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植縣農機局 曾云橋

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農業機械化,必須加強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桑植縣的鄉鎮農機推廣隊伍經歷過多次改革,2004年以前全縣只有16個大鄉大鎮設有農機推廣機構;2004年在全縣38個鄉鎮設置了農機推廣站,編制統一劃歸為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由鄉鎮和縣農機部門雙重管理,人員工資屬財政差額。雖說全縣各鄉鎮有了農機推廣機構,但由于人員工資是差額,加上無辦公場所等原因,大部分農機推廣站都存在著工作機制不健全、人員不到位的現象,整個鄉鎮農機推廣體系的運轉處于停滯狀態。根據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實施意見,在2011年3月桑植縣的39名鄉鎮農機推廣站人員工資由差額轉為了全額。雖然目前鄉鎮農機站人員已全部到崗到位,但仍存在一些需待解決的問題。
(1)改革管理體制建設區域農機站。目前鄉鎮農機推廣體系的管理仍比較松散,每個鄉鎮基本上只有1名工作人員,大部分鄉鎮仍沒有農機站專用辦公場所。農機推廣工作因為場所、設備、資金等方面原因,常出現漂浮、脫節的現象。建議因地制宜,根據農機化管理需要推行跨鄉鎮的區域建站,在3~6個鄉鎮建立一個中心農機站,作為縣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的派出機構,也可以結合撤鄉并鎮,對現鄉鎮農機站進行撒并重組。確保在編在崗人員工資福利足額到位,安心開展公益性推廣服務。
(2)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市縣兩級財政沒有農機化發展專項資金;鄉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站沒有農機化專項業務經費,無法開展正常農機管理推廣業務;沒有相關的扶持政策,資金明顯缺乏。建議:一是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機投入體系,把公益性農機推廣機構人員經費和事業經費全額納人財政預算,確保農機推廣體系和隊伍的穩定。二是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應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優先向農機大戶、種植大戶和專業戶提供各種低息貸款。三是增加市縣財政對農機技術推廣投資的比例。四是在農機購置補貼、農用燃油補貼等方面對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給予更大的支持。
(3)加強政策扶持。一是制定激勵政策,實行績效掛鉤的考核機制,使農機推廣人員的收入與實際的工作成績掛鉤。二是建立農機推廣基金,形成“由下而上”的農機推廣新體系,充分調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三是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中介組織發展,推進農機作業服務產業化經營。四是建立基層農機推廣目標考核機制,提高基層黨委政府對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程度。
(4)扶持農機合作組織。一是加大政策和農機化項目支持力度,農機購機補貼資金對農機大戶要按照政策予以優先安排,農機化推廣項目要盡可能安排在農機大戶中實施,以促進農機大戶的發展。二是加強農機合作組織自身的“造血功能”,農機管理部門要在“民辦、民用、民受益”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機合作組織的發展,引導他們走向市場,不斷強化為農業服務的意識和本領。