俗的文化和道德觀念的影響。網絡信息污染與混雜性給高校師德建設的工作環境和綠色道德環境帶來帶來嚴峻的挑戰。
(3)現代網絡給高校師德文化場景和結構的構建帶來挑戰
現代網絡文化有著高度的混雜性、自由性、層次性。網絡文化從形式到內容都豐富多彩,有傳統文化、有現代文化、有高雅的道德文化、有低俗的庸俗的道德文化、有本土道德文化、有西方道德文化等等。在表現形式上有文字、圖片、視頻、語言等。這樣就構建了一個多元的立體的網絡道德文化體系,但是,由于我國高校師德網絡建設還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對高校網絡師德建設的引導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這就導致了高校師德建設缺乏應對網絡文化層次性、多元化的有效對策,也就是說現代網絡給高校師德文化場景和文化結構的構建提出了挑戰。
二、現代網絡在高校師德建設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1.加強現代網絡環境和體系的監管,給高校師德建設提供綠色優化的網絡環境
正是因為現代網絡環境存在高度的自由性,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性以及道德文化結構的多元化和層次化等,導致了網絡道德的不規范,有的甚至超出了我國道德體系要求和法律的要求標準,從而給高校師德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要切實發揮網絡在高校師德建設中的作用,必須加強現代網絡環境和網絡文化的監管,從法律手段和技術手段來規范網絡的道德行為,堅決打擊不符合道德的垃圾文化和不健康的思想,凈化網絡道德環境,從而為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一個綠色的網絡環境,以促進高校師德建設的發展。
2.加強高校教師網絡倫理道德教育,發揮教師教育導向的作用
首先,加強教師網絡道德觀念的教育,讓高校教師樹立健康科學的網絡道德觀念。使教師認識到自己的義務與職責所在,增強教師在豐富多樣的網絡信息中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避免教師因為網絡信息的誘惑而導致的盲目性與失德行為。其次,充分發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師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發展趨勢。再次,把網絡道德作為教師培養的一門必修課程,并且把網絡道德引入對教師計算機考核體系中。作為高校的教師必須切實加強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并且加強與學生的網絡溝通,對學生的網絡道德進行積極的引導,促使形成健康綠色的學校網絡氛圍,構建安全的網絡道德環境,從而全面提升全校師生的網絡道德素質。
3.以網絡構建高校師德建設文化體系
教師師德的建設對于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大量高校教師都涌入到網絡文化這個體系,這就為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加強師德觀念宣傳,提升師德建設理念,整合網絡資源和社會資源,以網絡的形式構造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文化體系和陣地。
三、結論
高校教師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者,高校師德建設不僅是教師道德觀念的問題,更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成敗和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興衰,直接影響到民族的盛衰和國家的繁榮昌盛。而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即給高校師德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也使高校師德建設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因此,加強對現代網絡與高校師德建設之間關系的研究具有客觀意義和現實價值。
參考文獻:
[1]徐保山.網絡文化對高校師德建設的影響探析河南教育(高校版)[J].2009,(2).
[2]王進.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探究[J].職業時空,2011,(8).
[3]歐陽俊.新時期高等學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7,(5).
[4]肖燕飛.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文化環境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
[5]王開新.關于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