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波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理想教育,是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思政教師要堅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想信念教育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今天在校的大學生,明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理想教育,對大學生個人成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充分認識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共同理想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指路明燈。只有樹立起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的步調和行動。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確立自我、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時期,引導大學生把個人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結合起來,是當前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內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了簡明概括,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成為凝聚全社會力量、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動力源泉。黨的十七大報告深刻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們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科學性,使他們在情感上和理性上都自覺接受、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只有這樣,將來他們才能自覺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我們高校思政教師神圣的責任和使命。
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理想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個人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科學的理想信念的確立需要長期量的積累之后才能產生質的飛躍。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工作,我曾經在2008~2010年主持了學校立項《如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當代大學生個人理想研究》工作,以我校大學生為對象,對他們的理想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之上,探索和總結了一系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當代大學生理想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正確的理想信念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來源于科學理論的武裝。在引導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時,思政教師要始終堅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加強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尤其是高度重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的教學工作,堅持“三進”方針,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大學生掌握扎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幫助大學生樹立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2.加強對大學生的國情、黨史教育,讓大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特別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讓他們深刻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有助于他們認識現實,直面現實,會喚起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為此,思政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結合所教內容向學生系統介紹中國近現代史的史實外,還要經常利用一些資料片、影視片如《復興之路》、《開國大典》、《建黨偉業》等,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新城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激勵下,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學生形成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識。
3.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個人理想,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在社會多元價值取向的今天,大學生的個人理想多種多樣。比如,我們在調查大學生的理想是什么時,他們的回答五花八門,將來有想當人民教師的,有想當國家公務員的,也有直言不諱說想當官、光宗耀祖的,想掙大錢、讓父母和家人過上好日子的,等等。他們談到的一般都是個人理想,很少把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社會聯系起來。所以,作為思政教師,我們就要引導大學生把個人理想升華為共同理想,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在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別是加入新世紀新階段,許多長期積累的深層矛盾擺在我們面前,如城鄉差別、貧富差距、就業壓力和腐敗等丑陋現象,這些都是大學生關心的社會問題,也是困擾其理想信念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的理想教育不能回避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用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全面地、客觀地、具體地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這些問題是在前進中所遇到的階段性變革所帶來的困難和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因于改革開放政策,更不能因此就去懷疑和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反,只要真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會像革命戰爭年代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風險,我們都一定能夠戰勝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4.過重大歷史事件激勵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比如: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思政教師就要及時抓住這普天同慶的大好機會,要求學生們觀看新中國成立60年成就展,并暢談感想,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新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他們認識到60年巨變的背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的強大動力;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就利用這個機會指導大學生參與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社會主義的主題征文活動,使之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5.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言傳身教,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對大學生進行共同理想教育過程中,思政教師在平時要與大學生多進行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在與所教班級“結對子”、擔任班導師的過程中,要與學生們建立起親密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而且,作為教師自己首先要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然后才能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工作以及思想等方方面面進行指導、幫助和引領。
總之,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政教師要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大學生理想教育,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同志在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199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